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历年真题(2021-02-14)

发布时间:2021-02-14


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和有关文件,()属于甲级评价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单选题】

A.具有健全的环境影响评价市场营销体系

B.近3年内主持编制过至少5项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C.具备20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2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D.甲级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围内的每个类别应当至少3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且至少2人主持编制过相应类别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环境影响甲级评价机构应当具备条件包括:①具备20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0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其他人员应当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围包括核工业类的,专职技术人员中还应当至少有3名注册于该机构的核安全工程师。 ②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固内的每个类别应当配备至少3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且至少2人主持编制过相应类别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范围内的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应当配备至少1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③近三年内主持编制过至少5项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④具有健全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保证体系等。

2、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环境保护主要目标中的具体指标不包括()。【单选题】

A.地表水国控断面劣V类水质的比例

B.七大水系国控断面水质好于Ⅲ类的比例

C.重点控制区城市光化学烟雾影响的比例

D.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十二五”环境保护主要目标中的具体指标不包括重点控制区城市光化学烟雾影响的比例。

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内容不包括()。【单选题】

A.规划实施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B.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

C.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内重点保护野生物种的影响

D.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②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③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沿河城镇在编制和审查城镇规划时,应当事先()。【单选题】

A.报航运主管机关审批

B.报河道主管机关审批

C.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D.征求河道主管机关的意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城镇规划的临河界限,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城镇规划等有关部门确定。沿河城镇在编制和审查城镇规划时, 应当事先征求河道主管机关的意见。

5、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超过五年后开工建设,并未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限期要求内补办相关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执行的处罚包括()。【多选题】

A.责令其停止建设

B.处二十万元以上的罚款

C.给予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机构通报批评

D.建设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和其它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关于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规定,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有()。【单选题】

A.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B.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C.在项目关闭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D.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一律禁止进行挖掘、钻探等作业

B.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处理

C.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

D.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 挖掘等作业。 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固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用能够达到()的污染防治技术。 【单选题】

A.清洁生产标准

B.行业先进水平

C.能源效率标准

D.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取以下清洁生产措施:①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②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③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④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 ( ) 。 【多选题】

A.新建排污口

B.新建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C.扩建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D.新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10、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包括 ()。【多选题】

A.扩大空间结构

B.优化城镇布局

C.控制人口分布

D.优化产业结构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包括:①优化空间结构;②优化城镇布局;③优化人口分布;④优化产业结构;⑤优化发展方式;⑥优化基础设施布局;⑦优化生态系统格局。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八题 煤田开采


某矿区拟新建12.0Mt/a的煤矿,井田以风沙地型为主。西高东低,相对高差20m,地表典型植被为沙生植物群落,植被覆盖率为25%;区域为半干旱温带高原大陆性气候,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矿井服务年限3 5年,开采侏罗纪中统的9个煤层,总厚度平均约30m。开采方式为井工开采。矿井以三个水平分六个采区,逐次开拓全井田,开采煤层平均含硫量为0. 05%,配套建设选煤厂,矸石产生量为1.2*108t/a,属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拟排放矿区现有排矸场。该排矸场位于井田南边界外一条东西走向的荒沟内,该荒沟附近有一村庄,现有居民25户。


井田内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砂砾层潜水,潜水位仅埋深2~5 m,煤炭开采不会导通地表第四系砂砾层潜水。预计煤矿井开采地表沉陷稳定后下沉值平均为20m。


项目建设期为26个月,建设期主要施工废水包括井下施工排出的少量井下施工涌水、砂石料系统冲洗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机械车辆维护冲洗废水。


【问题】


1.列出沙生植被样方调查的主要内容。


2.简要分析地表沉陷稳定后地貌的变化趋势,给出因地表形沉陷导致的主要生态影响。


3.排矸场现状调查时,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4.给出建设期主要施工废水处理措施。



答案:
解析:

1.列出沙生植被样方调查的主要内容。


答:沙生植被样方调查主要是进行物种调查、覆盖度调查,其主要内容有:


(1)调查样方周边植被生境


主要包括海拔高度、坡度、土壤类型与结构等;


(2)样方中植物情况


包括植物种类(包括优势种和建群种)及其拉丁学名、盖度、密度、频率、植株高度、生物量、优势度等。


(3)调查是否有国家或地方物种


如有保护物种,需对其生境及其生存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包括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生存状态与生境条件等。


2.简要分析地表沉陷稳定后地貌的变化趋势,给出因地表形沉陷导致的主要生态影响。


答:(1)地貌变化趋势有:


①由于地表移动,井田内(包括井田周边)会仍留下较多的裂缝,甚至形成季节性冲沟。


②由于井田下沉20m,原井田内西高东低相对高差20m的岗丘地形将消失,下沉区将形成外围西高东低的盆地。


③形成盆地会产生积水现象,特别是浅层地下水会补给入渗,形成水塘;水塘周边会生长非地带性的湿生植被替代原来的地带性沙生植被。


④总体来看,地表下沉稳定后,井田西高东低的岗丘地形将变为平地与盆地,且井田局地将由原来的风沙地貌演变为局地(水侵)湿地地貌。


(2)深陷导致的主要生态影响有:


①下沉盆地边坡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


②下沉盆地区域植物群落将发生变化,地带性的沙生植被将非地带性的水生或湿生植被替代,生态系统类型将发生变化。


③下沉盆地外围沙生植被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生存环境更为严酷,甚至面临死亡。


④如果盆地区原为牧场,则该牧场将受到破坏。


3.排矸场现状调查时,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排矸场现状调查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1)排矸场是否处于村庄主导风向下风侧,与村庄是否相距500m以上。


(2)排矸场是否存在扬尘污染问题,特别对附近村庄造成空气污染影响问题。


(3)排矸场是否影响了荒沟附近居民饮水。


(4)矸石山是否存在塌方及溃坝问题,是否会对附近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胁,是否需要搬迁。


(5)防止矸石山自燃与爆炸的措施是否落实,是否采取防止矸石山自燃的分层堆放、分层垫铺黏土或石灰措施。


(6)对荒沟内及周边区域植被的破坏,是否采取了一定的生态恢复措施,效果如何。


(7)排矸场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8)对荒沟季节性排洪是否采取了相应的防洪排水措施。


(9)既有运输道路及两侧生态保护目标影响情况调查。


4.给出建设期主要施工废水处理措施。


答:对施工废水根据类别及其处理后的用途,分类处理:


(1)井下施工排出的少量井下涌水根据使用情况,采取设置过滤、中和、沉淀、生化处理或消毒等处理工艺。


(2)砂石料系统冲洗废水通过沉淀池处理,降低SS的含量,重复利用。.


(3)混凝土拌合系统冲洗废水既含有较高的悬浮物,又呈碱性,主要应通过沉淀池沉降、中和处理。


(4)机械车辆维护冲洗废水,应先设置隔油处理,然后再进人生化处理设施进行深度处理。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超过3个月,建设单位未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应处以的行政处罚是()。
  A: 责令限期治理
  B: 责令限期办理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手续
  C: 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停止试生产
  D: 逾期未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的,责令停止试生产
  E: 逾期未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的,处以罚款

答案:B,D,E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 总纲》,开发区及产业园规划方案综合论证的重点不包括 ( )。

A.规划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水平
B.区域资源、环境对规划实施的支撑力
C.规划布局与评价区域生态功能规划之间的协调性
D.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事故性环境风险与人群健康影响状况
答案:C
解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9.2.3不同类型规划方案综合论证重点,e)对于开发区及产业园区等规划,重点从区域资源、环境对规划实施的支撑能力(B不选)、规划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水平(A不选)、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事故性环境风险与人群健康影响状况等方面(D不选),综合论述规划选址及各规划要素的合理性。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登记管理办公室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或暂停业务3~12个月。

A:有效期满未申请再次登记的
B:私自涂改、出借、出租和转让登记证的
C: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或变更登记后仍使用原登记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的
D:以单位名义承揽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的
E:接受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委托后,未为委托人保守商务秘密的
答案:A,B,C,E
解析:
选项D以个人名义承揽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的。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