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造价工程师《技术与计量(安装)》每日一练(2021-03-17)

发布时间:2021-03-17


2021年造价工程师《技术与计量(安装)》考试共8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不定项。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球罐的安装施工中,适用于任意大小球罐的拼装方法为(  )。【单选题】

A.分片组装法

B.环带组装法

C.拼半球组装法

D.分带分片混合组装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球罐拼装方法有多种,其中分片组装法适用于任意大小球罐的安装。采用分片组装法的优点是:施工准备工作量少,组装速度快,组装应力小,而且组装精度易于掌握,不需要很大的吊装机械,也不需要太大的施工场地。缺点是高空作业量大,需要相当数量的夹具,全位置焊接技术要求高,且焊工施焊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环带组装法一般适用于中、小球罐的安装;拼半球组装法的特点是高空作业少,安装速度快,但需用吊装能力较大的起重机械等,故仅适用于中、小型球罐的安装;分带分片混合组装法适用于中、小型球罐的安装。

2、橡胶硫化后具有良好的性能,常用的硫化方法有( )。【多选题】

A.直接本体硫化

B.间接硫化

C.常压硫化

D.加压硫化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硫化是生胶与硫黄互相起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硫化后的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硬度、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能。硫化的方法有间接硫化(硫化釜内硫化)、直接本体硫化(衬橡胶设备本体硫化)和常压硫化三种。

3、我国通常将(   )kv以上的电压线路称为送电线路。【单选题】

A.35

B.15

C.25

D.3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4、球罐焊接完后应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其主要的目的有()。【多选题】

A.释放残余应力

B.改善焊缝塑性

C.提高焊缝抗冲击韧性

D.消除焊缝中的氢根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球罐焊接完后应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释放残余应力,改善焊缝塑性和韧性;另一方面是消除焊缝中的氢根,改善焊接部位的力学性能。

5、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安装工程中,属于独立避雷针的是()。【单选题】

A.等边角钢独立避雷针

B.扁钢与角钢混合结构独立避雷针

C.钢管环形结构独立避雷针

D.钢筋混凝土环形杆独立避雷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独立避雷针安装分钢筋混凝土环形杆独立避雷针和钢筋结构独立避雷针两种。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造价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对于大型复杂工程项目,施工标段划分较多时,对建设单位的影响是()。

A:有利于工地现场的布置与协调
B:有利于得到较为合理的报价
C:不利于选择有专长的承包单位
D:不利于设计图纸的分期供应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标段划分。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标段划分的因素有很多。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内容、规模和专业复杂程度确定招标范围,合理划分标段。对于工程规模大、专业复杂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管理能力有限时,应考虑采用施工总承包的招标方式选择施工队伍。这样,有利于减少各专业之间因配合不当造成的窝工、返工、索赔风险。但采用这种承包方式,有可能使工程报价相对较高。对于工艺成熟的一般性项目,涉及专业不多时,可考虑采用平行承包的招标方式,分别选择各专业承包单位并签订施工合同。采用这种承包方式,建设单位一般可得到较为满意的报价,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09,按编制对象不同,施工组织设计的三个层次是指( )。

A.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总进度计划和资源需求计划
B.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C.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总进度计划和专项施工方案
D.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分部分项工程作业计划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89
按编制对象不同,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即: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工程计量工作包括工程项目的划分和工程量的计算,下列关于工程计量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项目划分须按预算定额规定的定额子项进行

B.通过项目划分确定单位工程基本构造单元

C.工程量的计算须按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的规则进行计算

D.工程量的计算应依据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应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答案:B
解析:
工程计量工作包括工程项目的划分和工程量的计算。单位工程基本构造单元的确定,即划分工程项目。编制工程概算预算时,主要是按工程定额进行项目的划分;编制工程量清单时主要是按照工程量清单计量规范规定的清单项目进行划分。

[考点]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一:工程计价方法

某公路工程项目寿命期为20年,正常年份的设计生产(运输)能力为500万t,投产当年达产率为70%,其余各年达产率均为100%。固定成本为4 050万元,每吨产品的可变成本为45元,单位运价为160元/t,销售税金及附加的税率为6%。
【问题】
?1.计算正常生产年份每年总成本和每年最大可盈利额。
?2.用产量和单价分别表示项目的盈亏平衡点。
?3.从盈亏平衡分析的角度,判断该项目的可行性。

答案:
解析:
1.正常生产年份每年总成本=4 050+45×500=26 550(万元)。正常生产年份每年最大可盈利额=160×500×(1-6%)-26 550=48 650(万元)。 2.用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4 050×10 000/(160-45-160×6%)=384 250.47(t)。用单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P)=(4 050/500+45)/(1-6%)=56.49(元)。
3.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384 250.47/(500×10 000)×100%=7.69%。可知,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仅为项目正常设计生产能力的7.69%,抗风险能力较强。盈亏平衡点单价比预定单位运价低(160-56.49)/160×100%=64.69%,说明该项目盈利可能性较大。因此,该项目可行。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盈亏平衡分析中总成本和利润的计算。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题目中的最大可盈利额即所谓的利润,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单位售价×销量。销售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销量。在盈亏平衡分析中,将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及附加合并考虑,将产销量、成本、利润的关系反映在直角坐标系中,即成为基本的量本利图,见下图。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用产量和单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的计算。用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年固定总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用单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p)=年固定总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此外,还可以用生产能力利用率、年销售额表示盈亏平衡点。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年固定总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100%=BEP(Q)/设计生产能力×100%。用年销售额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S)=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年固定总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销售价格×BEP(Q)。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从盈亏平衡分析的角度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盈亏平衡点产量占项目正常设计生产能力的百分比,占比越低,说明项目越早能够达到盈亏平衡的状态,抗风险能力越强;反之,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越弱。分析盈亏平衡点单价比预定销售单价的降低比例,降低比例越大,说明项目的盈利可能性越大;反之,项目的盈利可能性越小。抗风险能力强,盈利可能性犬,则项目可行。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