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1-06-29)

发布时间:2021-06-29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对于评价范围内的改建、扩 建项目现状工程的污染源调查,下列哪个方法不台适()。【单选题】

A.项目监督性监测数据

B.年度排污许可执行报告

C.自主验收报告

D.引用涉及资料中的数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对于评价范围内的改建、扩 建项目现状工程的污染源调查,引用涉及资料中的数据方法不适合。

2、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废物中,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单选题】

A.医疗垃圾焚烧残渣

B.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C.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D.粪便经过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废物中,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应预测()。【多选题】

A.生态系统组成变化趋势

B.生态系统现存生态问题发展趋势

C.生态系统演替方向变化趋势

D.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应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

4、下列项目中,适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的是()。【单选题】

A.风力发电项目

B.火力发电项目

C.热电联产项目

D.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适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的是风力发电项目。

5、浅水湖库垂向分层不明显,适用于湖库数学模型中的()。【单选题】

A.零维模型

B.纵向一维模型

C.垂向一维

D.平面二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浅水湖库垂向分层不明显,适用于湖库数学模型中的平面二维。

6、某新建项目含尘废气排气筒高12m,《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15m高排=气筒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3.5kg/h,该排气筒粉尘应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单选题】

A.1.12kg/h

B.1.40kg/h

C.2.24kg/h

D.2.80kg/h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某新建项目含尘废气排气筒高12m,《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15m高排=气筒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3.5kg/h,该排气筒粉尘应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1.12kg/h。

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有多个建设方案、涉及环境敏感区或环境影响显著时,应重点从()等方面进行建设方案环境比选。 【多选题】

A.环境制约因素

B.技术可行性

C.环境影响程度

D.经济合理性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有多个建设方案、涉及环境敏感区或环境影响显著时,应重点从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建设方案环境比选。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预测评价项目 建成后各污染物对预测范围的环境影响时,下列关于达标区环境影响叠加,正确的是()。【单选题】

A.本项目贡献浓度

B.新增污染源贡献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贡献浓度+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拟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

C.新增污染源贡献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贡献浓度+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拟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D.新增污染源贡献浓度-“以新带老 ”污染源贡献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贡献浓度+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拟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预测评价项目建成后各污染物对预测范围的环境影响时,关于达标区环境影响叠加,正确的是新增污染源贡献浓度-“以新带老 ”污染源贡献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贡献浓度+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拟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扩散的预测与评价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一级评价,需选取最不利气象条件及事故发生地的最常见气象条件分别进行后果预测

B.二级评价,需选取最不利气象条件进行后果预测

C.大气毒性终点浓度值,分为1、2级

D.2级大气毒性终点浓度值为当大气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该限值时,绝大多数人员暴露1 H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当超过该限值时,有可能对人群造成生命威胁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a)一级评价,需选取最不利气象条件及事故发生地的最常见气象条件分别进行后果预测。其中最不利气象条件取F类稳定度,1.5m/s风速,温度25℃,相对湿度50%;最常见气象条件由当地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包括出现频率最高的稳定度、该稳定度下的平均风速(非静风)、日最高平均气温、年平均湿度。b)二级评价,需选取最不利气象条件进行后果预测。最不利气象条件取F类稳定度,1.5m/s风速,温度25℃,相对湿度50%。大气毒性终点浓度值选取大气毒性终点浓度即预测评价标准。大气毒性终点浓度值选取参见附录H,分为1、2级。其中1级为当大气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该限值时,绝大多数人员暴露1h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当超过该限值时,有可能对人群造成生命威胁;2级为当大气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该限值时,暴露1h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或出现的症状一般不会损伤该个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能力。

10、某企业位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对东、南、西、北四侧厂界昼间环境噪声进行测量,噪声值分别为67dB(A)、65dB(A)、63dB(A)和61dB(A)。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厂界噪声评价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均超标

B.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均达标

C.昼间只有东侧厂界噪声超标

D.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平均值达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直接对标,三类功能区的昼间标准限值为65分贝。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建设项目类别划分依据不包括()

A.环境影响程度
B.行业特征
C.工艺特点
D.规模大小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关于公众反馈意见的处理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A:对每一类公众反馈意见要在归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述
B:对每一类公众意见,均应进行认真分析
C:对每一类公众意见,应回答采纳的理由,但对不采纳的意见无需说明理由
D:按“有关团体、专家、公众”对所有的反馈意见进行归类与统计分析
答案:A,B,D
解析:
按“有关团体、专家、公众”对所有的反馈意见进行归类与统计分析,并在归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述;对每一类意见,均应进行认真分析、回答采纳或不采纳并说明理由。

根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
A、合理引导产业发展
B、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
C、强化生态环境监管
D、把握开发时序

答案:A,B,C
解析:
见教材P187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