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级造价师《基础知识》章节练习(2020-06-20)

发布时间:2020-06-20


2020年二级造价师《基础知识》考试共8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四章 工程计价原理及依据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某材料原价为300元/t,运杂费及运输损耗费台计为50元/t,采购及保管费费率3%,则该材料预算单价为()元/t。【单选题】

A.350.0

B.359.0

C.360.5

D.360.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 ×(1+采购及保管费率)=(350+50)×(1+3%)=360.5

2、根据我国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单价采用的是( )。【单选题】

A.人工费单价

B.工料单价

C.全费用单价

D.综合单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第3. 1.4条的规定,“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

3、下列材料单价的构成费用,包含在采购及保管费中进行计算的有(  )。【多选题】

A.运杂费

B.仓储费

C.工地管理费

D.运输损耗  

E.仓储损耗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采购及保管费包括:采购费、仓储费、工地管理费、仓储损耗。

4、编制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时,施工机械必须消耗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以及(  )。【单选题】

A.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B.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C.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D.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机械工作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和有根据的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5、预算定额的编制应反映()。【单选题】

A.社会平均水平

B.社会平均先进水平

C.社会先进水平

D.企业实际水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预算定额是确定和控制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因此它必须遵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即按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定额水平。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二级造价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采用( )。

A.C20
B.C30
C.C35
D.C40
E.C50
答案: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当采用钢绞线、钢丝或热处理钢筋作为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下列关于预拌混凝土说法正确的有( )。

A.预拌混凝土包括的种类有高强混凝土、中强混凝土和低强混凝土
B.预拌混凝土供货量应以体积计,计算单位为m3
C.预拌混凝土运输时间一般不宜超过3h
D.预拌混凝土常规品代号为C
E.预拌混凝土的经济运距,一般以15~20km为宜
答案:B,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 选项A错误,正确的是预拌混凝土种类有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重混凝土。
选项C错误,正确的是预拌混凝土运输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h。
选项D错误,正确的是预拌混凝土分为常规品和特制品,常规品代号为 A,特制品代号为B。

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的计算应注意()。

A.按专利使用许可协议和专有技术使用合同的规定计列
B.专有技术的界定应以省、部级鉴定标准为依据
C.建设期支付的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在生产成本中核算
D.协议或合同规定在生产期支付的商标权或特许经营权费应在生产成本中核算
E.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投资但产权不归属本单位的专用设施投资,应作固定资产处理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无形资产费用的内容。在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的计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按专利使用许可协议和专有技术使用合同的规定计列。
②专有技术的界定应以省、部级鉴定批准为依据。
③项目投资中只计需在建设期支付的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协议或合同规定在生产期支付的使用费应在生产成本中核算。
④一次性支付的商标权、商誉及特许经营权费按协议或合同规定计列。协议或合同规定在生产期支付的商标权或特许经营权费应在生产成本中核算。
⑤为项目配套的专用设施投资,包括专用铁路线、专用公路、专用通讯设施、送变电站、地下管道、专用码头等,如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投资但产权不归属本单位的,应作无形资产处理。

属于最常用的双管采暖安装形式,适用于多层建筑采暖的供暖形式为( )。

A. 机械循环双管下供下回式
B. 重力循环双管上供下回式
C. 机械循环双管上供下回式
D. 机械循环双管下供下回式
答案:C
解析:
机械循环双管上供下回式是最常用的双管系统做法,适用于多层建筑采暖系统;排气方便;室温可调节;易产生垂直失调,出现上层过热、下层过冷现象的特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