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章节练习(2021-05-06)

发布时间:2021-05-06


2021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考试共3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第二章 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评标委员会中,必须有()方面的专家,且不得少于评委总数的2/3。【多选题】

A.环保

B.技术

C.管理

D.财会

E.经济

正确答案:B、E

答案解析:从投标评委会构成要求入手分析:(1)评委应由5人以上奇数组成;(2)专家应从国家专家库或招标代理机构专家库随机抽选;(3)评标成员中必须有经济专家;(4)技术和经济专家人数必须超过评委总人数的2/3。

2、从事受监察设备焊接工作的焊工,必须重新考试的中断监察设备焊接工作()。【单选题】

A.1个月

B.3个月

C.5个月

D.7个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要求。合格证管理要求:焊工合格证(合格项目)有效期3年。中断受监察设备焊接工作6个月以上的,再从事受监察设备焊接工作时,必须重新考试。因此答案为D。

3、施工图预算编制的依据,不包括()。【单选题】

A.现行的预算定额

B.施工图纸

C.地区机械台班价格资料

D.已花费的招待费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施工图预算是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工程开工前,根据已批准的施工图纸、现行的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地区人工、材料、设备与机械台班等资源价格,在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大致确定的前提下,按照规定的计算程序计算直接工程费、措施费,并计取间接费、利润、税金等费用,确定单位工程造价的技术经济文件。因此答案为D。

4、机电安装工程保修期自()之日起计算。【单选题】

A.合同约定工程完工

B.竣工验收合格

C.工程决算后

D.进度款90%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工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1.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2.电气管线、给水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工程保修期为2年。3.供热和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4.其他项目的保修期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因此答案为B。

5、下列关于机电工程中间交接的正确说法是()。【单选题】

A.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办理工程交接的一个必要程序

B.施工安装尚未结束

C.由单机试运行转入负荷试运行

D.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不负责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间交接是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办理工程交接的一个必要程序。它标志着工程施工安装结束,由单体试运行转入联动试运行。中间交接只是装置保管、使用责任(管理权)的移交,不解除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交工验收应负的责任。因此答案为A。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法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
B. 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都必须进行成本分析
C. 月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当月的成本报表
D. 年度成本分析的重点是分析产量、工期、质量、三才节约率对成本的影响
E. 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应包括对主要资源节超比进行对比分析

答案:A,C,E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A项: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部分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寻求节约途径。故A项正确。

C项:月(季)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当月(季)的成本报表。故C项正确。

E项: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应包括对主要资源节超比进行对比分析。故E项正确。

B项:由于施工项目包括很多分部分项工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进行成本分析。但对于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则必须进行成本分析,而且要做到从开工到竣工进行系统的成本分析。故B项错误。

D项:年度成本分析的内容,除了月(季)度成本分析的六个方面以外,重点是针对下一年度的施工进展情况规划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以保证施工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CE。

在建筑结构体系中,单层厂房的屋架常选用(  )结构。

A.筒体
B.桁架
C.拱式
D.网架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桁架结构体系。桁架是由杆件组成的结构体系。在进行内力分析时,节点一般假定为铰节点,当荷载作用在节点上时,杆件只有轴向力,其材料的强度可得到充分发挥。桁架结构的优点是可利用截面较小的杆件组成截面较大的构件。单层厂房的屋架常选用桁架结构。

(一)
背景资料:某城市垃圾处理场位于海边,经过多年填埋,其表层为建筑垃圾,现需要在垃圾处理场所在区域建设铁路车站。
经勘查,该区域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1)杂填土(建筑渣土)厚3m;(2)垃圾夹海相淤泥层(软塑)厚3-8m;(3)硬塑土厚8-24m;(4)弱风化花岗岩;地下水与海水有水力连通。
该车站的地基处理原设计为CFG桩加固,桩位布置为2m*2m,桩径0.5m,桩长为15-17m。
事件一:为了尽快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进场后选择了两处垃圾夹海相淤泥层厚4m的地点采用长螺旋法进行了成桩工艺性试验,取得了相应工艺参数,但未进行桩的检测。前面开工后,施工单位由于设备原因将施工方法改为震动沉管法,并参照之前取的试验参数进行了CFG桩的施工。
事件二:施工一段时间后,地面普遍隆起,拔管后发现缩径,成孔十分困难,已经施工的桩身按规定进行钻芯取样,0-3m范围内显示有成型混凝土芯样,3m以下芯样中均出现大量的碎石夹淤泥和垃圾。
事件三:针对事件二的情况,施工单位对长螺旋法施工的CFG桩进行钻芯取样,发现存在的问题与震动沉管法施工的CFG桩的问题一致,随后申请了设计变更,经各方现场复核并批复后按变更后方案施工,顺利完成地基处理任务。
问题:
1、针对事件一,指出施工单位在工艺性试验及施工方面的错误做法。
2、事件二、指出并分析CFG桩成孔困难的原因。
3、根据背景资料,指出并分析-3m以下CFG桩未能成桩的原因,写出设计变更方案。

答案:
解析:
1、
答:(1) 选择了两处垃圾夹海相淤泥层厚4m的地点采用长螺旋法进行了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对,选择的地段不具代表性;应该选择不少于CFG设计桩长的深度进行工艺性试验。
(2)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后没有报监理确认错误;应该报监理单位确认。
(3)工艺参数确定后,没有试桩,并对成桩质量进行检测,错误;应该试桩不少于两根,并检测成桩质量。
(4)施工单位由于设备原因将施工方法改为震动沉管法,并参照之前取的试验参数进行了CFG桩的施工,错误;改变施工方法应该重新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试验参数。
2、
地质方面的原因: 3-8m属于垃圾夹海相淤泥层的软塑性土,此种地质情况不适用CFG桩.
施工方面原因:(1)在饱和软土中成桩时,由于已打桩尚未成型,新打桩对已打桩进行挤压导致己打桩变形,造成缩颈。(2)灌注混合料时拔管太快或振捣不到位,在桩身某个位置出现桩径突然变细的现象。
3、
-3m地质为垃圾夹海相淤泥层(软塑)厚3-8m;此种不适合CFG桩。
设计变更为:应用浆体喷射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