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历年真题(2021-03-22)

发布时间:2021-03-22


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应当坚持做到( )。【多选题】

A.依法遵规

B.公正诚信

C.忠于职守

D.廉洁自律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应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行职业操守,规范日常行为,坚持做到依法遵规、公正诚信,忠于职守、服务社会、廉洁自律。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沿海低地不属于滨海湿地

B.我国领海基线向内陆一侧的所有海域称之为内水

C.海洋功能区划是指依据海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特定条件,界定海洋利用的主导功能和使用范畴

D.海洋环境污染损害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地把物质或者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碍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滨海湿地包括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永久性水域、潮间带(或洪泛地带)和沿海低地。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登记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多选题】

A.因单位调动发生的变更登记,一年内可申请二次

B.因单位调动申请变更登记者,应提交原单位出具的调出证明

C.再次登记同时可申请变更登记类别,每次可申请变更一个登记类别

D.因单位调动申请变更登记者,应提交现聘用单位出具的劳动合同证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因登记者单位调动发生的变更登记,一年内只可申请一次。”

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措( )。【单选题】

A.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

B.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等可以直接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自然资源

C.通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等自然资源转化、加工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D.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5、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加强扬尘控制、深化面源污染管理的规定,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某镇环境监管部门发文禁止秸秆焚烧

B.某市区施工工地全部使用预拌砼和预拌砂浆

C.某市饮食公司要求所属饮食服务经营场所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并强化运行监管

D.某煤码头对堆煤场建立了封闭料仓与传送装置,并安装了与城市扬坐视频监控平台联网的视频监控措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加强扬尘控制、深化面源污染管理的规定,大型煤堆应建立密闭料仓与传送装置,露天堆放的应加以覆盖或建设自动喷淋装置;安装视频监控设拖,并与城市扬尘视频监控平台联网。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不属于防护林。【单选题】

A.国防林

B.护风固沙林

C.水源涵养林

D.农田防护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防护林是指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当组织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情形包括( )。 【多选题】

A.某输油管线项目跨越两省区并存在重大环境风险

B.某化工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动

C.某公路建设项目的选线发生较大变化,经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长度有所增加

D.某电厂运行过程中锅炉除尘工艺发生变化,致使烟尘排放强度与环境影响预测情况相比有较大变化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圆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当组织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情形包括:①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产品方案、主要工艺、主要原材料或污染处理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污染物种类、污杂物的排放强度或生态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情况相比有较大变化,②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建被项目的遗址、选线发生较大变化,或运行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对新的环境敏感目标产生影响或可能产生新的重要生态影响的。③建设、运行过程中,当地人民政府对项目所涉及区域的环境功能做出重大调整,要求建设单位进行后评价的。④跨行政区域、存在争议或存在重大环境风险的。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题】

A.禁止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

B.禁止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和气溶胶

C.禁止在交通干线附近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D.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沥青、塑料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第七十七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区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9、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骏收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不包括( )。【单选题】

A.具备排污许可证

B.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

C.具备齐全的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

D.具有完备的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是:(一)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一)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三)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苻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四)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五)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六)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七)环境监测项目、点位、机构设置厦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八)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指标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九)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削减其他设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采取‘区域削减’措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其相应措施得到落实。

1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环境影响评价机梅受到取消评价资质处罚的情形不包括( )。【单选题】

A.出借资质证书的

B.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评价资质的

C.超越评价范围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的

D.乙级评价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主持编制完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不少于5项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评价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部取消其评价资质:①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评价资质的;②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资质证书的;③超越评价资质等级、评价范围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的,④达不到评价资质条件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第十一条,乙级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应当主持编制至少八项主管部门审批或者核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预测:有关土壤环境影响预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预测范围一般应大于现状调查范围
B.重点预测时段、情景设置均以影响识别为基础
C.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识别特征因子,选取关键预测因子
D.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可采取定性描述进行预测
答案:A
解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内容中,可不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是()。
A.环境影晌评价方案及主要内容和要求
B.公众参与意见和建议处理情况,不采纳意见的理由说明
C.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和风险评价结论
D.评价区域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敏感性、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资源利用现状,明确对规划实施具有重大制约的资源、环境要素


答案:A
解析:
A 在评价结论中应明确给出:①评价区域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敏感性、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资源利用现状,明确对规划实施具有重大制约的资源、环境要素。②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和风险评价结论;对水、土地、生物资源和能源等的需求情况。③规划方案的综合论证结论,主要包括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结论,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论证结论,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的可达性评价结论,规划要素的优化调整建议等。④规划的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构建方案、环境准入条件、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的构建方案、生态建设和补偿方案、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和要求等。⑤跟踪评价方案,跟踪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⑥公众参与意见和建议处理情况,不采纳意见的理由说明。

顺直均匀河道,断面水质浓度变化负荷指数衰减规律C=C0exp(-kx/u),已知区间无污染源汇入且流量稳定,COD断面平均浓度每4km下降6%,原始断面COD浓度为10mg/L,下游16km处COD浓度为( )mg/L。

A.8.8
B.8.3
C.7.8
D.7.6
答案:C
解析:
已知断面水质浓度变化负荷指数衰减规律公式为C=C0exp(-kx/u),式中,C0为原始断面浓度。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得下游16km处COD浓度C=10×(1-0.06)16/4=7.8mg/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