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1-06-15)

发布时间:2021-06-15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煤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 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以上。【单选题】

A.100m,3m

B.100m, 5m

C.200m, 3m

D.200m, 5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煤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 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200m, 3m以上。

2、下列规划中,不适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是( )。【单选题】

A.省级人民政府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B.省级人民政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C.直辖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D.企业集团发展规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说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由环境保护部2014年6月4日批准,并自2014年9月1日起实施。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30—2003)废止。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工程分析中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不包括()。【单选题】

A.有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产性和排放情况

B.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C.事故状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D.非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工程分析中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不包括事故状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4、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废物中, 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炉处置的废物是()。【单选题】

A.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

B.危险废物

C.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过程中筛分工序产生的筛上物

D.医疗废物中的感染性废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废物中, 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炉处置的废物是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过程中筛分工序产生的筛上物。

5、现状监测布点数量:评价工作为一级、占地面积为7000hm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现状监测点数应不少于()。【单选题】

A.10个

B.11个

C.12个

D.13个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水质监测取样要求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针对改扩建项目,应在含水层底部取样

B.建设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且特征因子为Hg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C.建设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且特征因子为DNAPLs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D.一般情况下,只取一个水质样品,取样深度宜在地下水位下1.0m左右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水质监测取样要求说法正确的是建设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且特征因子为DNAPLs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一般情况下,只取一个水质样品,取样深度宜在地下水位下1.0m左右。

7、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受影响地表水体类型为河流、湖库,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时段为()。【单选题】

A.丰水期

B.平水期

C.枯水期

D.至少丰水期和枯水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受影响地表水体类型为河流、湖库,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时段为至少丰水期和枯水期。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不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单选题】

A.化工

B.冶金

C.矿山采掘

D.核项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化工、冶金、矿山采掘、农林、水利等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本标准不适用于核与辐射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扩散的预测与评价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一级评价,需选取最不利气象条件及事故发生地的最常见气象条件分别进行后果预测

B.二级评价,需选取最不利气象条件进行后果预测

C.大气毒性终点浓度值,分为1、2级

D.2级大气毒性终点浓度值为当大气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该限值时,绝大多数人员暴露1 H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当超过该限值时,有可能对人群造成生命威胁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a)一级评价,需选取最不利气象条件及事故发生地的最常见气象条件分别进行后果预测。其中最不利气象条件取F类稳定度,1.5m/s风速,温度25℃,相对湿度50%;最常见气象条件由当地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包括出现频率最高的稳定度、该稳定度下的平均风速(非静风)、日最高平均气温、年平均湿度。b)二级评价,需选取最不利气象条件进行后果预测。最不利气象条件取F类稳定度,1.5m/s风速,温度25℃,相对湿度50%。大气毒性终点浓度值选取大气毒性终点浓度即预测评价标准。大气毒性终点浓度值选取参见附录H,分为1、2级。其中1级为当大气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该限值时,绝大多数人员暴露1h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当超过该限值时,有可能对人群造成生命威胁;2级为当大气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该限值时,暴露1h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或出现的症状一般不会损伤该个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能力。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一级评价项目,根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 ,影响评价范围自排放源外延D10%的矩形区域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D10%超过25 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边长50 km的矩形区域;当D10%小于2.5 km时 ,评价范围边长取5 km

B.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5 km

C.对于新建、迁建及飞行区扩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评价范围还应考虑受影响的周边城市,最大取边长50 km

D.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规划区边界为起点,外延规划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的矩形区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对于新建、迁建及飞行区扩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评价范围还应考虑受影响的周边城市,最大取边长50 km。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矩形平直河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预测该河流混合过程段BOD5,影响浓度应采用的数学模式是()。

A: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B: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
C:二维稳态混合衰减累积流量模式
D:斯特里特一菲立浦(简称S-P)模式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二维稳态混合模式适用条件为:①平直、断面形状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②持久性污染物;③河流为恒定流动;④连续稳定排放;⑤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BOD5为非持久性污染物,故采用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划入限制类的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的特点有()。

A: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
B: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需要督促改造的、禁止新建时使用的
D: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E: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答案:A,B,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应采用()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A:数值法
B:数值法或解析法
C:时序分析
D:趋势外推
答案:B
解析:
二级评价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量采用数值法或解析法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半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