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模拟试题(2020-08-17)

发布时间:2020-08-17


2020年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房产要素测量包括( )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测量和相关地物测量等。【多选题】

A.界址点

B.境界测量

C.陆地交通

D.水域测量

E.高程测量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房产要素测量的基本内容不包括高程测量,排除E,A、B、C、D符合题意。故选ABCD。

2、软件测试方法主要有( )。【多选题】

A.黑盒测试

B.白盒测试

C.ALAC(ACT-LIKE-A-CUSTOMER)

D.红盒测试

E.蓝盒测试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软件测试方法主要有黑盒测试、白盒测试、ALAC(act-like-a-coustomer)。故选ABC。

3、使用扫描仪扫描生成的数据文件格式是( )数据。【单选题】

A.数据库

B.文本

C.栅格

D.矢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使用扫描仪扫描是直接把图形(如地图)和图像(如航片、照片)扫描输入到计算机中,以像元(或像素)形式进行存储,形成的数据文件为栅格数据。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在进行贯通测量技术设计时,了解贯通工程概况,需要比例尺不小于( )的井巷贯通工程图。【单选题】

A.1:500

B.1:2000

C.1:5000

D.1:100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进行贯通测量技术设计时,了解贯通工程概况需要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井巷贯通工程图。故选B。

5、我国全面开展的是()两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单选题】

A.国、省

B.省、市

C.市、县

D.省、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我国从1996年起开展了全面勘定省、县两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工作。

6、导航系统能够帮助驾驶者准确、快捷地到达目的地。其功能一般不包括()。【单选题】

A.实时定位

B.自动驾驶

C.目的地检索

D.画面和语音引导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导航系统能够实现实时定位(选项A)、目的地检索(选项C)、路线规划、画面和语音引导(选项D)等功能。导航系统的功能一般不包括自动驾驶。故选B。

7、GIS设计的主要方法有( )。【多选题】

A.原型法

B.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C.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GIS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原型法、结构化生命周期法、面向对象设计方法。故选ABC。

8、水位改正可根据验潮站的布设及控制范围,分为( )。【多选题】

A.单站改正

B.双站改正

C.多站改正

D.三站改正

E.分时法改正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水位改正,也称潮位改正,可根据验潮站的布设及控制范围,分为单站改正、双站改正和多站改正。

9、关丁航摄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A.制作正射影像时,应选用常角或窄角航摄机

B.对于立体测图,应选用宽角或特宽角航摄机

C.我国现行使用的框幅式胶片航空摄影仪主要有RC型航摄仪和RMK型航摄仪两种

D.RMK型航摄仪有4个不同焦距的摄影物镜

E.胶片航摄仪按照感光材料可分为黑白感光材料和彩色感光材料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RMK型航摄仪有5个不同焦距的摄影物镜,故选项D错误。

10、房产变更测量分为( )测量两类。【单选题】

A.现状变更和权属变更

B.面积变更和结构变更

C.权界变更和权属变更

D.面积变更和权属变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房地产变更测量分为现状变更和权属变更。故选A。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测绘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下列内容中,属于测绘技术设计应遵照的基本原则的是()

A:优先采用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的设计方案
B:充分考虑顾客的要求,引用适用的国家、行业或地方的标准
C:根据作业单位的现有设备情况来设计方案
D:优先采用作业单位最熟悉的设计方案
答案:B
解析:
技术设计应依据设计输入内容,充分考虑顾客的要求,引用适用的国家、行业或地方的相关标准或规范,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上级政府的工作安排,某市决定开展该地区的土地调查工作。现已完成了土地权属调查的工作;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该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


1.测区概况


测区为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6000km2。全测区以丘陵地为主,测区东部有少量的平地。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 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


(7)《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问题】


1.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面积量算的原则。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准备哪些资料?


3.用框图表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流程。





1.面积量算原则如下:


(1)图幅为基本控制。以图幅的理论面积为基本控制,是指一切量算工作最终都要与图幅理论面积相吻合,这样使各部分面积的可靠性最高。


(2)分幅进行量算。由于每幅图有其自身的理论面积,因而面积量算工作应当一幅一幅地进行。运用分幅进行量算不仅有利于分布在不同图幅的单位汇总出可靠的总面积,也有利于同图幅内相邻单位量测面积的闭合工作。


(3)按面积比例平差。在同一图幅内的同一级面积量算中,除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外,其他同一级内的各部分面积都应参加量算、平差。当闭合差超过允许误差时,需要重新量算。当闭合差小于允许误差时,可以进行平差。


(4)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在分幅分级量算工作全部结束后,应自下而上,按村、乡、县(行政系统)逐级将分布在相邻图幅上的同一单位的面积汇总成整体面积。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准备的资料:


(1)县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


(2)该地区市、区(县)建成区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3)该地区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4)该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


(5)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


(6)覆盖该地区的国家四等平面控制点资料;


(7)相关的其他技术资料等。


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流程如下表所示。




答案:
解析:

根据省国土局的安排,某市××年××月开始对本地区开展土地调查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土地权届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
l测区概况
测区为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500km2。今测区的东部为平地、西部为丘陵地。其中平地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80%;丘陵地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450km2。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l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CB/T 21010 2007);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
(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
(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及编号》(GB/T 13989—92);
(9)《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1995);
(l0)《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周家高程基准。
1小题>
试述土地调查的实施步骤。
2小题>
试述农村土地调查的内容。
3小题>
试述土地调查成果检查的内容。

答案:
解析:
1小题>主要考查的是土地调查的实施步骤。土地调查的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包括方案制定、人员培训、资料收集、仪器设备准备,以及调查底图制作等。(2)外业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调查、城镇地籍测量等。(3)基本农田上图。(4)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包括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5)统计汇总。(6)成果整理。包括图件编制及报告编写等。(7)检查验收。包括自检、预检和验收、核查确认等。

2小题>主要考查的是农村土地调查的内容。农村土地调查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覆盖完整调查单位,其中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按单一地类图斑调查。权属调查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及公路,铁路,河流,国营农、林、牧、渔场,企事业单位等用地权属状况进行调查。地类调查是对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等分布和利用状况进行调查。

3小题>主要考查的是土地调查成果检查的内容。
调查成果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底图制作方法、纹理特征、光谱特征和精度等;
(2)权源材料、手续、界址点位置、界线走向、权属界线协议书以及调查表等;
(3)地类划分、图斑界线、线状地物及其宽度、田坎系数以及外业调查记录手簿等;
(4)地籍测量控制网、权属界址点以及其他地籍要素精度等;
(5)基本农田地块的位置及范围等;
(6)土地调查数据库结构、内容、精度、逻辑关系、功能及运行情况等;
(7)统计汇总数据、各种图件及文字报告等。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