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章节练习(2020-08-21)

发布时间:2020-08-21


2020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二章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根据《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下列工作任务中,不属于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应当包括的是( )。【单选题】

A.提出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上限要求和环境准入条件

B.结合城市或区域环境目标提出园区产业发展的负面清单

C.提出优化产业定位、布局、结构、规模以及重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的建议

D.提出避让环境敏感目标和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等要求,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D选项提出避让环境敏感目标和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等要求,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不属于产业园区规划环评。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下列规划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是()。【单选题】

A.设区的市级以上流域水电规划

B.设区的市级以上跨流域调水工程

C.设区的市级以上防洪、治涝、灌溉规划

D.设区的市级以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设区的市级以上防洪、治涝、灌溉规划正确。

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关于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程序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审查小组应当递交书面审查意见

B.审查小组中有关部门代表人数不得少于审查小组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C.参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专家,不得作为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的组员

D.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的专项规划,在审批前由其环境保护主 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 审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审查小组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审查小组总人数的二分之一,而B选项中“审查小组中有关部门代表人数不得少于审查小组总人数的二分之一”说法错误。故选择B。

4、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因弄虚作假,导致其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严重失实。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该技术机构应受到的处罚是()。【单选题】

A.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处所造成损失的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C.对该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

D.由负责审查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予以通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严重失实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予以通报,处所收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具体范围的有关规定,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是( )。【单选题】

A.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

B.设区的市级以上跨流域调水规划

C.设区的市级以上能源重点专项规划

D.设区的市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设区的市级以上跨流域调水规划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下列基 本项目的分析方法中,错误的是()。

A:COD采用重铬酸盐法
B:氨氮采用比色法
C:溶解氧采用碘量法
D:石油类采用重量分析法
答案:D
解析: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4基本项目分析方法,石油类应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油类可采用重量分析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不要混淆。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中,当测点水深12m时,水的理化性质调查采样点应至少设置在()。

A.表层,中层和底层 B.表层和底层 C.表层5m,12m深处 D.表层,5m,10m

答案:D
解析:
D解析:教材原文:“采样层次。水深小于3m时,可只在表层采样;水深为3—6m时,至少应在表层和底层采样;水深为6—10m时,至少应在表层、中层和底层采样;水深大于10m时,至少应在表层、5m和10m水深层采样。”

2016-1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关于公众参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规划的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征求公众意见
B.规划编制机关在专项规划批准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审前,应当征求公众意见
C.规划编制机关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篇章的意见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在建立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型时,需要依据()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

A:含水介质结构特征
B:污染源分布特点
C:边界条件与参数类型
D: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答案:A,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应根据评价等级选用的预测方法,结合含水介质结构特征,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边界条件及参数类型来进行水文地质条件概化。污染源概化包括排放形式与排放规律的概化。根据污染源的具体情况,排放形式可以概化为点源或面源;排放规律可以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或非连续恒定排放。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