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0-12-17)

发布时间:2020-12-17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受条件限制,某企业拟建的二甲苯废气排气筒高度为12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15m高度排气筒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0kg/h,该企业排气筒二甲苯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kg/h.【单选题】

A.0.32

B.0.40

C.0.64

D.0.8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受条件限制,某企业拟建的二甲苯废气排气筒高度为12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15m高度排气筒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0kg/h,该企业排气筒二甲苯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0.32kg/h.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重点分析()。【单选题】

A.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B.项目生产运行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C.项目建设阶段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D.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影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重点分析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因子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应包括反映建设项目特:点的生态因子

B.应包括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生态因子

C.应包括反映建设项目特点的常规、特征污染因子

D.应包括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主要、特殊污染因子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因子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有:(1)应包括反映建设项目特:点的生态因子;(2)应包括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生态因子;(3)应包括反映建设项目特点的常规、特征污染因子;(4)应包括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主要、特殊污染因子。

4、适用范围:以下风险事故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单选题】

A.甲醇罐爆炸

B.液氨罐爆炸

C.自然灾害造成的天然气田井喷

D.炼油厂输油管线破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标准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生产、使用、储存(包括使用管线输运)的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故C正确。

5、报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在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后,进行建设项目现场勘察

B.进行声环境现状评价前,无需进行声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C.得到某声源源强后,就可预测到该声源对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

D.在初步确定项目声源及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及敏感目标的基础上_确定评价等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项,应先进行建设项目现场勘察,再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B项,进行声环境现状评价前,需要进行声环境敏感目标调查;C项,对敏感目标噪声贡献值的预测需要得到声源种类、数量、分布、运行时间、噪声级等一系列资料。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某垃圾填埋场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应包括()。【单选题】

A.施工期

B.施工期和运营期

C.施工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

D.勘查期、施工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应对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可根据项目情况选择)对土壤环境理化特性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措施和对策,为建设项目土壤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的是()。【单选题】

A.评价范围内规划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B.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

C.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和数量

D.评价范围内现状噪声超标区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环境噪声现状评价主要内容(1)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及其划分情况,以及现有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2)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明确主要声源分布, 评价厂界(或场界、边界)超、达标情况。(3)分别评价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各敏感目标的超标、达标情况,说明其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4)给出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

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污染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等。【多选题】

A.设施

B.场所

C.设备

D.装置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污染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等。

9、根据《建设项目竣I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的时段一般划分为()。【单选题】

A.施工期、运行期和试运行期

B.施工期、运行近期和运行远期

C.工程前期、施I期和试运行期

D.工程前期、运行近期和运行远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竣I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的时段一般划分为工程前期、施I期和试运行期。

10、(2016年)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废物中,可直接进入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有()。【多选题】

A.生活垃圾焚烧炉炉渣

B.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C.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D.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废物中,可直接进入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有生活垃圾焚烧炉炉渣;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半干旱地区的陆生植被生物生产量为2.6t/(km2?a)。根据荒漠化量化指标,可判定该区域荒漠化程度为( )。

A.潜在荒漠化
B.严重荒漠化
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
D.正在发展的荒漠化
答案:B
解析:
荒漠化的量化指标如下:潜在荒漠化的生物生产量为3~4.5t/(hm2?a),正在发展的荒漠化为l.5~2.9t/(hm2?a),强烈发展的荒漠化为1.0~1.4t/(hm2?a),严重荒漠化为0.0~0.9t/(hm2?a)。注意单位换算。

水环境现状调查之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状况调查: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时,应展开建设项目所在流域、区域的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状况调查。

A.一级
B.二级
C.水文情势影响型三级
D.一级、二级
答案:D
解析:


某地拟建一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填埋城市的各类生活垃圾,拟选场址有如下3处(见表5-1),并配套建设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焚烧炉日处理垃圾约200t。



问题:


1.请确定哪个场址更为合理,指出未确定其他场址的原因。


2.指出本工程应关注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3.本工程焚烧炉烟囱高度不应低于多少?


4.哪些生活垃圾可以直接进入填埋场?




答案:
解析:

1.(1)场址三比较合适。


(2)理由:场址一位于村庄上风向,且距离较近。虽然位于水库淹没区之外,但可能在保护区之内,因此,场址一不符合要求。场址二选择在应该避开的矿井废弃区,不符合要求。场址三虽然地下水位条件较差,但可能通过建设地下水导排系统、加高基础层厚度解决;洪水位虽然较低,但有可靠的防洪设施。符合山谷型填埋场选址标准可以适当降低的要求。


2.(1)选址合理性的分析与评价。


(2)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对地下水的影响。


(3)施工及运营期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特别是填埋场的恶臭物质与焚烧产生的飞灰


的影响。


(4)运营期填埋场滋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染疾病。


(5)填埋场占地及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垃圾运输及填埋作业,产生的噪声对公众的影响。


(7)填埋场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3.(1)不应低于40m。


(2)理由: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处理量为100~300t/d的焚烧炉烟囱高度不得低于40m。


4.(1)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2)不包括焚烧飞灰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3)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4)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