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章节练习(2020-03-06)

发布时间:2020-03-06


2020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考试共3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沉箱和扶壁式重力式码头,其抛填棱体需( )后进行。【单选题】

A.基础完成后

B.墙身安装好

C.上部结构完成

D.端头护岸完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2、采用爆破排淤填石法改良地基时,药包在泥面下埋设深度一般在( )H 左右(H为处理的淤泥厚度)。【单选题】

A.0.15~0.25

B.0.8~1.0

C.0.45~0.55

D.0.7~0.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3、强夯法适用于加固( )地基。【多选题】

A.饱和软黏土

B.砂土

C.素填土

D.淤泥质黏土

E.碎石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

4、港口与航道工程中,海水浪溅区碳素钢的单面年平均腐蚀速度可达( )。【单选题】

A.0.1~0.2mm

B.0.2~0.5mm

C.0.5~0.6mm

D.0.6mm以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5、港口与航道工程中桩基工程中的沉桩结束后应及时( ),加强基桩之间的连接,以减少桩身位移,改善施工期受力状态。【单选题】

A.拉桩

B.浇筑桩帽

C.上部施工

D.夹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施工合同交底是指 ( )
A.承包人的合同管理人员向其内部项目管理人员交底
B.发包人向承包人进行合同交底
C.监理工程师向承包人进行合同交底
D.施工项目经理向施工现场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答案:A
解析:
合同分析后,应向各层次管理者作“合同交底”,即由合同管理人员在对合同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解释和说明的基础上,通过组织项目管 理人员和各个工程小组学习合同条文和合同总体分析结果,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规定、 管理程序,了解合同双方的合同责任和工作范围,各种行为的法律后果等,使大家都树立全局观念,使各项工作协调一致,避免执行中的违约行为。

买方甲公司与卖方乙公司签订的供货合同中约定,乙公司将甲公司所购买的部分货物直接运至丙公司。对于前述约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合同主体不变,仍为甲、乙两公司
B.合同主体改变,加入了丙公司
C.由乙公司向丙公司履行合同义务
D.丙公司认为乙公司供货质量不符合约定时,可直接追究乙公司的违约责任
E.丙公司认为乙公司供货质量不符合约定时,由甲公司按合同追究乙公司的违约责任

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合同的变更。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背景
某机场滑行道桥施工中,甲、乙两名电焊工在桥梁进行钢筋埋弧焊作业时未按规定穿戴绝缘鞋和手套。当甲右手拿起焊把钳正要往钢筋对接处连接电焊机的二次电源时,不慎触及焊钳的裸露部分致使触电倒地。乙见此情景,立即拉开了甲手中握着的焊把钳,使甲脱离带电体,但由于甲中午喝过酒,加剧了心脏承受力,送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查,该企业没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且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不完善,缺少很多文件。
问题
(1)请简要分析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流程中策划与准备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有哪些?
(3)企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内容要满足一个框架和三个承诺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包括哪些?

答案:
解析:
分析与答案 (1)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1)焊工甲安全防护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没有穿戴绝缘鞋和手套,酒后作业使用漏电焊钳。
2)埋弧焊班长对作业工具的安全状况检查不认真,对焊工甲的违章行为和使用漏电的电焊把钳子,没有采取措施。
3)项目经理部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对埋弧焊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检查不及时,整改不彻底,制度落实不利。
(2)策划与准备阶段的具体内容有:
1)领导决策:最高管理者决策。
2)准备:最高管理者或者授权管理者代表组建小组。
3)人员培训:了解建立体系的重要性和标准的主要思想和内容。
4)初始状态评审。
5)制定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6)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
7)体系文件编写。
(3)企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内容要满足一个框架和三个承诺的要求一个框架:提供建立和评审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三个承诺是: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遵循可持续改进的承诺,坚持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健康的承诺。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17个要素
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2)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3)法规和其他要求;
4)目标;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6)结构和职责;
7)培训、意识和能力;
8)协商和沟通;
9)文件;
1O)文件和资料控制;
11)运行控制;
12)应急准备和响应;
13)绩效测量和监视;
14)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15)记录和记录管理;
16)审核;
17)管理评审。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