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章节练习(2021-04-23)

发布时间:2021-04-23


2021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试共3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 )适用于长距离、大直径以及高耸构筑物控制测量的平面坐标的传递、同心度找正测量。【单选题】

A.全站仪

B.水准仪

C.激光准直仪

D.GPS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用仪器及测量方法。激光准直仪适用于长距离、大直径以及高耸构筑物控制测量的平面坐标的传递、同心度找正测量。

2、关于填埋区GCL垫层铺设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每一工作面施工前均要对基底进行修整和检验

B.搭接宽度应控制在250±50mm范围内

C.应尽量采用顺坡搭接,采用上压下十字搭接

D.应在搭接处均匀撒膨润土粉,将两层垫间密封

E.需当日铺设当日覆盖,雨雪天气应停止施工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GCL)施工。C项GCL垫的搭接,尽量采用顺坡搭接,即采用上压下的搭接方式;注意避免出现十字搭接,而尽量采用品形分布。

3、路基填土不得使用( )。【多选题】

A.盐渍土

B.淤泥

C.粉土

D.生活垃圾土

E.腐殖土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盐渍土、腐殖土、有机土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

4、关于燃气管道气密性试验压力叙述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当设计输气压力P<5kPa时,试验压力为20kPa

B.当设计输气压力P≥5kPa时,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倍,且不得小于 0.1MPa

C.当设计输气压力P≥5kPa时,试验压力为20kPa

D.当设计输气压力P≥5kPa时,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倍

E.燃气管道的严密性试验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24h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燃气管道的严密性试验。设计压力小于5KPa时,试验压力应为20KPa。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5KPa时,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倍,且不得小于0.1MPa。

5、斜拉桥索塔施工必须制定整体和局部的安全措施,主要有()。【多选题】

A.塔吊安全设施

B.气候条件环境对施工影响的防范措施

C.混凝土浇筑安全措施

D.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E.支架安装、使用和拆除安全措施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索塔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索塔施工必须制定整体和局部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塔吊起吊重量限制器、断索防护器、钢索防扭器、风压脱离开关等;防范雷击、强风、暴雨、寒暑、飞行器对施工影响;防范掉落和作业事故,并有应急的措施;应对塔吊、支架安装、使用和拆除阶段的强度稳定等进行计算和检查。因此答案为ABDE。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沟通过程中,信息传送不全,信息传递不及时是由于()障碍引起的。

A.发送者
B.接受者
C.沟通通道
D.沟通环境
答案:A
解析:
2020/2019教材P58
本题考核的是沟通障碍。沟通障碍主要来自于:发送者的障碍、接受者的障碍和沟通通道的障碍。其中,发送者的障碍主要表现在:表达能力不佳;信息传送不全;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适时;知识经验的局限;对信息的过滤等。

不利于提高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是( )。2017真题

A、加强角柱
B、强梁弱柱
C、加长钢筋锚固
D、增强梁柱节点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结构抗震的构造要求。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等原则。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

监理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书面建议后,确认存在变更的,应在( )天内作出变更指示。

A.3
B.5
C.10
D.14
答案:D
解析:
监理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书面建议后,应与发包人共同研究,确认存在变更的,应在收到承包人书面建议后的14 天内作出变更指示。

某高速公路左右线隧道,洞口间距42m,左线长3316m,右线长3200m,隧道最大埋深 460m,净空宽度9. 64m,净空面积为58. 16m2,设计车速100km/h,开工日期为2008年7月,2010年7月竣工。
该地段地质条件复杂,勘探表明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IV~V级围岩,稳定性差。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并进行监控量测。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左线隧道施工工序划分如下图所示。

针对开挖时右侧围岩相对左侧围岩较弱的特点,施工单位拟按顺序组织施工。
2009年6月6日上午,隧道开挖时,量测人员在处理量测数据中,发现“周边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但未及时告知作用班组潜在危险,当日下午发生较大塌方,当场死亡5人,重伤12人,经补报并核实,截止2009年7月6日,确认累计死亡人达10人。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根据交通运输部对隐患排查治理提出的“两项达标”、“四项严禁”、“五项制度”的总目标,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编制了安全专项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尤其注重落实“五项制度”中的“施工现场危险告知制度”。
1.给出③→⑩、?→?正确的施工顺序,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采用台阶法施工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本隧道可采用哪几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4.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中,发现的“周边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
5.根据2007年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背景中发生的塌方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
6.背景资料中提及的“施工现场危险告知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
解析:
1.正确施工顺序⑤—⑥—③—④—⑨—⑩— ⑦—⑧,理由:右侧围岩较左侧更差,先开挖;(13)— ~— ~,理由:软弱围岩,尽快施工二衬,稳定拱部。
2.不合理,理由:如果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本案例中围岩软弱,地下水丰富,隧道断面尺寸大,优先采用单侧壁、双侧壁导坑法。
3.本隧道可采用超前钻孔法、地质雷达法、TSP、 TGP或TRT等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4.表明围岩和支护呈不稳定状态,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5.安全重大事故,理由: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重大事故。
6.施工现场危险告知制度内容: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如实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详细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双方签字确认;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悬挂当日施工现场危险公示,告知路人和社会车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