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考试《法律法规》经典习题(四)

发布时间:2020-10-14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环境评价师考试,51题库考试学习网给大家带来2020年环境评价师考试《法律法规》经典习题(四),供大家练习,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以下说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的是()

A: 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B: 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

C: 关闭矿山,必须提出矿山闭坑报告

D: 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采取复垦利用措施

E: 开采矿山资源,应当效率优先,兼顾环境

参考答案:ABC

2.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它又可分为()

A: 洪泛区

B: 蓄滞洪区

C: 分洪区

D: 泄洪区

E: 防洪保护区

参考答案:ABE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应当与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的原则。

A: 安全优先

B: 统筹安排

C: 配套建设

D: 综合开发

E: 合理利用

参考答案:BDE

4.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贮存、处置设施,应当()

A:远离村庄

B:远离城市

C:远离水源保护区

D:交通干道

E:与工作场所有适当的安全防护距离

参考答案:ABCDE

5.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下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属于禁止的是()

A: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B: 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C: 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进行开采

D: 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冶炼汞、砷、铅、锌、焦、硫、钒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E: 在依法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等区域内采矿

参考答案:BDE

6.依据《水污染防治法》,以下关于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体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禁止向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体排放污水

B: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旅游、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生活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C: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D: 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已设置的排污口,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拆除或者限期治理

E: 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已设置的排污口,由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拆除或者限期治理

参考答案:ABC

7.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内所从事的活动包括()

A: 利用污水灌溉

B: 利用含有毒污染物的污泥作肥料

C: 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

D: 利用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农药

E: 进行揭露和穿透含水层的勘探工程

参考答案:ABCD

8.根据《噪声污染防治法》,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进行申报,其申报的内容应包括()

A: 工程项目名称

B: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C: 施工场所和期限

D: 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

E: 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 ACDE

9.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建设()的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A: 产生固体废物

B: 贮存固体废物

C: 运输固体废物

D: 利用固体废物

E: 处置固体废物

参考答案:ABDE

10.以下关于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的说法,符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是()

A: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B: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

C: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验收

D: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E: 必须经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参考答案:ABDE

今天的试题分享到此结束,预祝在接下来的考试顺利通过,如需查看更多环境评价师考试试题,记得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区以()为单位进行划区定界,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A乡(镇)
B地块
C河流
D地类

答案:A
解析:

有一列和谐号动车正在运行,该火车长为400m,距铁路中心线30m处测得声压级为90dB,有一居民楼距铁路中心线90m远,该居民楼的声压级为()。

A:79dB
B:81dB
C:83dB
D:85dB
答案:D
解析:
当r<l0/3,r0<l0/3时,按无限长线声源处理。题中90<400/3,30<400/3,按无限长线声源衰减公式计算:居民楼的声压级=90-10lg(90/30)=85(dB)。

在评述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时,应分析()。

A:资源利用指标
B:污染物产生指标
C:环保治理工艺先进性
D:生产工艺先进性
答案:A,B,D
解析:
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指标包括:资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生产工艺先进性。环保治理工艺先进性属于末端治理。

第五题 城区改造项目


某市拟结合旧城改造建设占地面积1000*300m2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项目,总建筑面积6. 34*105m2(含50幢1 8层居民楼)。居民楼按后退用地红线15m布置。西、北面临街。居民楼 通过两层裙楼连接,西、北面临街居民楼的一层、二层及裙楼拟做商业用房和物业管理处。部 分裙楼出租做小型餐饮店。市政供水、天然气管道接入小区供居民使用,小区生活污水接入市 政污水管网,小区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箱和一座垃圾中转站。


项目用地范围内现有简易平房,小型机械加工厂,小型印刷厂等。有一纳污河由东北向南 流经本地块,接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小区地块东边界60m,南边界100m外是现有的绕城高 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走向与小区东、南边界基本平行,小区的西边界和北边界外是规划的城 市次干道。小区南边界、东边界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为平坦的空旷地带,小区最南侧的居民楼 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设置乔灌结合绿化带。对1~3层住户降噪1.0dB(A)。查阅已批复的《绕城 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2类区夜间受绕城高速公路的噪声超标影响范围为道路红 线外230m。


【问题】


1.该小区的小型餐饮店应采取哪些环保措施?


2.分析小区最东侧,最南侧居民楼的噪声能否满足2类区标准。


3.对该项目最东侧声环境可能超标的居民楼,提出适宜防治措施。


4.拟结合城市景观规划对纳污河进行改造,列出对该河环境整治应采取的措施。


5.对于小区垃圾中转站.应考虑哪些污染防治问题?



答案:
解析:

1.该小区的小型餐饮店应采取哪些环保措施?


答:该小区的小型餐饮店应采取的环保措施有:


(1)水污染控制措施。对含油污水需采取隔油处理后与小区生活污水合并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进行生化处理。


(2)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油烟废气需经油烟净化器进行净化处理(去除率不低于60%),净化处理后经专用烟道达标排放。


(3)固废污染控制措施。实行垃圾分类存放,餐厨垃圾应放置在有盖容器内,废油脂需由专业机构收集处理;能回收的优先进行回收或由物业管理部门回收处理,不能回收的及时送往垃圾转运站,做到日产日清。


(4)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对于产生噪声的设施或设备(送排风机、油烟净化器等)采取选择低噪声设备、风口消声、安装减振垫、隔声等措施,并严格控制其为招揽顾客进行户外播放高噪声宣传等。


2.分析小区最东侧,最南侧居民楼的噪声能否满足2类区标准。


答:(1)题中并没有给出昼间的噪声超标范围,要按昼夜分别考虑。根据题中信息,工程最东侧,最南侧居民楼的噪声夜间不能满足2类区标准,昼间不能确定是否满足2类区标准。


(2)理由:根据题意,“绕城高速”环评结论认为2类区夜间影响超标范围为道路红线外230米,而小区最东侧距离公路60米、最南侧距离公路1 00米,即使居民楼按后退红线1 5米布置,2类区夜间仍在绕城高速公路夜间超标影响范围内,因此夜间不能满足。根据题干提供信息,不能确定昼间是否满足2类区标准。


3.对该项目最东侧声环境可能超标的居民楼,提出适宜防治措。


答:噪声防治措施主要立足于声音“三要素”(声源、传播途径、受体)进行考虑。对该项目最东侧声环境可能超标的居民楼,首选对绕城高速在该段设置声屏障。根据超标情况可以考虑以下综合措施:


(1)临路居民楼安置隔声窗;


(2)对公路经过的该路段安装夜间禁鸣标志;


(3)进一步加强绿化,设置更宽的乔灌草隔声林带。


4.拟结合城市景观规划对纳污河进行改造.列出对该河环境整治应采取的措施。


答:对该河环境整治应采取的措施有:


(1)拆迁并禁止在该区域建设污水排放到该河的小机械加工、小印刷厂等企业。


(2)建设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管网的水应排入污水处理厂而不应排入该河道中;污水厂出水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后可作为该河的补水。


(3)对河道进行疏浚,清理底泥污染(清淤)。


(4)划定滨河绿化带实施绿化措施。


(5)防止生活垃圾倾人河道。


5.对于小区垃圾中转站,应考虑哪些污染防治问题?


答:对于小区垃圾中转站,应考虑的污染防治问题有:


(1)恶臭污染问题(恶臭污染大气、危害公众健康)。


(2)蚊蝇及其他病源微生物污染防治(蚊蝇等可能传播疾病)。


(3)垃圾渗滤液污染防治(可能污染地表水或者地下水)。


(4)垃圾转运中的垃圾遗撒与车辆噪声污染问题。


(5)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可能飘出,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