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8

发布时间:2020-09-06


2020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即将开始,历年真题练习是通过安全工程师考试的关键,51题库考试学习网给大家带来了安全工程师历年考试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查看更多备考内容请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安全工程师频道。

36.某企业为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及时识别和获取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的《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等规范,并按照规范的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下列该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内容中,正确的是( )

A.使用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原产国的相关标准

B.鼓励购买、使用获得安全标志的劳动防护用品

C.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应要求派遣单位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D.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该项经费在生产成本外据实列支

37.现代生产企业为了集中精力做好生产经营业务,将房屋修缮、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园林绿化等工作均交给承包商来完成。为了对承包商作业现场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承包商应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要求发包单位采取控制措施

B.在同一区域作业的承包商,应口头互相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

C.发包单位应对重点承包商的负责人进行作业安全风险交底

D.发包单位应对承包商的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38.某燃气企业在进行职业病危害专项检查时,对检查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类,下列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进行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客服大厅的工作台与座椅高度不匹配,属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B.燃气管线的巡线人员网格点分配过多,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C.燃气管线的巡线人员夏天容易中暑,属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D.加气站的维修工长期工作在噪声条件下,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39.某公司160万吨/年甲醇生产聚丙烯项目,生产现场扩建2个甲醇储罐,招标了两家施工单位在同一区域现场施工作业,该公司要求这两家施工单位互相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并要求双方派出安全管理人员互相监督管理,该公司按要求配合派出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生产、施工交叉现场监护。下列对承包商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公司应与其中较大的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并委托其统一进行施工安全管理

B.该公司应根据承包商相互监督管理要求,不再派遣现场监护人员

C.该公司应与两家施工单位同时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对两家施工单位统一协调管理

D.该公司施工现场生产运行设备与施工改造设备的隔离措施应以承包单位为主实施

40.某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急救知识专题培训,培训教师模拟事故现场有伤人员小腿动脉出血,采用止血带止血时,止血带应扎在( )

A.大腿中下1/3

B.大腿根部处

C.大腿上1/3

D.出血部位处

36.【答案】B

【解析】依据《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

鼓励用人单位购买、使用获得安全标志的劳动防护用品。

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第九条用人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接纳的实习学生应当纳入本单位人员统一管理,并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对处于作业地点的其他外来人员,必须按照与进行作业的劳动者相同的标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C选项错误。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该项经费计人生产成本,据实列支。故D选项错误。

故本题应选择B选项。

37.【答案】D

【解析】在有危险性的生产区域内作业,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触电、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等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要求承包方做好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并制订安全措施。A选项错误。

在同一区域作业的多个承包商,应书面签订安全协议,并派遣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统一协调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B选项错误。

工程开工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承包方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应有完整的记录。C选项错误。

发包单位应对承包商的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监督。D选项正确。

故本题应选择D选项。

38.【答案】A

【解析】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

生产性粉尘,例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

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醇等。

2)物理因素。例如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

3)生物因素。例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例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作业场所建筑卫生学设计缺陷因素,例如照明不良、换气不足等。

A选项属于长时间不良体位,正确;B选项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错误;C选项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物理因素;D选项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物理因素。

故本题应选择A选项。

39.【答案】C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发包方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生产经营单位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或签订专门的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发包方应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核实和确认。有些施工现场既有正在生产运行的设备,也有施工改造的设备、设施等,保证安全的设备系统的隔离措施应以发包单位为主实施,承包方应做好核实和确认。

故本题应选择C选项。

40.【答案】A

【解析】小腿动脉出血,采用止血带止血时,止血带应扎在大腿中下1/3处。故本题应选择A选项。

只要去努力,所有的汗水都会有收获。考友们,踏踏实实备考,51题库考试学习网预祝大家在这次考试里顺利拿证!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安全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苯的危害性是指( )。

A.易燃、有毒性

B.助燃性

C.刺激性

正确答案:A

煤层被开采时,煤体受到破坏或采动影响,储存在煤体内的部分瓦斯就会离开煤体而涌人采掘空间这种现象称为( ).

A.瓦斯突涌

B.瓦斯爆炸

C.瓦斯涌出

D.瓦斯推进

正确答案:C

在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中,作为举例给出了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 )和有毒物质等共142种物质生产场所和贮存区的临界量。

A.活性化学物质

B.腐蚀物质

C.放射性物质

D.忌混物质

正确答案:A

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事故调查工作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日内完成,并由调查组提出调查报告;遇有特殊情况的,经调查组提出并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时间。

A.50

B.30

C.60

D.80

正确答案:C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