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二级建造师备考:5大背书技巧

发布时间:2021-11-25


二级建造师考试,考试内容比较多,又比较杂,有些知识可以理解记忆,但是有的知识点只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才能在考试中拿到分数。接下来51题库考试学习网详细的给您讲解一下。

善用目录

之前在和学员们聊天的时候,发现许多同学基本都不怎么看目录。

但其实目录是一本书的灵魂所在,不论是教材还是其他的备考用书都是如此。

目录已经清晰明了,为大家展示了全书的基本框架,对照的目录去勾画出每一个章节需要背诵的部分,再去背书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量化知识点

众所周知,二建考试需要考3门,每一门都有一本厚厚的教材,看上去很唬人,但是无论这几本书有多厚,知识点也都是有限的,是可以量化的。

所以,整理知识点,让教材由厚变薄也是非常有效的背书技巧。

通读教材理解记忆

虽然不是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会考到,但是通读教材,依旧是我们背诵、记忆知识点非常重要的一步。

很多知识点,都是相互联系的,通读教材可以帮我们构建知识构架,更好的去理解记忆。

画思维导图

这一点,相信不用过多的去解释。思维导图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示需要大家背诵的知识点。

或许有同学会觉得思维导图,老师都帮助大家整理,不需要自己再浪费时间再去整理,这就大错特错了。

老师整理的再好,都不如自己动手梳理一遍来的更高效。学习是一件绝对不能偷懒的事情,想要拿证这一步一定要自己去尝试一下哦!

定期进行知识点回顾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想必大家都了解。已经学习过、背诵过的知识点如果不能及时的回顾,四舍五入相当于没学。

2022年二级建造师报名条件:

(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等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下同),可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二)部分科目免试条件

符合上述报考条件中第(一)款并满足下列条件者,可以免试相应科目:

1.具有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只参加《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的考试:

(1)具有工程或工程经济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具有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专科学历并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0年;

(3)具有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

(4)已持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建设类执业资格证书者。

好的,以上就是51题库考试学习网二级建造师频道给大家带来的分享,提前预祝大家考试旗开得胜,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那就赶紧关注我们,考后我们也将及时为大家更新二建的资讯。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二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9年)下列施工归档文件的质量要求中,正确的有( )。

A.归档文件应为原件
B.竣工图章尺寸为60mm×80mm
C.工程文件文字材料尺寸宜为A4幅面,图纸采用国家标准图幅
D.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
E.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依据
答案:A,C,D,E
解析:
归档文件的质量要求: (1)归档的文件应为原件。 (2)工程文件的内容及其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 规程。 (3)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4)工程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 (5)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6)工程文件文字材料幅面画面尺寸规格宜为 A4 画面。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涂覆。 (7)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力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纸一般采用蓝晒图, 竣工图应是 新蓝图。计算机出图必须清晰,不得使用计算机出图的复印件(8)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 (9)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 必须标明变更修改依据。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 变更部分超过图面 1/3 的, 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

在施工质量管理中,以控制人的因素为基本出发点而建立的管理制度是()。

A.见证取样制度
B.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制度
C.执业资格注册制度
D.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答案:C
解析:
2020新版教材P154页
我国实行的执业资格注册制度和管理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从事施工活动的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必要的控制,应以控制人的因素为基本出发点。

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方式主要有()。

A.单纯调整工期
B.优化最佳施工成本
C.资源有限、工期最短调整
D.工期固定、资源均衡调整
E.工期、成本调整
答案:A,C,D,E
解析:
2020版教材P182
3.进度计划的调整4.工期优化5.资源优化“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优化,“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优化。6.费用优化。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