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历年真题(2020-10-27)

发布时间:2020-10-27


2020年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试共10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8层建筑,每层建筑面积均为1350㎡,室外出入口地坪标高 - 0.30m。一至三层为封闭式汽车库,每层层高4m,均设有40个车位;四至八层为办公场所,每层层高3m。关于该车库防火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该车库可采用2台汽车专用升降机作为汽车疏散出口

B.该车库可不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C.该车库可仅设置1个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

D.该车库疏散楼梯可采用封闭楼梯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汽车库、修车库知识。该车库总建筑面积4050㎡,120个停车位,属于Ⅲ类汽车库,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的相关规定:6.0.12 Ⅳ类汽车库设置汽车坡道有困难时,可采用汽车专用升降机作汽车疏散出口,升降机的数量不应少于2台,停车数量少于25辆时,可设置1台。A选项错误。9.0.7 除敞开式汽车库、屋面停车场外,下列汽车库、修车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 Ⅰ类汽车库、修车库;2 Ⅱ类地下、半地下汽车库、修车库;3 Ⅱ类高层汽车库、修车库;4 机械式汽车库;5 采用汽车专用升降机作汽车疏散出口的汽车库。B选项正确。6.0.10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可设置1个:1 Ⅳ类汽车库;2 设置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的Ⅲ类地上汽车库;C选项正确。3 设置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停车数量小于或等于100辆且建筑面积小于40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汽车库;4.Ⅱ、Ⅲ、Ⅳ类修车库。6.0.3 汽车库、修车库的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高度大于32m的高层汽车库、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汽车库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汽车库、修车库应采用封闭楼梯间。D选项正确。

2、下列汽车库、修车库中,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是( )。【单选题】

A.总建筑面积2000㎡设56个停车位的地上敞开式汽车库

B.总建筑面积500㎡设10个停车位的地下汽车库

C.总建筑面积2000㎡设12个车位的修车库

D.总建筑面积500㎡设30个停车位的地上机械式汽车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汽车库、修车库知识。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的相关规定:7.2.1除敞开式汽车库、屋面停车场外,下列汽车库、修车库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Ⅰ、Ⅱ、Ⅲ类地上汽车库;2停车数大于10辆的地下、半地下汽车库;3机械式汽车库;4采用汽车专用升降机作汽车疏散出口的汽车库;5Ⅰ类修车库。A选项为敞开汽车库,可不设置。B选项为Ⅳ类,可不设置。C选项为Ⅱ类修车库,可不设置。D选项机械式汽车库需要设置。

3、下列防烟分区划分设计要求中,适用于地铁站厅公共区的有( )。【多选题】

A.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B.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与空间净高相关

C.防烟分区的长边最大允许长度与空间净高相关

D.当空间高度大于规定值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挡烟设施

E.采用挡烟垂壁或建筑结构划分防烟分区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铁防烟的相关知识。根据《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2018)的相关规定:8.1.5站厅公共区和设备管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或建筑结构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A、E选项正确。站厅公共区内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m2,设备管理区内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750m2。B、C选项错误,地铁防烟分区对长边最大允许长度没有明确规定。8.1.6公共区楼扶梯穿越楼板的开口部位、公共区吊顶与其他场所连接处的顶棚或吊顶面高差不足0.5m的部位应设置挡烟垂壁。D选项错误。

4、地铁两条单线载客运营地下区间之间应按规定设置联络通道,相邻两条联络通道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单选题】

A.1200m

B.1000m

C.600m

D.500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铁知识。根据《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 51298)第5.4.2条 两条单线载客运营地下区间之间应设置联络通道,相邻两条联络通道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大于600m,通道内应设置一道并列二樘且反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C选项正确。

5、某体育馆,耐火等级二级,可容纳8600人,若疏散门净宽为2.2m,则下列设计参数中,适用于该体育馆疏散门设计的有( )。【多选题】

A.允许疏散时间不大于3.0min

B.允许疏散时间不大于3.5min

C.疏散门的设置数量为17个

D.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为0.43m

E.通向疏散门的纵向走道的通行人流股数为5股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体育馆的疏散。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的相关规定:5.5.20条文说明:对于体育馆观众厅的人数容量,表5.5.20—2中规定的疏散宽度指标,按照观众厅容量的大小分为三档:(3000~5000)人、(5001~10000)人和(10001~20000)人。每个档次中所规定的百人疏散宽度指标,是根据人员出观众厅的疏散时间分别控制在3min、3.5min、4min来确定的。本题体育馆8600人,疏散时间应为3.5min,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5.5.16条文说明:疏散门的数量计算:可容纳8600人的体育馆,疏散门的百人疏散净宽度:当为平坡地面时为0.37m/百人:8600×0.37/100=31.82m,31.82/2.2=14.46(进位取整为15个门);当为阶梯地面时为0.43m/百人:8600×0.43/100=36.98m,36.98/2.2=16.80(进位取整为17个门)。比较,取大值为17。验证:8600/17=505.88(人),单个门疏散人数符合上述要求。C、D选项符合要求。疏散走道的宽度按疏散1股人流需要0.55m考虑,疏散门净宽是2.2m,最多通过的人流股数是4股,E选项不符合要求。

6、关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2倍

B.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3倍

C.油浸变压器室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D.电子计算机房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知识。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3.3对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相关规定:3.3.6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A、B选项说法不正确。3.3.7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他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C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说法不正确。

7、某油浸变压器油箱外形为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5m、3m、4m,散热器的外表面积为21㎡,油枕及集油坑的投影面积为22㎡。若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保护,则该变压器的保护面积至少应为( )。【单选题】

A.58㎡

B.100㎡

C.122㎡

D.13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喷雾灭火系统。变压器的保护面积除应按扣除底面面积以外的变压器油箱外表面面积确定外,还应包括散热器的外表面面积和油枕及集油坑的投影面积。扣除底面面积以外的变压器油箱外表面面积:(5×4+5×3+4×3)×2-5×3=79(㎡)散热器的外表面面积和油枕及集油坑的投影面积:21+22=43(㎡)该变压器的保护面积至少应为79+43=122(㎡);C选项正确。

8、某建筑高度为50m的民用建筑,地下1层,地上15层。地下室、首层和第二层的建筑面积均为1500㎡,其他楼层均为1000㎡。地下室为车库,首层和第二层为商场,第三层至第七层为老年人照料设施,第八层至第十五层为宿舍。该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符合( )的规定。【单选题】

A.一类公共建筑

B.二类住宅

C.二类公共建筑

D.一类老年人照料设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筑高度分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表5.1.1及条文说明可知,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建造或设置在其他建筑内的老年人照料设施,不属于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其防火设计要求应根据该建筑的主要用途确定其建筑分类,所以该建筑属于多功能组合建筑,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属于二类高层公共建筑。C选项符合题意。表5.1.1 民用建筑的分类

9、某低温冷库拟配置手提式灭火器,可以选择的类型、规格是( )。【单选题】

A.MP/AR6

B.MF/ABC3

C.MS/T6

D.MP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灭火器知识。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相关规定:附录A建筑灭火器配置类型、规格和灭火级别基本参数举例:MP/AR6、MP6为泡沫灭火器,灭火级别为1A;MF/ABC3为干粉灭火器,灭火级别为2A;MS/T6为水型灭火器,灭火级别为1A。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 50444—2008)第3.1.5条,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不得超过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低温场所不适合水型和泡沫灭火器。综上,B选项符合要求。

10、某公共建筑,建筑高66m、长80m、宽30m,地下1层,地上15层,地上一至三层为商业营业厅,四至十五层为办公场所。该建筑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外墙10m 

B.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最大间隔为25m,场地总长度为90m

C.在建筑位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一侧的外墙上设置一个挑出5m、宽10m的雨棚

D.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最小长度为15m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相关规定:7.2.1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最小长度应为80m,D选项错误。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雨棚挑出超过4m,C选项错误。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30m,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总长度仍应符合上述规定。本题建筑高度大于50m,所以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不可连续布置,B选项错误。7.2.2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场地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和车库出入口。2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5m和10m。对于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20m和10m。3场地及其下面的建筑结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4场地应与消防车道连通,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应大于10m,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A选项正确。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消防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不是电磁式堵漏工具系统的组成是。( )

A.磁压堵漏器

B.不同尺寸的铁靴

C.堵漏套管

D.堵漏胶

正确答案:C

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施工前准备
消防设施施工前,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物质条件,以确保施工需求,保证施工质量。消防设施施工前需要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经批准的消防设计文件以及其他技术资料齐全。
(2)设计单位向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相应技术要求。
(3)各类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以及材料齐全,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能够保证正常施工。
(4)经检查,与专业施工相关的基础、预埋件和预留空洞等符合设计要求。
(5)施工现场及施工中使用的水、电、气能够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消防设计文件包括消防设施设计施工图(平面图、系统图、施工详图、设备表、材料表等)图纸以及设计说明等;其他技术资料主要包括消防设施产品明细表、主要组件安装使用说明书及施工技术要求,各类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以及材料等符合市场准入制度的有效证明文件和产品出厂合格证书,工程质量管理、检验制度等。
(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为确保施工质量,施工中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消防设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下列要求组织实施:
(1)对到场的各类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以及材料进行现场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2)各工序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3)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交接时,进行检验认可,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4)消防设施安装完毕,施工单位按照相关专业调试规定进行调试。
(5)调试结束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供质量控制资料和各类消防设施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6)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人员对消防设施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按照各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填写。
(7)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资料按照相关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填写、整理。
(三)施工安装质量问题处理
经消防设施现场检查、技术检测、歧工验收,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以及材料存在产品质量问题或者施工安装质量问题,不能满足相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1)更换相关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以及材料,进行施工返工处理,重新组织产品现场检查、技术检测或者歧工验收。
(2)返修处理,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规定和使用要求的,按照经批准的处理技术方案和协议文件,重新组织现场检查、技术检测或者竣工验收。
(3)返修或者更换相关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以及材料的,经重新组织现场检查、技术检测、破工验收,仍然不符合要求的,判定为现场检查、技术检测、竣工验收不合格。
(4)未经现场检查合格的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以及材料,不得用于施工安装;消防设施未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其建设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燃煤电厂的单元控制室、网络控制室及柴油发电机房的应急照明,应采用蓄电池直流系统供电。()

参考答案:正确

采用水力压接技术将预制的管段在事先开挖的基槽内逐节连接起来,使之形成能防水、通行的通道的隧道施工方法称为( )

A.沉管法

B.盾构法

C.钻爆法

D.明挖法

正确答案:A
沉管法:采用水力压接技术将预制的管段在事先开挖的基槽内逐节连接起来。使之形成能防水、通行的通道。矩形隧道一般采用此法建造。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