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模拟试题(2021-04-29)

发布时间:2021-04-29


2021年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GPS定位的主要观测量是伪距和载波相位,( )至少需要两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四颗以上卫星。【单选题】

A.静态定位

B.单点定位

C.相对定位

D.三维定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相对定位是确定同步跟踪GPS卫星信号的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故选C。

2、在测量工作中,不能作为基准面的是( )。【单选题】

A.大地水准面

B.参考椭球面

C.平面

D.圆球面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地水准面是外业工作的基准面;参考椭球面是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工程测量中往往以某个平面作为基准面。故选D。

3、海道测量的平面基准通常采用( )。【单选题】

A.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B.球面坐标系

C.平面坐标系

D.高斯坐标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符合现行《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1998)规范要求。故选A。

4、椭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是( )。【单选题】

A.直线

B.弧线

C.大地线

D.经线或纬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大地线是椭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故选C。

5、关于精密水准测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

A.观测前30MIN,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

B.每个测段测站数均为偶数的目的是消除大气折光影响

C.读数误差一般很小

D.采取基辅分划读数的目的是消除大气折光影响

E.采取往测与返测的目的是削弱水准标尺沉降的影响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精密水准测量观测前30min,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减小温度对仪器的影响;要求每个测段测站数均为偶数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水准尺零点差的影响;精密水准测量采用精密仪器,故读数误差较小;采取往测与返测、基辅分划读数的目的可削弱水准标尺沉降的影响。故选ACE。

6、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 )。【多选题】

A.真北方向

B.北极星方向

C.磁北方向

D.坐标北方向

E.自定义北方向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测量上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故选ACD。

7、有关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阶段叙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确认用户需求,确定设计范围

B.收集和分析需求数据

C.编制用户需求说明书

D.由设计人员独立完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需求分析阶段调查用户需求、需求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编制用户需求说明书三项工作,整个过程中设计人员与用户必须充分沟通。编制需求分析报告说明书,必须获得用户和设计人员双方的认可。故选D。

8、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单选题】

A.A=6378245、Α=1/298.3

B.A=6378140.Α=1/298.257

C.A=6378145、Α=1/298.357

D.A=6377245、Α=1/298.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a=6378245、α=1/298.3。选项B、C、D错误。故选A。

9、工程测量控制网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依照《工程测量规范》,对于GPS测量数据处理,其基线解算,应满足一定要求。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起算点的单点定位观测时间,不宜少于30MIN

B.解算模式不可采用单基线解算模式

C.解算模式可采用多基线解算模式

D.解算成果,应采用双差固定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第3.2.10条规定:对于GPS测量数据处理,其基线解算应满足下列要求:起算点的单点定位观测时间不宜少于30min;解算模式可采用单基线解算模式,也可采用多基线解算模式;解算成果,应采用双差固定解。选项B,描述错误。故选B。

10、现行规范规定,下列航摄仪参数中,不属于规范要求的检定内容的是()。【单选题】

A.像幅

B.主距

C.镜头分辨率

D.快门速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需要检定的航摄仪参数有检定主距(焦距)、物镜径向畸变、主点与枢标中心、框标坐标、物镜分解力、快门速度、暗箱压平等,像幅是航摄仪的基本性能要求。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测绘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产品的质量特性构成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学精度、数据及结构正确性、地理精度、整饰质量、附件质量
B:平面精度、高程精度、数据及结构正确性、整饰质量、附件质量
C:平面精度、高程精度、要素精度、整饰质量、附件质量
D:平面精度、要素精度、整饰质量、数据及格式正确性、附件质量
答案:A
解析: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质量元素包括:数学精度、数据及结构正确性、地理精度、整饰质量、附件质量。

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分为“零~三”类,其中“二类”优化设计指的是( )。

A、网的精度设计
B、网的图形设计
C、网的基准设计
D、网的改进设计
答案:A
解析:
二类优化设计是在网形和点位精度要求已知的情况下,优化观测值的权阵。


根据《基础测绘规划》,××市计划建设××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主要任务是以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通过互联网向政府、专业部门、公众提供服务。


问题


(1)简述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组成。


(2)简述数据集的内容。



答案:
解析:

(1)(参见12.2考点1)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由数据集、交换管理系统、在线服务系统和支撑环境组成。


①数据集是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地理实体数据、影像数据、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三维景观数据和其他部门或单位的专题数据以及目录与元数据。


②交换管理与在线服务系统是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应用接口和运行维护工具。


③支撑环境是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提供服务的保障条件。


(2)(参见12.2考点2)


数据集是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上通过数据提取、扩充和重组等加工过程形成的地理实体数据、影像数据、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和三维景观数据等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其他部门或单位的专题数据以及目录与元数据。


①地理实体数据。


为挂接社会经济和自然信息,适应网络化运行,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经过面向对象的数据重组和模型重构,形成地理实体数据。


②影像数据。


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通过影像的拼接、匀色、反差、重影和镶嵌等处理以及影像金字塔构建,形成影像数据。


③地图数据。


地图数据包括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经过符号化处理和图面整饰后形成的地图以及政务电子地图和公众电子地图。政务电子地图是依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通过数据提取、扩充和重组等加工,整合了政府关注的且具有应用需求的社舍经济信息,主要内容包括水系、交通、居民地、地貌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行政机关、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题信息,用来满足电子政务地理底图的要求。公众电子地图是依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通过数据提取、扩充和重组等加工,增加了公众兴趣信息,包括学校、医院、宾馆、酒店、体育场馆等,经过保密技术处理,能够用于满足社会公众基于位置服务的需要。


④地名地址数据。


文字描述性的地名地址通过规范化处理,建立与空间位置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形成带有空间位置坐标的地名地址数据,以满足各种专题信息空间定位的要求。地名地址包括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自然地名包括山脉、山峰、河流、湖泊等名称,其规范化描述及编码应参照附录A进行;人文地名包括行政区域、街巷、小区、门(楼)址等名称,其规范化描述及编码应参照国家标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进行。


⑤三维景观数据。


在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地名地址数据集成的基础上,扩充各类政府或企业、公众的兴趣信息,形成三维景观数据,以直观形式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的一般性需求。 ⑥专题数据。


按照统一标准规范,相关部门或单位在业务数据基础上经整合加工形成的可用于共享的数据。这些数据既可以采用物理集中的方式存放在统一的数据中心,以扩展图层的形式提供服务;也可以存放在本部门或单位的数据分中心,通过目录与元数据在统一数据中心的注册,实现物理上分布式存储、逻辑上集中,也以扩展图层的形式提供服务。 ⑦目录与元数据。


元数据应包括编目信息、标志信息、内容信息、限制信息、数据说明信息、发行信息、范围信息、空间参考系信息、继承信息、数据质量信息、产品发布信息等内容,分为数据库级、图幅级、要素级3个层次。其中数据库级元数据属于目录信息,是对数据库内容的总体描述:图幅级元数据是对数据库中各图幅内容的具体描述,用于查询图幅的详细情况;要素级元数据是对数据库中重要地理要素实体数据的描述,用于各类重要地理要素的查询。目录是基于元数据面向不同类型需要自动生成的树形结构信息,用于展现信息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