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2020-12-29)

发布时间:2020-12-29


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多选题】

A.关闭钍矿

B.开发利用铀矿

C.开发利用伴生放射性稀土矿

D.开发利用伴生放射性磷酸盐矿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开发利用或者关闭铀(钍)矿的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采矿许可证或者办理退役审批手续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开发利用伴生放射性矿的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采矿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2、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关于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基本农田保护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基本农田内堆放固体废弃物

B.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2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

C.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

D.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应当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将所占用基本农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不包括()。【单选题】

A.矿藏

B.文化

C.人文遗迹

D.城市和乡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不包括环境,故选择B。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下列措施中,属于企业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的是()。【单选题】

A.为提高产品质量引进生产工艺

B.为提高矿石开采量引进先进采矿工艺

C.为减少废气污染物排放量采用替代能源

D.为大幅度增加产品产量调整产品生产工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C项“为减少废气污染物排放量采用替代能源”属于企业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制度。【单选题】

A.定期淘汰

B.限期淘汰

C.限期整顿

D.限期整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限期淘汰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并发布限期淘汰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产品的名录。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资源保护有关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多选题】

A.网箱养殖

B.旅游

C.新建排放粉尘的项目

D.改建减少污水排放量的项目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资源保护有关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排放粉尘的项目、改建减少污水排放量的项目。

7、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

B.轻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

C.中度和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

D.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开展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等工作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三个类别,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以耕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017年底前,发布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以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为依据,开展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逐步建立分类清单,2020年底前完成。划定结果由各省级人民政府审定,数据上传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根据土地利用变更和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定期对各类别耕地面积、分布等信息进行更新。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开展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等工作。(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牵头,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等参与)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影响报告书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环评单位在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

B.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C.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

D.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9、根据《土地复垦条例》,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复垦的原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

B.土地复垦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可行、合理利用的原则

C.由于历史原因无法确定土地复垦义务人的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复垦

D.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由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负责复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第二十三条 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投入资金进行复垦,或者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投资进行复垦。土地权利人明确的,可以采取扶持、优惠措施,鼓励土地权利人自行复垦。第二十四条 国家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复垦按项目实施管理。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多选题】

A.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B.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C.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开垦耕地计划,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划开垦耕地或者按照计划开垦耕地,进行验收

D.农用水利设施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是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开垦耕地计划,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划开垦耕地或者按照计划组织开垦耕地,并进行验收。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建有船闸的水坝下游减水河段最小流量设计时必须保证的参数有()。

A:最小生态需水量
B:正常航运的流量
C:平水期多年平均流量
D:枯水期多年平均流量
答案:A,B,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由,工程建设占用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 ),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A、缴纳耕地占用税
B、缴纳耕地开垦费
C、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D、缴纳土地管理费

答案:B
解析:
见教材P157。

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关于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其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未作规定,原则上豁免环境影响评价
B、由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确定
C、由具有审批权限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确定
D、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禁止(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油、电锻、农药、石棉、水泥、玻璃、钢铁、火电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A.新建 B.改建
C.改扩建 D.新建、改扩建

答案:A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