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2021-06-01)

发布时间:2021-06-01


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相关文件,关于跟踪评价的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跟踪评价的结论应当是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包括的内容

B.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应当包括公众对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意

C.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规划,其编制部门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D.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将评价结果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D选项“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将评价结果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下列行为中,属于该法适用范围的有()。【多选题】

A.核设施选址

B.核技术开发利用

C.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稀土矿的开发利用

D.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稀土矿和磷酸盐矿的开发利用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在核设施选址、建造、运行、退役和核技术、铀(钍)矿、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中发生的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活动。

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地方铁路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多选题】

A.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B.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C.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D.对公众提出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地方铁路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4、不属于《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基本原则的是()。【单选题】

A.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B.分区推进,分类指导

C.强化监管,适度开发

D.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二)基本原则——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建立健全脆弱区生态监测与预警体系,以科学监测、合理评估和预警服务为手段,强化“环境准入”,科学指导脆弱区生态保育与产业发展活动,促进脆弱区的生态恢复。——分区推进,分类指导。按照区域生态特点,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以科技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维护生态脆弱区自然生态平衡。——强化监管,适度开发。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坚持适度开发,积极引导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发展,保护和恢复脆弱区生态系统,是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明确区域分布、地理环境特点、重点生态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对战略,分期分批开展,逐步推进,积极探索生态脆弱区保护的多样化模式,形成生态脆弱区保护格局。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关于土壤污染责任人的义务,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土壤污染责任人负有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义务

B.因实施或者组织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修复、风险管控效果评估、修复效果评估、后期管理等活动所支出的费用,由土壤污染责任人承担

C.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中的地块,土壤污染责任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并定期向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

D.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土壤污染责任人负有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义务。土壤污染责任人无法认定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关当事人自愿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中的地块,土壤污染责任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并定期向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风险管控措施应当包括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内容。

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应当包括的是( )。【单选题】

A.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B.不确定性环境影响的表现

C.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情况

D.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论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论证不属于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包括的内容。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列区域中,属于由国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的有( )。【多选题】

A.风景名胜区

B.重点生态功能区

C.重要生态功能屏障

D.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8、根据《关于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建设项目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禁止新建、扩建生产和使用作为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溶剂、清洗剂、加工助剂、气雾剂、土壤熏蒸剂等受控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建设项目

B.改建、异址建设生产受控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建设项目,禁止增加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能力

C.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化工原料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建设项目,生产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用于化工产品的专用原料用途

D.新建、改建、扩建副产四氯化碳的建设项目,应当配套建设四氯化碳处置设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方案和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进展情况,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并公布限制或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生产、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建设项目的类别,制定并公布限制或者禁止生产、使用、进出口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名录。 因特殊用途确需生产、使用前款规定禁止生产、使用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有关允许用于特殊用途的规定,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

9、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内容是()。【单选题】

A.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长远影响

B.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及公众环境权益的损失

C.规划实施可能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人群健康产生的整体影响

D.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内容是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10、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应包括的内容有()。【多选题】

A.跟踪评价的结论

B.有关单位、专家对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意见采纳情况

C.规划实施中采取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有效性的分析和评估

D.规划实施后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之间的比较分析和评估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规划实施后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之间的比较分析和评估;(二)规划实施中所采取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有效性的分析和评估;(三)公众对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意见;(四)跟踪评价的结论。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对于有重大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下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基本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有()。

A:绘制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
B:提出长期生态监测计划
C:提出科技支撑方案
D:提出环境影响后评价等环保管理技术方案
答案:B,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区域、流域开发项目,应提出长期的生态监测计划、科技支撑方案明确监测因子、方法、频次等。

(2015年)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不属于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的是()

A.NO 2
B.NO X
C.PM 10
D.CO
答案:B
解析:


道路改扩建项目


【素材】


拟对某一现有省道进行改扩建,其中拓宽路段长16 km,新建路段长8 km,新建、改建中型桥梁各1座,改造段全线为二级干线公路,设计车速80 km/h,路基宽24 m,采用沥青路面,改扩建工程需拆迁建筑物6 200m2。该项目沿线两侧分布有大量农田,还有一定数量的果树和路旁绿化带,改建中型桥梁桥址,位于X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边缘,其下游4 km处为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新建桥梁跨越的Y河为宽浅型河流,水环境功能类别为Ⅱ类,桥梁设计中有3个桥墩位于河床,桥址下游0.5 km处为某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公路沿线分布有村庄、学校等,其中A村庄、B小学和某城镇规划住宅区的概况及公路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



【问题】


1.给出A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和评价量。


2.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


3.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应对跨X河桥梁采取哪些配套环保措施?


4.列出Y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


5.可否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答:(1)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为昼间和夜间。(2)评价量分别为昼间和夜间的等效声级[Leq,dB(A)]Ld和Ln


2.答:(1)A村应搬迁。因为该村超标较高,且处于4a类区,采取声屏障降噪也不一定能取得很好效果,宜搬迁。(2)城镇规划的住宅区,可采取以下措施:a.调整线路方案;b.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以及绿化;c.优化规划的建筑物布局或改变前排建筑的功能。因为该段为新建路段,可以通过优化线路方案,使线路远离规划的住宅区;也可以采取设置声屏障并安装隔声窗、建设绿化带的措施达到有效的降噪效果;当然作为规划住宅区,也可以调整或优化规划建筑布局或改变建筑功能。(3)B小学。不必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因为营运中期昼间达标,夜间虽然超标,但超标量较小,且夜间学校无人住宿。


3.答: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针对跨X河桥梁可采取如下环保措施:(1)提高桥梁建设的安全等级;(2)限制通过桥梁的车速,并设警示标志和监控设施;(3)设置桥面径流引导设施,防止污水排入水中,并在安全地带设事故池,将泄漏的危化品引排至事故池处置,防止排入水中;(4)桥面设置防撞装置。


4.答:(1)关注拟建桥位下游是否有饮用水水源地及取水口;(2)关注桥位下游鱼类保护区的级别、功能区划,主要保护鱼类及其保护级别、生态特性、产卵场分布,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及保护要求等;(3)调查尖嘴流的水文情势,包括不同水期的流量、流速、水位、水温、泥沙含量的变化情况;(4)调查水环境质量是否满足Ⅱ类水体水质;(5)沿河是否存在工业污染源,是否有排污口入河。


5.答:(1)可以。(2)减少桥墩数量(甚至可以考虑不设水中墩),这样就减少了对河道的扰动,降低对水质的污染,由此可以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保护区的影响;施工工期安排时,避开鱼类繁殖或洄游季节施工,既可避免对水文情势的改变,也可以减缓对保护区鱼类的影响。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判定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与环境保护目标;(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举一反三:对于水、气、声、土壤、生态的现状监测与调查方案的制订应该十分熟练,尤其今年颁布了新的地下水导则,其对现状采样点位数、采样时段、采样频率、采样深度均有详细要求,请考生注意。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此题的考点简单,而且在历年案例分析考试中反复考到,请引起注意。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此题在近几年的案例分析考试中重复出现多次,请考生引起注意。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判定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与环境保护目标;(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此题的考点与20 1 3年案例分析考试第八题城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中“3.为分析工程对A河的环境影响,需调查哪些方面的相关资料”基本一致。但是20 1 3年的真题考点不仅包括河流涉及的现状调查资料,还包括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时需要的相关内容和参数,考点扩大了,但出题角度大同小异,复习时注意总结。


5.《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举一反三:环保措施不仅包括常说的废水治理措施、废气治理措施、隔声减震措施、固废填埋措施等常规措施,还包括施工期避开敏感时段、施工布置优化以避开敏感地区和施工方法采用先进工艺等方面。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