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级造价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020-11-07)

发布时间:2020-11-07


2020年二级造价师《基础知识》考试共8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进口产品增值税额的计税基数为( )。【单选题】

A.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消费税

B.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外贸手续费

C.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银行财务费

D.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消费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进口设备增值税税额的计算。进口产品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消费税

2、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应当由()申请领取。【单选题】

A.施工单位

B.设计单位

C.监理单位

D.建设单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3、下列( )哪项属于施工机具使用费。【多选题】

A.折旧费

B.维护费

C.燃料动力费

D.检验试验费

E.安拆费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检验试验费属于企业管理费,其它选项均属于施工机具使用费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招标人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投标人的行为有( )。【多选题】

A.就同一招标项目向投标人提供有差别的项目信息

B.就同一招标项目对投标人采取不同的资格审查标准

C.招标项目以获得北京市优质工程奖作为加分条件

D.招标项目指定特定的专利作为中标条件

E.依照招标项目的总体特点设定专门的技术条件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招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1)就同一招标项目向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提供有差别的项目信息。(2)设定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与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3)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以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条件或者中标条件。(4)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采取不同的资格审查或者评标标准。(5)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原产地或者供应商。(6)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非法限定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所有制形式或者组织形式。(7)以其他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5、按人民币计算,某进口设备离岸价为2000万元,到岸价为2100万元,银行财务费为10万元,外贸手续费为30万元,进口关税为147万元。增值税税率为9%,不考虑消费税和海关监管手续费,则该设备的抵岸价为( )万元。【单选题】

A.2551.99

B.2644.00

C.2651.99

D.2489.2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及计算。进口设备抵岸价=货价+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其中:到岸价(人民币)=货价+国外运费(人民币)+国外运输保险费(人民币)进口产品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到岸价(人民币)+进口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率=(2100+147)×9%=202.23(万元)故,进口设备抵岸价=2100+10+30+147+202.23=2489.24(万元)

6、在工程承发包过程中,承包单位的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禁止行为的是( ) 。【单选题】

A.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

B.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转包给他人

C.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资质条件的单位

D.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但是,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筑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单位。

7、关于可撤销合同中,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年内行使。【单选题】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①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②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8、下列各项费用中,不属于企业管理费的是( )。【单选题】

A.劳动保险费

B.失业保险

C.财产保险费

D.固定资产使用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失业保险费属于规费。

9、下列施工机械消耗时间中,属于机械必须消耗时间的是(  )。【单选题】

A.未及时供料引起的机械停工时间

B.由于气候条件引起的机械停工时间

C.装料不足时的机械运转时间

D.因机械保养而中断使用的时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D属于必须消耗时间中的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A是机械多余的工作时间,B是机械停工时间。

1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下列情形中引起整个合同无效的是( )。【单选题】

A.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B.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C.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D.在合同订立时显失公平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无效合同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二级造价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是( )成本分析。

A.工序
B.分部分项
C.单项工程
D.单位工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分部分喷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

工程变更引起措施项目发生变化的,承包人提出调整措施项目费的,下列调整措施项目费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安全文明施工费,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但应考虑承包人报价浮动因素
B.采用单价计算的措施项目费,按照实际发生的措施项目按分部分项工程费的调整方法确定单价
C.按总价(或系数)计算的措施项目费,除安全文明施工费外,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不考虑承包人报价浮动因素
D.按总价(或系数)计算的措施项目费,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但应考虑承包人报价浮动因素
答案:B
解析:
选项A错误,安全文明施工费,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不得浮动。 选项B正确,采用单价计算的措施项目费,按照实际发生的措施项目按前述分部分项工程费的调整方法确定单价。
选项C、D错误,按总价(或系数)计算的措施项目费,除安全文明施工费外,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但应考虑承包人报价浮动因素,即调整金额按照实际调整金额乘以承包人报价浮动率计算。

某建设项目为新兴化工产品制造类项目,已列入发改委年度投资立项计划。决定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中标人。招标公告中约定2006年7月1日上午10:00为投标截止时间,2006年10月1日正式破土开工,合同工期为18个月。建设单位在省报和中国化工报上刊登了招标公告。国内20个单位提出投标申请,经资格审查,投标人A、B、C、D、E、F、G、H等8个投标人通过资格审查,购买了招标文件准备参加投标。按照建设单位招标进度计划,工作正常进行。
5月10日上午10:00在招标人办公楼二楼会议室召开投标预备会议.为,准确掌握潜在投标人出席投标预备会的情况,在会议室入口设置了签到处,要求与会人员依次签到。并注明联系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会议上主持人介绍了项目概况,设计单位强调了技术难点,依次询问了潜在投标人需要澄清的问题。
5月12日组织8个单位代表进行现场踏勘。
6月20日由于配套项目的环境保护技术设置设计存在明显缺陷,环保部门要求配套项目延迟建设。当日建设单位用电话迅速通知了潜在投标人。
6月30日上午10:00。投标人G在送达投标文件时,告知投标保证金支票丢失,日后再提交。投标人H提出投标保证金全额的50%当日提交,若中标再支付50%投标保证金。
7月1日上午10:00按约定时间开标,唱标时发现:投标人D工程报价汇总表中,投标函上报价小写数值与大写数值不一样,小写数值与投标报价汇总表一致.于是按照其投标函上的小写数值进行唱标;投标人F的投标函没有盖投标人单位印章,同时又没有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主持人要求D、F两投标人必须于12:00以前修改投标文件缺陷。
为保证合同履行,招标人提出需要在招标文件规定的中标价5%的履约保证金额基础上,增加中标价的10%作为履约保证金。
开标时部分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和自报工期数据见表4-17.时间价值系数数据表见表4—18。




问题:
1.招标工作中有哪些不妥之处
2.合同文件规定:各投标单位自报工期不得超过18个月,超过时按废标处理;自报工期少于18个月时,每提前1个月,在计算评标价时按折减报价40万元考虑;每月工程款于下一个月末支付。
评标时采用最低综合报价中标的原则,但最低投标报价低于次低报价10%的报价将不予考虑。
根据试题背景材料,计算部分投标单位的自报工期、投标价、综合评标价。说明依据投标价和综合评标价计算结果确定中标人的结论。
3.根据投标人报价数据绘制其投标价现金流量图、综合评标价现金流量图。

答案:
解析:
问题1: 招标过程中不妥之处如下:
(1)招标公告发布应同时在《中国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建设报》、“中国采购与招标网”等媒体上发布,而不能仅在省报和《中国化工报》上发布。
(2)现场踏勘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召开投标预备会议,本项目招标程序上出现错误。
(3)投标预备会依次签到并登录相关信息要求,违反了《招标投标法》第22条规定的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名称、数量等需要保密信息的规定。
(4)投标人G、H在投标截止期前没有依照规定交纳投标保证金,应按无效标处理。
(5)调整招标范围应在6月15日以前通知所有投标人,而且必须采用书面方式而不能是口头方式、电话方式。
(6)开标唱标时,D投标报价应以投标函(正本)上大写数值为准。F投标文件缺陷应按废标
处理。
(7)《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62条规定,招标人不能擅自提高履约保证金数额。
问题2:
(1)



(2390-1980)÷2390=17.15%>10%。最低投标报价与次低投标报价相差17.15%,超过
10%,按规定E的投标报价为无效报价。在B、C、D三单位报价中8最低,若按最低投标价中标原则应确定B为中标人。
(2)根据投标人D相关资料计算D投标报价现值和综合评标价现值(每月工程款下个月末支
付)。
投标价现值=160×(P/A,1%,3)×(P/F,1%,1)+130×(P/A,1%,5)×(P/F,1%,4)+(130+220)×(P/A,1%,3)×(P/F,1%,9)+220×(P/A,1%,2)×(P/F,1%,12)
=160×2.94×0.99+130×4.85×0.96+350×2.94×0.91+220×1.97×0.87
=2305.66(万元)
评标价现值=投标价现值-40×(P/A,1%,5)×(P/F,1%,13)=2134.94(万元)
经计算,B投标评标价现值为2129.89万元,C投标评标价现值为2177.17万元。
按最低投标评标价现值中标原则应确定B为中标人,签订的合同价为2390万元。
问题3:
D投标价现金流量图:


在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时,利用实验室试验法主要是为了编制()。

A.材料损耗定额
B.材料净用量定额
C.材料消耗定额
D.劳动定额
答案:B
解析:
实验室试验法,主要用于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