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历年真题(2021-06-15)

发布时间:2021-06-15


2021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生产性噪声是由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摩擦等产生的。生产性噪声可分为()三类。【单选题】

A.振动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B.冲击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C.气体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D.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生产性噪声可分为三类: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对人体的危害首先是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我国已将噪声聋列为职业病;噪声还可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全身其他器官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2、《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储罐区汽油和煤油的临界量分别为20吨和100吨。下列储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是()。【单选题】

A.一个10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20吨的煤油储罐

B.一个10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40吨的煤油储罐

C.一个15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20吨的煤油储

D.一个15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60吨的煤油储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满足下列条件之-的储蓄区即构成重大危险源:(1)储罐区(储罐)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2)储罐区内储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公式:

3、甲是某面粉厂的总经理,1年前经培训考核取得了安全培训合格证。按照有关规定,现在甲需要进行12学时的安全生产管理再培训。下列培训内容,属于再培训重点内容的是()。【单选题】

A.面粉粉尘危害知识

B.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C.公司安全规章制度

D.预防面粉粉尘爆炸新技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本领,包括:(1)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2)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3)安全生产管理经验;(4)典型事故案例。

4、在分析某事故发生的风险时,统计得出该事故发生的概率为Q,事故造成的严重程度为S,经济损失金额为W,统计时间为T,则该事故发生的风险是()。【单选题】

A.SQ

B.SQ/T

C.W/ST

D.WQ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般用风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结合给出,即R = f(F,C)。

5、下列关于事故应急管理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

B.事故的应急管理贯穿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

C.事故应急管理是一个报考的过程

D.应急管理包括准备、响应、行动和恢复四个阶段

E.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

6、根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不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办法》将建设项目分为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和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严重 职业病危害项目的是()。【单选题】

A.可能产生高度和极度危害化学物质的项目

B.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项目

C.可能产生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项目

D.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项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办法》中列人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的是:(1)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项目;(2)可能产生高度和极度危害化学物质的项目;(3)可能产生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项目;(4)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项目;(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人严重职业危害范围的项目。

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个等级。 【单选题】

A.二

B.三

C.四

D.五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的有关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 (2)重大事故; (3)较大事故; (4)一般事故。针对一些行业或者领域事故的实际情况,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8、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是职业危害的主要因素。此外还有某些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也会对人带来伤害和影响,主要包括()等因素。【多选题】

A.长时间蹲位或弯腰作业

B.卫生的投入和管理

C.工作过于紧张

D.长时间单调重复作业

E.劳动组织不合理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职业危害的主要因素除了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外,还有:(1)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性职业紧张;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④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⑤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2)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例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②作业场所建筑卫生学设计缺陷因素,例如照明不良、换气不足等。

9、预警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该事故最终没有出现。下列有关原因分析,正确的是()。【单选题】

A.安全区设计过宽,危险区设计过窄

B.指标设置不当,警报过严

C.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 

D.安全区和危险区设计都过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预警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该事故最终没有出现"是预警系统误警的一-种,主要原因是指标设置不当,警报过严 ,即安全区设计过窄,危险区设计过宽。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划分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的主要依据是人员伤亡或()。【单选题】

A.直接经济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

C.社会影响范围

D.环境破坏程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是指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严重程度划分的事故等级。这种事故等级的划分,主要是为了便于生产安全事故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分级管理。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安全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职业性危害因素按来源划分,正确的是( )。

A.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及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B.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异常的气象条件及环境污染

C.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及气象条件

D.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及劳动强度过大

正确答案:A

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生产性粉尘是( )。

A.无机性粉尘

B.有机性粉尘

C.金属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

正确答案:D

( )的目的是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造成的影响。

A.故障树分析

B.事件树分析

C.故障假设分析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正确答案:D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