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2020-06-16)

发布时间:2020-06-16


2020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单选题】

A.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2017年底前出台有关责任追究办法

B.土壤污染修复的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C.各省(区、市)要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

D.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治理与修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各地要结合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和发展布局调整,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治理与修复。

2、某公路工程拟通过内部未分区的自然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该建设项目须()。【单选题】

A.避绕该自然保护区

B.降低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

C.缩小路基宽度,禁止设置取弃土场

D.优化路由,缩短通过该保护区路线长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该建设项目须避绕该自然保护区。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时限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试生产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D.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跟姐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要素变化特征,确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时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或者运营后三至五年内开展。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要素变化特征,确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时限。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源监测的有关规定,企业单位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其排放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单选题】

A.进行监测

B.安装自动监测设备进行监测

C.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D.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对其排放的工业废气和本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向已有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水污染物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 可以制定地方水环境质量标准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囯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 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 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向已有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和场所的有关规定,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必须符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单选题】

A.环境保护指标

B.环境卫生标准

C.环境保护标准或环境卫生标准

D.环境保护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建设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标准。

7、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全面落实严格管控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农产品

B.对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的,有关(市、区)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并落实有关措施

C.研究将严格管控类耕地纳入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实施范围,制定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计划

D.继续在湖南长株潭地区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对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的,有关县(市、区)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并落实有关措施。研究将严格管控类耕地纳入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实施范围,制定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计划。继续在湖南长株潭地区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

8、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下列对污水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防止土壤污染的认识正确的是()。【单选题】

A.建设和运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应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周边土壤进行监测

C.建设和运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应当根据监测结果,要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部门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城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防止土壤污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设和运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周边土壤进行监测;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的,应当根据监测结果,要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运营单位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城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防止土壤污染。

9、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下列对土壤污染的认识正确的是()。【单选题】

A.因自然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反应,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B.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地表,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C.因人为因素导致污染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D.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第三条 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建设单位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应受到的处罚是( )。【多选题】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C.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产整治

D.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产整治。 除前款规定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产整治。 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依照前款规定采取措施、给予处罚。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 )制度。
A. 土地资源管理 B. 土地用途管理
C. 土地用途管制 D. 土地资源利用

答案:C
解析:

废水处理方法中属于化学方法的是()。

A:隔油
B:过滤
C:浮选
D:吸附
E:中和
答案:E
解析: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常见的有中和、沉淀、氧化还原、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微电解、电解絮凝、焚烧等方法。隔油、过滤属于物理法,浮选、吸附属于物理化学法。

某10t/h锅炉,最大耗煤量为50kg/h,含硫量为1.0%,煤炭引风机风量为200m3/h,烟气排放SO2排放量为()。

A:222.2mg/s
B:800mg/h
C:3.99mg/L
D:111.1mg/s
答案:A
解析:
所求答案应该是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即源强。最大耗煤量为50kg/h,含硫量为1.0%,煤中硫转化成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取80%,则烟气排放SO2排放量为:2*50*80%*1%=0.8kg/h=222.2mg/s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测范围应与评价范围相同
B:预测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
C:预测范围可小于评价范围
D: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无关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预测范围和预测点的布置原则有:①噪声预测范围一般与所确定的噪声评价等级规定的范围相同,也可稍大于评价范围。②建设项目厂界(或场界、边界)和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应作为预测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