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2020-08-03)

发布时间:2020-08-03


2020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关于汽车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的有关要求,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必需使用高固体分、水性涂料,配套使用“三涂一烘””两涂一烘”或免中涂等紧凑型涂装工艺

B.推广静电喷涂等高效涂装工艺,鼓励企业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喷涂设备替代人工喷涂

C.配置密闭收集系统,有机废气收集率不低于90%

D.对喷漆废气建设吸附燃烧等高效治理设施,对烘干废气建设燃烧治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汽车制造行业。推进整车制造、改装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领域 VOCs 排放控制。推广使用高固体分、水性涂料,配套使用“三涂一烘”“两涂一烘”或免中涂等紧凑型涂装工艺;推广静电喷涂等高效涂装工艺,鼓励企业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喷涂设备替代人工喷涂;配置密闭收集系统,整车制造企业有机废气收集率不低于 90%,其他汽车制造企业不低于 80%;对喷漆废气建设吸附燃烧等高效治理设施,对烘干废气建设燃烧治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

2、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措施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工程项目建设

B.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

C.严格控制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

D.对已经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措施,认真组织重建与恢复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生态功能保护区采取以下保护措施: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工程项目建设;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区内人口已超出承载能力的应采取必要的移民措施;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对已经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措施,认真组织重建与恢复,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下列用地中,不属于城市规划确定的需要依法保护、禁止擅自改变用途的是()。【单选题】

A.铁路、 公路用地

B.污水处理厂用地

C.垃圾焚烧厂用地

D.旅游风景区用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道路、绿地、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管道设施、河道、水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防汛通道、消防通道、核电站、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厂、污水处理厂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以及其他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禁止擅自改变用途。

4、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责任人的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土壤污染责任人无法认定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B.土壤污染责任人变更的,由变更后承继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履行相关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义务并承担相关费用

C.土壤污染责任人不明确或者存在争议的,建设用地由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定

D.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中的地块,土壤污染责任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并定期向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土壤污染责任人不明确或者存在争议的,农用地由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定,建设用地由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定。认定办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扬尘污染防治有关规定的说话,正确的是()。【单选题】

A.建筑土方在施工场地内堆存的,应当进行资源化处理

B.建筑土方在施工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

C.建筑土方在施工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取相应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D.建筑土方在施工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取喷淋等方式防治扬尘污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下列属于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原则的是( )。【多选题】

A.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B.分类管理、风险管控

C.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D.污染担责、公众参与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生态保护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对具有重要经济、社会价值的己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应当进行保护

B.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应当根据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合理布局,不得造成海洋生态破坏

C.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海洋生态的需要,选划、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D.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必须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具有重要经济、社会价值的已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应当进行整治和恢复。故A错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布局,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不得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故B错误。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可以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故D错误。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多选题】

A.禁止毁林开垦

B.严格控制毁林采石、采砂、采土

C.严格控制在幼林地和特殊用途林内砍柴、放牧

D.进入森林和森林边缘地区的人员,不得损坏为林业服务的标志。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第三十九条 禁止毁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坏林木和林地的行为。禁止向林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林地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等。禁止在幼林地砍柴、毁苗、放牧。禁止擅自移动或者损坏森林保护标志。

9、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层面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类型不包括()。【单选题】

A.水源涵养型

B.防风固沙型

C.洪水调蓄型

D.生物多样性维护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为水源涵养型、水土保持型、防风固沙型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型四种类型。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进行( )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治地下水污染。【多选题】

A.采矿

B.地下勘探

C.堆放固体废物

D.地下工程兴建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报废矿井、钻井或者取水井等,应当实施封井或者回填。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下说法符合该规定的是()。

A: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B: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C: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D: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答案:A,B,D
解析:
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中指出,“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某新设立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1座规模为30 000t/d的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包括工业园区和相距3km处的规划新农村小区。工业园区定向招商入区企业的工业废水总量15 300t/d,拟收集的生活污水总量9 200t/d。拟将入区企业工业废水分类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分质预处理。污水处理厂收集的各类废水水质见表2-1 0



污水处理厂采用“预处理+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工艺,其中冷却塔排水和除盐站排水直接进入深度处理段,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段设计CODCr进水水质为1 000mg/L,CODCr去除率为80%;深度处理段CODCr去除率为75%。


污水处理厂采用“浓缩+脱水+热干化”工艺处理污泥,干污泥含水率小于5 0%,拟运至距厂址12km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或用于园林绿化。


污水处理厂位于B河流域一级支流A河东侧。 A河流经拟建厂址西侧后于下游2. 5km汇入B河,多年平均流量10. 2m3/s,水环境功能为Ⅲ类,现状水质接近Ⅲ类水质标准限值。B河多年平均流量30. 5m3/s,自A河汇入口上游10km至下游25km河段执行Ⅲ类水质标准,自A河汇入口下游5km至25km为规划的纳污河段,现状水质达标。


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两个排水方案。方案1:污水处理厂尾水就近排入A河;方案2:污水处理厂尾水经管道引至B河排放,排放口位于A河汇入口下游8km处。


问题:


1.指出宜单独进行预处理的工业废水类别以及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2.计算污水处理厂出水CODCr浓度。


3.指出污泥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


4.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的排水方案中确定推荐方案,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宜单独进行预处理的工业废水以及其相应的预处理措施对应如下:①含氰废水,进行氧化预处理;②高浓度废水,进行厌氧预处理(降低CODCr);③酸碱废水,进行中和处理;④含油废水,进行气浮或隔油预处理。


2.混合废水流量为22 300m3/d,污水处理厂设计CODCr进水浓度为1 000mg/L,CODCr去除率为80%,则二级生化处理段出水CODCr浓度为1 000*(1- 80%)=200(mg/L)。二级生化出水与冷却塔排水及除盐站排水共同进入深度处理段,则混合污水流量为22 300+800+1 400=24 500(m3/d),混合污水中CODCr综合浓度为(22 300*1 000*200+800*1 000*90+1 400*1 000*60)/24 500=188.4(mg/L)。深度处理段CODCr去除率为7 5%,污水处理厂出水CODCr浓度=188.4*(1-75%)= 47.1(mg/L)(满足一级A标准的50mg/L)。


3.污泥采样“浓缩+脱水+热干化”工艺处理,含水率小于50%,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含水率小于60%的要求,这样的处置方案是合适的。但由于该工业废水中含氰、酸、碱以及油,则其产生的污泥不应直接用于园林绿化或进行填埋,而应进行鉴别。如果属于危险度物,应交由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


4.(1)选择推荐方案2。


(2)理由:A河现状水质接近Ⅲ类水质标准限值,已经接近环境容量。因此,应将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B河规划的纳污河段。





近年大型燃煤锅炉采用较多的先进燃煤技术是()。

A:煤和生物质联合燃烧
B:煤炭直接液化
C:循环流化床
D:型煤固硫技术
答案:C
解析:
循环流化床属于大型燃煤锅炉先进燃煤技术。煤和生物质联合燃烧虽然也属于先进燃煤技术,但不属于大型燃煤锅炉,排除A项;煤炭直接液化属于煤炭加工成洁净能源技术,排除B项;型煤固硫技术属于燃煤脱硫、脱氮技术。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的通知》 ,确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无法避让的建设项目,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除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外,建设前须征得( ) 同意, 并接受监督。
A 省级人民政府
B 省级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
C 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
D 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

答案:C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