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每日一练(2020-07-16)

发布时间:2020-07-16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式分为()。【单选题】

A.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B.颗粒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C.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

D.直接污染物和间接污染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式分为颗粒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2、某公路扩建项目通过1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后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单选题】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现状评价一级,影响评价二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据题意,该公路扩建项目通过1类声环境功能区,因此评价级别可为二级;此外,该公路扩建项目通过3类声环境功能区,且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不含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因此评价级别可为三级。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时,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故该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规定SO2浓度限值类型有()。【多选题】

A.1h平均浓度限值

B.24h平均浓度限值

C.季平均浓度限值

D.年平均浓度限值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规定SO2浓度限值类型有1h平均浓度限值;24h平均浓度限值;年平均浓度限值。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内容包括() 。【多选题】

A.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

B.拟采取措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

C.拟采取措施的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

D.拟采取措施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内容包括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拟采取措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 拟采取措施的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拟采取措施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大气环境监测浓度中,下列属于短期浓度的有()。【多选题】

A.1h平均质量浓度

B.8h平均质量浓度

C.24h平均质量浓度

D.周平均质量浓度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大气环境监测浓度中,属于短期浓度的有1h平均质量浓度;8h平均质量浓度;24h平均质量浓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

A: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活动的总称
B: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C: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安全处置活动的总称
D: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达标排放活动的总称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条的规定可知,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正确的是( )。

A.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因子有关
B.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等级无关
C.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范围内的地形复杂程度无关
D.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还与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其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水电规划环评
【素材】
某山脉一河流流域总面积25900km2,干流长度383km,天然落差2493m,水量丰沛,干流河床比降大,年平均径流量水能资源丰富。在该河流上游距离河口146km处已经有一蓄水5.4亿m3的水库。河段所在地区经济不发达,流域总人口5.1万人,涉及两个县的14个乡,国内总产值1.7亿元。为发展地方经济,开发水电资源成为该流域的一个必然的选择。根据该河流的形态、资源分布特点和水库的蓄水位变化情况,水电部门做出了该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该规划提出5个拟议订方案,分别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4组可能的梯级开发方案,其中一个作为规划的推荐方案,规划中主要在不同梯级组的地质条件、水文泥沙情况、交通条件、动能经济指标、水库淹没、工程枢纽布置、工程量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最后推荐的开发方案是“一库5级”方案。
【问题】
1.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什么?
2.简述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3.规划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列表表示该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
5.开展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涉及哪些机构或者部门?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什么?
答:该项目属于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性质和所在地区的环境概况看,项目的主要影响是对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及水库淹没区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的影响。对该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规划分析、生态影响评价和替代方案。规划分析中该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是重点内容;生态影响评价重点是规划对流域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替代方案分析比较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规划方案以及规划取消情况下的零方案,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的对比分析。
2.简述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答:水电梯级开发产生的生态影响主要包括:土地淹没对陆生动植物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此生态影响与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①直接影响:各规划方案的水库淹没情况;各规划方案的植被损失情况;影响区内有无珍稀(列入国家级或地方级保护名录的)动植物。对流域内陆地生态系统中动物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②间接影响:人为活动增加,水电开发造成的交通运行、电力输送等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施工期的临时影响:施工活动造成的植被破坏。
(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①工程实施后的影响:水库的蓄水和发电将造成水库周边频繁的水陆变换,可能会影响到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生境条件。河道在丰水期水量会减少,对动物会产生影响。
②施工过程对动物的影响:对鸟类、兽类、昆虫和其他动物的影响。
(3)对流域内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完整性的影响。
(4)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①施工过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藻类、底栖动物、鱼类的影响。
②运行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库区使得生物量增加,种类增加;河道减水对河流中鱼类、底栖生物和藻类等的影响。
(5)对干流河段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3.规划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规划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1)规划描述:规划的背景及意义、规划方案简介、规划推荐方案和规划的近期工程及开发顺序等。
(2)规划目标协调性分析:水电开发规划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协调,与整个流域开发目标的协调,与本地区其他相关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利规划、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及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的协调性分析。
(3)规划的环境限制性因素分析。
4.列表表示该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

5.开展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涉及哪些机构或者部门?其作用是什么?
答:开展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涉及的机构或部门及其作用如下:

【考点分析】
1.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什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判断规划实施后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从专项规划的特点出发,其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就是工作的重点和规划将来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专项规划不同于建设项目,水电开发规划的影响更多应该关注其对区域的整体影响,所以规划分析是重要的。另外此类规划的行动后果一般不产生重要的污染问题,而对于流域的生态系统则影响则很大。
2.简述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判断规划实施后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非污染生态影响》中对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要求,根据项目可能对陆生、水生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的特点,提出对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性三个方面的影响预测和评价。
3.规划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判断规划实施后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参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对于规划分析的主要要求与建设性项目工程分析类型。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规划本身的介绍和描述,规划的协调性,当地环境资源条件对规划本身的限制。
4.列表表示该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判断规划实施后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参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评价的指标体系,从环境主题、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三个层次,结合本案例的实际情况提出。其中生态、水环境和社会经济是必须有的,空气质量、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可以省略。
5.开展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涉及哪些机构或者部门?其作用是什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一、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和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的法律法规的适用性”。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专项整治的十大重点行业包括( )。
A、造纸、化肥
B、印染、染料
C、有色金属、农副食品加工
D、制革、电镀

答案:C,D
解析:
见教材P203。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