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章节练习(2020-10-09)

发布时间:2020-10-09


2020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试共9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施工管理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甲单位拟新建一电教中心,经设计招标,由乙设计院承担该项目设计任务。下列目标中,不属于乙设计院项目管理目标的是(  )。 【单选题】

A.项目投资目标

B.设计进度目标

C.施工质量目标

D.设计成本目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设计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设计方本身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设计的成本目标、设计的进度目标和设计的质量目标,以及项目的投资目标。  

2、某工程项目施工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其中电气设备由业主指定的分包单位采购和安装,则在施工中该分包单位必须接受()的工作指令,服从其总体的项目管理。【单选题】

A.业主

B.设计方

C.施工总承包方

D.项目监理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若工程项目施工采用施工总承包或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分包方(不论是一般的分包方,或由业主指定的分包方)必须接受施工总承包方或施工总承包管理方的工作指令,服从其总体的项目管理。故,本题选C。

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中,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本单位工程的控制要求内容不包括()。【单选题】

A.工期

B.合理分配人员

C.质量

D.成本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1)建设单位的意图和要求;(2)工程的施工图纸及标准图;(3)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本单位工程的工期、质量和成本控制要求;(4)资源配置情况;(5)建筑环境、场地条件及地质、气象资料,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形图和测量控制等;(6)有关的标准、规范和法律;(7)有关技术新成果和类似建设工程项目的资料和经验。故,本题选B。

4、在项目的组织工具中,用以反映项目所有工作任务及其层次关系的是( )。【单选题】

A.管理职能分工表

B.工作任务分工表

C.项目结构图

D.组织结构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项目结构图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以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

5、线性组织结构模式的特点之一是()。【单选题】

A.组织内每个工作部门可能有多个矛盾的指令源

B.组织内每个工作部门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指令源

C.能促进组织内管理专业化分工

D.组织内每个工作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直接领导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线性组织结构主要应用在军事组织系统中,在线性组织结构中,每一个工作部门只能对其直接的下属部门下达工作指令,每一个工作部门也只有一个直接的上级部门,因此,每一个工作部门只有唯一一个指令源,避免了由于矛盾的指令而影响组织系统的运行。故,本题选D。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二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6年真题】在城市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用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用地批准手续前,必须先取得该工程的( )。

A.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B.质量安全报建手续
C.施工许可证
D.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施工许可证的法定条件。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后,由土地主管部门划拨土地。

搅拌时间是混凝土拌合时的重要控制参数,在使用机械搅拌时,它是指( )。

A.自全部骨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
B.自水泥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
C.自全部胶结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
D.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40页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是混凝土拌合时的重要控制参数,使用机械搅拌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新建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地上八层,层高4m;地下一层,层高4.5m。办公楼顶层设计有一大会议厅,层高为5.4m,会议厅框架柱柱间距为8mX8m。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设计图纸中的某型号钢筋市场近期一直缺货,很难买到,施工单位在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后,用另一种市场供应充足的钢筋进行代换。这一种钢筋施工单位在该办公楼工程附近另一工程正在使用,连续五次进场检验均合格,质量稳定,从未出现问题,由于本工程使用钢筋仍为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故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验批扩大一倍检查的申请,监理工程师予以拒绝。
事件二 :施工过程中,进场验收合格的另一型号钢筋在焊接时发现存在焊接性能不良的问题,监理工程师暂停该批钢筋使用,要求增加原材检测项目。监理工程师在巡视大会议厅钢筋安装过程中,又发现主梁、次梁、楼板交叉处的钢筋摆放上下位置不符合要求,责令整改。
事件三:大会议厅屋顶梁板模板支设时,框架梁起拱设计无明确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经验按3cm起拱。由于当地建筑木材资源丰富,梁板底支撑架均采用木立柱支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正好是国庆节三天放假,节后复工后,施工单位立即安排开始混凝土养护。
事件四:大会议厅模板及支撑拆除前,项目经理通知试验员从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经试验强度已达设计强度100%,项目经理指令开始拆模,被监理工程师责令暂停,要求按正确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拆模。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理由。
(2)事件二中,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应增加哪些钢筋原材检测项目 并写出大会议厅主梁、次梁、楼板交叉处钢筋正确的摆放位置。
(3)指出事件三中不妥做法,并分别给出理由。
(4)项目经理指令开始拆模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并说明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正确判断方法都有哪些。

答案:
解析:
施工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如下:
不妥之一:施工单位在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后,用另一种市场供应充足的钢筋进行代换。
理由: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
不妥之二:附近另一工程正在使用、连续五次进场检验均合格,质量稳定的钢筋,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验批扩大一倍检查。
理由:在同一工程项目中,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合格时,其后的检验批量才可以扩大一倍。
2.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应增加钢筋原材的检测项目: 化学成分检验。
主梁、次梁、楼板交叉处钢筋正确的摆放位置: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3.事件三中不妥之处如下:
不妥之一: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经验按3cm起拱。
理由:会议厅框架柱柱间距为8m×8m,由此可推断梁跨度约8m,其起拱高度约为8?24mm,按3cm起拱过大。
不妥之二:梁板底支撑架均采用木立柱支模。
理由:大会议厅层高为5.4m,应选用桁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
不妥之三:混凝土浇筑完成3d后,施工单位才开始混凝土养护。
理由: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养护。
4.项目经理指令开始拆模不合理。
理由:应以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及以上,才能判定可以拆除底模及支撑。
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正确判断方法有: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或结构实体检测(回弹或钻芯)。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