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监理工程师考试《理论与法规》模拟题及答案(2)

发布时间:2019-03-14


1.新设立的监理单位,应当在( )后,方可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资质申请手续。

A、其主管部门同意

B、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C、达到规定的监理业绩

D、达到规定的年限

答案:B

2.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不予批准的原因可能是(  )

A、未提交施工图设计

B、未进行招标投标活动

C、未提出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D、未提出项目施工方案

3.施工文件属于(  )

A、建设工程档案

B、建设工程文件

C、建设工程档案资料

D、建设工程资料

答案:B

4.目标规划和计划与目标控制都具有(  )

A、指导性

B、实施性

C、动态性

D、循环性

答案:C

5.项目监理机构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手段,在承包单位自检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检查或检测的活动,称为(  )

A、平行检验

B、交接检验

C、隐蔽工程验收

D、互检

答案:A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监理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工程,合同工期15 个月,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5-1 所示。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项目中针对三个基础、项目部拟组织下面的流水施工,各段流水节拍见下表:

事件2:在第5 个月初到第8 个月末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使施工进
度受到较大影响。截止第8 个月末,未完工作尚需作业时间见表5—1。施工单位按索赔程序向项
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的要求。
事件3: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仍按原合同工期完成,施工单位需要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加快
后续工程进度。经分析得到的各工作有关数据见表5—1。
工作有关数据表5—1

【问题】:
1.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和非关键工作分别有哪些?C 和F 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多少?
2.事件1 中,三个基础应组织何种流水方式?请列式计算三个基础的工期是多少?
3.事件2 中,逐项分析第8 个月末C、E、F 工作的拖后时间及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并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时间为多少?说明理由.
5.针对事件3,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而采取的最佳调整方案是什么?相应增加的费用为多少?

答案:
解析:
问题1: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A、D、B、E、G、I;非关键工作:C、F、H。
C 工作的总时差为3 个月,自由时差为3 个月
F 工作的总时差为3 个月,自由时差为2 个月
问题2:(1)本项目应组织无节奏流水
1)计算步距: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
挖土和模板步距:

工期=30+30+(10+20+30)=120 天
问题3:
(1)第8 个月末时,C 工作拖后时间3 个月,对工期和后续工作G、I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无影响。
理由:C 工作的总时差和时差都为3 个月。
(2)第8 个月末时,E 工作拖后2 个月,工期和工作后续G、H、I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均延期2 个月。
理由:E 工作为关键线路上的工作。
(3)第8 个月末时,F 工作拖后2 个月,对总工期和后续工作H、I 最开始时间均无影响。
理由:F 工作总时差为3 个月,拖后2 天不会影响总工期,自由时差为2 个月,拖后2 天不影响紧后工作H、I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
问题4:
批准工期延期时间为2 个月。
理由:因建设单位原因导致第8 个月末时,处于关键线路上的E 工作拖后2 个月,影响总工期2 个月。
问题5:最佳调整方案为:E 工作缩短一个月,增加费用18 万元。
I 工作缩短一个月,增加费用14 万元。
增加费用合计:32 万

某工程建设项目的业主将拟建的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的监理任务委托给一家监理公司。监理同签订以后,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人员对制定监理规划进行了讨论,有人提出了以下一些看法:一、监理规划的作用与编制原则(一)监理规划是开展监理工作的技术组织文件;(二)监理规划的作用是指导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三)监理规划的编制应符合监理合同、项目特征及业主的要求;(四)监理规划应一气呵成,不应分阶段编写;(五)监理规划应符合监理大纲的有关内容;(六)监理规划应为监理细则的编制提出明确的二、监理规划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一)工程概况;(二)监理单位的权(三)监理单位的经营目标;(四)监理范围内的工程项目总(五)项目监理组织机构;(六)质量、投资、进度控制(七)合同管理;(八)信息管理;(九)组织协调。三、监理规划文件分(一)设计阶段监理规划应在设计单位开始设计前的规定时间内提交给业主;(二)施工招标阶段监理规划应在招标书发出后提交给业主;(三)施工阶段监理规划应在正式施工后提交给业主。四、施工监理规划的部分内容如下:(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1)掌握和熟悉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2)……(3)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1)审查总包单位的资质;2)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4)…………(7)行驶质量监督权,下达停工指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监理工程师报请总监理工程师批准,有权责令施工单位立即停工整改;工序完成后未经检验即进行下道工序者;工程质量下降,经指出后未采取有效措施整改,或采取措施不力、效果不好、继续作业者;擅自采用未经同意的分包单位进场作业;没有可靠的质量保证措施而贸然施工,已出现质量下降征兆;其他对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情况。(二)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1、建立、健全监理组织,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投资控制的责任;2、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合理审核签证施工措施费,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3、及时进行计划费用与实际支出费用的分析比较;4、准确测量实际完工的工程量,并按实际完工的工程质量签证工程款付款凭证……
【问题】监理规划中规定了对施工队伍的资质进行审查,请问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资质应安排在什么时候审查?

答案:
解析:
四、关于什么时候对施工单位进行资质审查问题。对总包单位的资质审查应安排在施工招标阶段对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时,并在评标时也对其综合能力进行一定的评审。对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应安排在分包合同签订前,由总包单位将分包工程和拟选择的分包单位资质材料提交总监理工程师,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后,总承包单位与之签订工程分包合同。

 计算下面网络图的时间参数,确定关键线路。按此计划施工,15天后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发现A工作还需4天,D工作还需8天,E工作还需10天。照这样下去,工程能否按时完工?如不能,应如何调整?

答案:
解析:
1. 计算

2. 绘制实际进度前锋线

由于关键工作D延误了1天,照此下去,总工期将延长1天,因此应将其或其后续工作压缩1天。A工作有较大的时差,可不用调整。

发生损失的概率并不大,但当风险事件发生后产生的损失是灾难性的、无法弥补的,此时应采取()。

A.风险回避
B.损失控制
C.风险转移
D.风险自留
答案:A
解析:
考点:建设工程风险管理。通常,当遇到下列情形时,应考虑风险回避的策略:1)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很大且后果损失也很大的工程项目;2)发生损失的概率并不大,但当风险事件发生后产生的损失是灾难性的、无法弥补的。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