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每日一练(2020-05-07)

发布时间:2020-05-07


2020年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现行技术规定,下列技术要求中,不属于航摄合同主要技术内容的是()。【单选题】

A.航摄地区和面积

B.测图方法

C.航摄季节

D.航摄安全高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航摄安全高度不属于航摄合同的主要技术内容。

2、正轴等距离圆锥投影的两条标准纬线之外,经线长度比m与纬线长度比n的关系是( )。【单选题】

A.M<N

B.M>N

C.M与N没有关系

D.M=N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正轴等距离圆锥投影纬线长度比在两条标准纬线上的等于1;在两条标准纬线之间的纬线长度比小于1;在两条标准纬线之外的纬线长度比大于1。正轴等距离圆锥投影的经线长度比等于1,选项A正确。故选A。

3、地图接边内容包括要素的几何图形、属性和名称注记等。相邻图幅之间的接边要素图上位置相差( )mm以内的,可只移动一边要素进行接边;相差( )mm以内的,应图幅两边要素平均移位进行接边。【单选题】

A.0.2,0.4

B.0.3,0.6

C.0.4,0.8

D.0.5,1.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GB/T12343-2008)第1、2、3部分规定相邻图幅之间的接连要素不应重复、遗漏。在图上相差0.3mm以内的,可只移动一边要素直接接边;相差0.6mm以内的,应图幅两边要素平均移位进行接边;超过0.6mm的要素应检查和分析原因,由技术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接边,并需记录在元数据及图历簿中。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城镇建筑区的工程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 )mm。【单选题】

A.±0.1

B.±0.2

C.±0.6

D.±0.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工程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城镇建筑区和工矿区不超过图上±0.6mm,一般地区不应超过图上±0.8mm。

5、普通地图编绘的根本原则是( )。【单选题】

A.根据对地图用途的要求

B.地形图内容应具有比例尺所允许的地图容量

C.客观地反映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D.既尊重选取指标又灵活掌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制图区域的地理特点是编绘地图的客观依据,一切编绘方面的运用,各要素编绘指标的确定,都必须受到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制约,客观反映制图区域地理特点是编绘地图内容的一条根本原则。区域的地理特点包括物体和现象的类型、形态、分布密度、分布规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其他几项也是地图编绘的原则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则。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测绘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赤道附近
答案:C
解析:
正轴圆锥投影的纬线表现为同心圆弧,经线表现为放射状的直线束,夹角相等,投影的变形大小随纬度变化,与经度无关,即同一条纬线上的变形相等,这种投影方式最适合于中纬度地带沿东西伸展区域的地图使用。


普通地图的编制


1)任务概述


根据××省基础测绘工作的要求,计划编制比例尺为1:50万的《××省地图》,全面表示××省境界范围内的行政区划、道路交通、城镇分布、基本地貌的基本情况,以及××省与邻省之间的关系,以公开出版的形式为各级政府和专业部门提供工作用图。


(1)制图区域范围:本省所辖范围及邻近的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部分区域。


(2)任务量:地图设计、地图数据处理、地图制作。


(3)完成时限:要求2个月完成。


2)已有资料情况


根据《××省地图》编制目的、内容和比例尺设计要求,选择收集了以下最新相关资料:


(1)1: 25万××省公众版数字地图(按国家标准分幅,1 9 80西安坐标系,2005年版)作为基本资料;


(2)《1:1 00万省级界线画法标准样图》(国家测绘局、民政部200 1年版),作为省界绘制补充资料;


(3)标有2 000年勘界市、县界线的1:25万DRG,作为县级及以上界线绘制的依据;


(4)1: 50万《××省地图》(200 5年版),作为要素综合取舍的参考资料;


(5)《××省政区图册》(20 1 0年版)和近期政区、地名变更资料,作为编制居民地行政等级及名称内容的参考依据;


(6)《××省标准山名图》、《中国山脉资料图》(1 9 74年版),国家测绘局公布的名山高程,作为补充编制山脉要素等级的参考依据;


(7)《××省标准水名图》、《中国河流、水运资料图》(1 9 7 3年版),作为补充编制水系要素等级的参考依据;


(8)1: 85万《××省公路图》(2 0 1 0年版),作为道路走向、编号核对的依据。


3)地图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1)地图精度


图上地图要素(地物)相对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图上±0. 75mm,最大不超过±1. 1mm。


(2)地图规格


①比例尺为1:50万,印刷成品为4全开拼幅形式的大幅面挂图。


②采用矩形分幅设计,版面由1:50万××省全图(主图)、××市(省会)中心城区图(附图>、图例、图名、比例尺和版权记录等要素构成。


③成图尺寸:1860mm*1540mm,外图廓尺寸:1720mm*1295mm,内图廓尺寸:1650mm*1228mm;附图尺寸:340mm*480mm,图例尺寸:386mm*128mm。


(3)地图拼接要求


①考虑到××省版图的形状,《××省全图》的分幅拼接形式采用横放拼接,即左右为该图的长边,上下为该图的宽边。


②图幅拼接时按上幅压下幅,左幅压右幅的顺序进行拼接。


4)问题


(1)依据《测绘生产成本基本定额》,省级普通地理图从地图设计到输出印刷胶片的编制经费为736. 87元/m2,有底图数据的定额减少20%。试求:


①计算本项目测绘生产需要多少经费。


②假设取该省省会中心城区实地范围内长不小于35km,宽不小于25km的区域作为


《××市城区图》的制图区域,请确定《××市城区图》应采用的比例尺大小。


(2)内分幅地图的定义?简述内分幅地图分幅设计原则、分幅的方法。


(3)如何进行该制图区域的研究,其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4)简述地图相邻图幅的数字接边要求。




答案:
解析:

普通地图的编制


(1)依据《测绘生产成本基本定额》,省级普通地理图从地图设计到输出印刷胶片的编制经费为736. 87元/dm2,有底图数据的定额减少20%。试求:①计算本项目测绘生产需要多少经费。


本项目测绘生产需要的经费为:18. 6dm*15. 4dm*736. 87元/dm2*(1- 20%)=168855.2元


②假设取该省省会中心城区实地范围内长不小于35km,宽不小于25km的区域作为《××市城区图》的制图区域,请确定《××市城区图》应采用的比例尺大小。


《××市城区图》长度方向的比例尺:3 5*1 03/(480*10-3)=72916. 667


《××市城区图》宽度方向的比例尺:2 5*1 03/(340*10-3)=73529. 412


根据题意,应取比例尺分母大的数值,即73529. 412,为方便计量,比例尺分母凑整为7.5万,故《××市城区图》应采用的比例尺为1:7.5万。


(2)内分幅地图的定义?简述内分幅地图分幅设计原则、分幅的方法。


内分幅地图是一幅地图的幅面超过全开纸张或印刷设备的幅面时,就要分为若干个印张。


我们称它为“内分幅”,用以区别于系列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


内分幅地图分幅的原则:①顾及纸张规格;②顾及印刷条件;③主区在图廓内基本对称,并


顾及与外围地区的联系;④各图幅的印刷面积尽可能平衡;⑤顾及主区内重要物体的完整;


⑥照顾图面配置的要求;⑦大幅地图的内分幅,应考虑局部地区组合成新的完整图幅。


内分幅的方法:①在工作底图上量取区域范围的尺寸;②换算成新编图上的长度并与纸张和印刷机的规格相比较;③确定分幅线的位置和每幅图的尺寸。


(3)如何进行该制图区域的研究,其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制图区域的研究是以基本资料为基础,结合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从整体上了解制图区域的地理概况和基本特征。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①居民地的分布特点和密度差别,居民地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及行政意义等;


②道路的等级、通行情况、分布特点和密度差别;


③各级境界状况,特别是未定的国界、省界;


④水系的结构特征及河网密度,湖泊类型及分布特点,运河、沟渠等人工水系物体的分布状况;


⑤海岸类型,岛礁、航海设施分布特点,海底地貌的形态特征;


⑥陆地地貌的类型及形态特征;


⑦各种植被的分布特点;


⑧有特殊文化、历史或经济价值的地物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分布情况;


⑨其他要素的分布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针对编绘作业的需要,写出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简要说明。


(4)简述地图相邻图幅的数字接边要求。


相邻图幅的地形图要素应进行接边处理。接边内容包括要素的几何图形、属性和名称注记等。


相邻图幅之间的接边要素不应重复、遗漏,在图上相差0. 3mm以内的,可只移动一边要素直接接边;相差0. 6mm以内的,应图幅两边要素平均移位进行接边;超过0.6mm的要素应检查和分析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接边,并需记录在元数据及图历簿中。


接边处因综合取舍而产生的差异应进行协调处理。经过接边处理后的要素应保持相对位置的正确性,属性一致、线划光滑流畅、关系协调合理。





测量误差影响的是数据,放样误差影响的是()

A:点的平面坐标数据
B:点的高程数据
C:距离和高程等数据
D:实地点位
答案:D
解析:
放样指的是将规划设计好的点在实地中找到并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故放样误差影响的就是目标点在实地的位置,即实地点位。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