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1-08-28)

发布时间:2021-08-28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拟议规划的概述不应包括()。【单选题】

A.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B.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

C.规划目标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关系和协调性分析

D.规划期限、范围及实施保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拟议规划的概述与分析包括的内容有:①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和/或可持续发展目标);②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③规划目标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关系和协调性分析;④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要求的可行的各规划(替代)方案概要。 最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中,规划分析包括:①规划概述,简要介绍规划编制的背景和定位,梳理并详细说明规划的空间范围和空间布局,规划的近期和中、远期目标、发展规模、结构(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资源利用结构等)、建设时序、配套设施安排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规划内容,介绍规划的环保设施建设以及生态保护等内容。分析给出规划实施所依托的资源与环境条件。②规划协调性分析,分析规划在所属规划体系(如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流域规划体系、城乡规划体系等)中的位置,给出规划的层级(如国家级、省级、市级或县级),规划的功能属性(如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规划的时间属性(如首轮规划、调整规划;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③规划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规划基础条件的不确定性分析、规划具体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及规划不确定性的应对分析三个方面。【说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由环境保护部2014年6月4日批准,并自2014年9月1日起实施。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30—2003)废止。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要求的敏感目标有()。【多选题】

A.森林公园

B.经济林场

C.重要湿地

D.天然渔场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要求的敏感目标有森林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渔场。

3、经判断某项目的环境风险潜势为Ⅳ级,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该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单选题】

A.三级

B.二级

C.一级

D.简单分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照表 1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风险潜势为Ⅳ及以上,进行一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Ⅲ,进行二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Ⅱ,进行三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规定采用的环境影响评价识别方法有()。【多选题】

A.矩阵法

B.网络法

C.指数法

D.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规定采用的环境影响评价识别方法有矩阵法;网络法;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的是()。【单选题】

A.评价范围内规划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B.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

C.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和数量

D.评价范围内现状噪声超标区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环境噪声现状评价主要内容(1)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及其划分情况,以及现有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2)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明确主要声源分布, 评价厂界(或场界、边界)超、达标情况。(3)分别评价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各敏感目标的超标、达标情况,说明其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4)给出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有关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调查范围内的每个土壤类型应至少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B.涉及入渗途径影响的,主要产污装置区应设置柱状样监测点

C.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应在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下风向各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D.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在占地范围外的上、下游各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7.4.2布点原则7.4.2.1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应根据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评价工作等级、土地利用类型确定,采用均布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反映建设项目调査评价范围内的土壤环境现状,可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7.4.2.2调査评价范围内的每种土壤类型应至少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应尽量设置在未受人为污染或相对未受污染的区域。7.4.2.3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地面径流方向设置表层样监测点。7.4.2.4涉及入渗途径影响的,主要产污装置区应设置柱状样监测点,采样深度需至装置底部与土壤接触面以下,根据可能影响的深度适当调整。7.4.2.5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应在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下风向各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可在最大落地浓度点增设表层样监测点。7.4.2.6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结合地形地貌,在占地范围外的上、下游各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7.4.2.7线性工程应重点在站场位置(如输油站、泵站、阀室、加油站及维修场所等)设置监测点,涉及危险品、化学品或石油等输送管线的应根据评价范围内土壤环境敏感目标或厂区内的平面布局情况确定监测点布设位置。7.4.2.8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改、扩建项目,应在现有工程厂界外可能产生影响的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设置监测点。7.4.2.9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改、扩建项目,可在主导风向下风向适当增加监测点位,以反映降尘对土壤环境的影响。7.4.2.10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及其可能影响区域的土壤环境已存在污染风险的,应结合用地历史资料和现状调査情况,在可能受影响最重的区域布设监测点;取样深度根据其可能影响的情况确定。7.4.2.11建设项目现状监测点设置应兼顾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属于地下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属于较敏感的是()。【多选题】

A.应急水源准保护区

B.规划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

C.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

D.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

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6)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方法有()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多选题】

A.矩阵法

B.类比调查法

C.网络法

D.专业判断法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6)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方法有矩阵法、网络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应分析拟采取措施的()。【多选题】

A.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

B.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

C.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

D.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应分析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1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级。【单选题】

A.Ⅰ、Ⅱ、Ⅲ、Ⅳ/Ⅳ+

B.Ⅰ、Ⅱ、Ⅲ、Ⅳ

C.Ⅰ、Ⅱ、Ⅲ、Ⅳ+

D.Ⅰ、Ⅱ、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Ⅰ、Ⅱ、Ⅲ、Ⅳ/Ⅳ+级。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公路污染源计算清单的内容有( )。

A.公路高度
B.公路宽度
C.平均车速
D.车流量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公路污染源为线源,调查内容包括:①线源几何尺寸(分段坐标),线源距地面高度(m),道路宽度(m),街道街谷高度(m);②各种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速率[g/(km?s)];③平均车速(km/h),各时段车流量(辆/h)、车型比例。

2013-4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
B.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
C.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新建与供水设施无关的建设项目
D.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限制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答案:B
解析:

鱼类资源实地调查可采用的方法有( )。

A.钩钓
B.网捕
C.样方调查
D.计数粪便
答案:B
解析:
鱼类是水生生态调查的重点,一般调查方法为网捕,也附加市场调查法等。鱼类调查既包括鱼类种群的生态学调查,也包括鱼类作为资源的调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