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章节练习(2021-04-15)

发布时间:2021-04-15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九章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于存在极高大气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应开展()。【单选题】

A.关心点概率分析

B.有毒有害气体对个体的大气伤害概率分析

C.事故发生概率分析

D.关心点处气象条件的频率分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于存在极高大气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应开展关心点概率分析,即有毒有害气体(物质)剂量负荷对个体的大气伤害概率、关心点处气象条件的频率、事故发生概率的乘积,以反映关心点处人员在无防护措施条件下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2、对于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扩散的风险预测与评价,预测模型筛选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预测计算时,应区分重质气体与轻质气体排放选择合适的大气风险预测模型

B.重质气体和轻质气体的判断依据可采用附录G中G.2推荐的理查德森数进行判定

C.采用附录G中的推荐模型进行气体扩散后果预测,模型选择应结合模型的适用范围、参数要求等说明模型选择的依据

D.选用推荐模型以外的其他技术成熟的大气风险预测模型时,需说明模型选择理由及适用性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a)预测计算时,应区分重质气体与轻质气体排放选择合适的大气风险预测模型。其中重质气体和轻质气体的判断依据可采用附录G中G.2推荐的理查德森数进行判定。 b)采用附录 G 中的推荐模型进行气体扩散后果预测,模型选择应结合模型的适用范围、参数要求等说明模型选择的依据。c)选用推荐模型以外的其他技术成熟的大气风险预测模型时,需说明模型选择理由及适用性。

3、某建设项目处于环境低度敏感区,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为轻度危害,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为()。【单选题】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简单分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照表 1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风险潜势为Ⅳ及以上,进行一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Ⅲ,进行二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Ⅱ,进行三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

4、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属于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确定依据。【多选题】

A.应根据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事故后果预测可能对环境产生危害的范围等综合确定

B.评价范围外存在需要特别关注的环境敏感目标,评价范围需延伸至所关心的目标

C.地表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确定

D.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确定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地表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参照 HJ 2.3 确定。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参照 HJ 610 确定。HJ 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应根据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事故后果预测可能对环境产生危害的范围等综合确定。项目周边所在区域,评价范围外存在需要特别关注的环境敏感目标,评价范围需延伸至所关心的目标。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识别内容包括()。【多选题】

A.物质危险性识别

B.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

C.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的途径识别

D.环境敏感目标识别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风险识别内容7.1.1 物质危险性识别,包括主要原辅材料、燃料、中间产品、副产品、最终产品、污染物、火灾和爆炸伴生/次生物等。 7.1.2 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包括主要生产装置、储运设施、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等。 7.1.3 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的途径识别,包括分析危险物质特性及可能的环境风险类型,识别危险物质影响环境的途径,分析可能影响的环境敏感目标。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和规范,对厂区的土壤和地下水进行检测,编制( ),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A.环境影响报告
B.环境恢复方案
C.水土保持方案
D.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答案:D
解析:
根据《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进行妥善处置,并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和规范,对厂区的土壤和地下水进行检测,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承压水含水层一般不易受其顶部的地表污染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承压水含水层水流速度快
B.承压水含水层水量大
C.承压水含水层比其上部岩层的渗透系数大
D.承压含水层与其补给区空间分布不一致

答案:D
解析:
承压水在很大程度上和潜水一样,主要来源于现代大气降水与地表水的入渗。当顶底板隔水性能良好时,它主要通过含水层出露于地表的补给区(潜水分布区)获得补给,并通过范围有限的排泄区,以泉或其他径流方式向地表或地表水体泄出。当顶底板为弱透水层时,除了含水层出露的补给区,它还可以从上下部含水层获得越流补给,也可向上下部含水层进行越流排泄。无论哪一种情况下,承压水参与水循环都不如潜水积极。因此,气象、水文因素的变化对承压水的影响较小,承压水动态比较稳定。承压水的资源不容易补充、恢复,但由于其含水层厚度通常较大,故其资源往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
比较易于不易首先要有个参照物,本题的参照物显然是潜水,与承压相比,潜水更易被污染,是因为潜水埋藏浅,地表污染源透过包气带可直接污染潜水,潜水含水层和承压水含水层的区别换个说法就是补给区空间分布不一致。

深水湖库,水平分布差异不明显,存在垂向分层,适用于湖库数学模型中的()。

A.零维模型
B.纵向一维模型
C.垂向一维
D.平面二维
答案:C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