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每日一练(2022-01-01)

发布时间:2022-01-01


2022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考试共8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更新是对整个设备进行更换,属于完全补偿,适用于设备的磨损形式包括( )。【多选题】

A.可消除性的有形磨损

B.第一种无形磨损

C.不可消除性的有形磨损

D.无形磨损

E.第二种无形磨损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更新是对整个设备进行更换,属于完全补偿,适用于设备的磨损形式包括:可消除性的有形磨损、不可消除性的有形磨损、第二种无形磨损。

2、某承包商与建设单位签订建造一栋办公楼的合同,合同规定办公大楼的总造价为6000万元,则该合同是( )。【单选题】

A.固定造价合同

B.可变动造价合同

C.成本加成合同

D.成本加利润合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正确答案为A。固定造价合同是指按照固定的合同价或固定单价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例如,某建筑业企业与某业主签订建造一栋办公楼的施工合同,合同总价5000万元,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论成本发生什么变化,工程决算按5000万元结算。再如,某建筑业企业为客户承建一座住宅,合同约定每平方米造价为2200元。此类合同即为固定造价合同。

3、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提取较多折旧,而在使用后期则提取较少折旧的一种方法是( )。【单选题】

A.平均年限法

B.生产总量法

C.直线法

D.年数总和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个分数因逐年递减,为一个变数。而作为计提折旧依据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净残值则各年相同,所以,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各年提取的折旧额必然逐年递减,因此也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

4、预算定额是以()为对象编制的。【单选题】

A.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一工序

B.建筑物或构筑物各个分部分项工程

C.扩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D.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预算定额是以建筑物或构筑物各个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定额。

5、某建设项目,建筑工程费2000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500万元,安装工程费为3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50万元,基本预备费100万元,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第一年计划投资40%,第二年计划投资60%,年价格上涨率为5%。则该项目的涨价预备费为( )。【单选题】

A.56万元

B.172.2万元

C.200万元

D.228.2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总的工程费用=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2000+500+300=2800(万元)第一年工程费用=2800x40%=1120(万元),第二年工程费用=2800x60%=1680(万元),所以:涨价预备费=1120×[(1+5%)-1]+1680×[(1+5%)2-1]=228.2(万元)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对于铁路隧道在V级软弱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应大于2榀钢架问距
B.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C.仰拱开挖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5m
D.隧道初期支护封闭成环位置距掌子面不得大于50m
答案:B
解析:
此题主要考察考生对隧道软弱围岩台阶法施工的知识掌握。根据教材表述,软弱围岩隧道Ⅳ、Ⅴ、Ⅵ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Ⅴ、Ⅵ级围岩不应大于1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2)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
(3)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
(4)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Ⅳ、Ⅴ、Ⅵ级围岩封闭位置距掌子面不得大于35m。
本题的正确项是“B.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正常使用条件下,节能保温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 )年。(2013 年真题)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保温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5 年。

用于施工井壁混凝土的模板,其组装后的外沿半径应()。

A.较井筒设计净半径大1?4cm
B.较井筒内径小1?4cm
C.等于井筒设计净半径
D.等于井筒设计荒半径
答案:B
解析:
组装后的模板,其外沿半径应大于井筒设计净半径的10∽40mm。故选B。

对初始网络图优化的关键工作是(  )。

A.修订初始网络的计算错误
B.将初始网络计划画成网络图
C.可行性判断并修订
D.签字提交使用
答案:C
解析:
初始网络计划编制完成后,应对网络计划进行优化,优化一方面是网络的计算工期满足要求,另一方面是资源的消耗要尽量均衡。对于工期的要求,应满足合同的要求。而对资源消耗的判断,主要是判别资源的计划用量是否超过实际可能的投入量。如果超过了,要进行调整,是将施工高峰错开,削减资源用量高峰;或者改变施工方法,减少资源用量。这时就要增加或改变某些组织逻辑关系,在保证工期要求的同时,满足资源的计划用量要求,然后重新绘制时间坐标网络计划图。可行的计划不一定是最优的计划。进度计划优化的目的是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实现工程施工预定的目标要求,计划的优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步骤。因此,网络计划优化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可行性判断,如果不满足要求,应进行修订。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