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2021-02-28)

发布时间:2021-02-28


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关于“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方式及编制处理设施选址规划”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所选址规划须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B.放射性固体废物应当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区域内实行近地表处置

C.在内河水域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标准的要求

D.负责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所规划编制的牵头单位,应当是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项“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所选址规划须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正确。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的影响作重点分析。【单选题】

A.环境

B.人类生存发展

C.环境敏感区

D.生活环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编制的( )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单选题】

A.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B.区域建设、开发规划

C.城市建设指导性规划

D.自然资源开发有关专项规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编制的自然资源开发有关专项规划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是指()。【单选题】

A.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评价的方法和制度

B.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C.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评价的方法和制度

D.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规定,产生危险废物单位制定的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多选题】

A.贮存

B.利用

C.处置

D.收集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产生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关排放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A.国家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B.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

C.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还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D.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7、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有关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能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各类开发活动不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B.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C.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能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D.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8、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区域中,属于禁止进行围填海活动的有( )。【多选题】

A.鸟类栖息地

B.大型海水养殖场

C.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区

D.经济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繁殖场、索饵场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严格控制围填海工程。禁止在经济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繁殖场、索饵场和鸟类栖息地进行围填海活动。

9、某机械加工企业生产废水排向农田灌溉渠道,不能稳定达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该企业水污染防治措施相关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该企业应改进处理工艺,使出水稳定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B.该企业应改进处理工艺,使出水稳定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C.该企业应改进处理工艺,使出水稳定达到相关回用标准后全部回用

D.该企业应改进处理工艺,确保下游最近的农田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该企业应改进处理工艺,使出水稳定达到相关回用标准后全部回用。

1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后评价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后三年内开展

B.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后三年至五年内开展

C.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或运营后三年内开展

D.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或运营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或者运营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受稳态噪声源影响的边界噪声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测量昼间最大A声级
B.必须测量夜间最大A声级
C.必须测量昼间等效声级
D.只需测量昼间、夜间1min的等效声级
答案:D
解析:
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环境噪声分别在昼间、夜间两个时段测量。夜间有频发、偶发噪声影响时同时测量最大声级。被测声源是稳态噪声,采用1min的等效声级;被测声源是非稳态噪声,测量被测声源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必要时测量被测声源整个正常工作时段的等效声级。

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加强有毒废气污染控制、切实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不包括( )。

A.加强有毒废气污染控制
B.积极推进大气汞污染控制工作
C.积极推进大气铅污染控制工作
D.积极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工作
答案:C
解析:
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加强有毒废气污染控制、切实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包括:①加强有毒废气污染控制;②积极推进大气汞污染控制工作;③积极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工作。

大气中SO2的浓度为5ppm,以mg/m3表示的浓度是()。

A:14.3mg/m3
B:10.0mg/m3
C:5.0mg/m3
D:28.6mg/m3
答案:A
解析:
ppm为10-6,为体积之比,量纲为1。SO2的浓度为5ppm,即百万分之五。SO2转换计算:(32+16*2)*5/22.4=14.3(mg/m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对需重新审核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 )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A 10
B 20
C 30
D 15

答案:A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