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级会计师含金量这么高,报考还需要理由吗?

发布时间:2020-01-16


随着时代的进步,财会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级会计师人才极度稀缺,考取高级会计师证不仅仅为了证书,还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价值塑造更好的自己。

随着高级会计师报考人数的不断增长,它在财会行业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从宏观环境来看:着科技发展进步和行业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会逐渐被引入到会计工作中,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方面将财会人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未来的会计不会再像过去的会计一样,只是埋头算账、记账、数据整理的“账房先生”。另一方面,也使财会人的价值越来越体现在创造性的工作中来,很多昔日传统会计人员可能成为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淘汰品,财会人员定位缺失越来越明显。

职位现状:紧缺性职位,行业稀缺证书。

报考人员在备考的过程中可以提升专业知识,获得高级会计师证书也会是职业晋升的有效砝码。高级会计师考试考查形式可以帮助考生找到自己职业发展的定位,并为将来职业转型做准备,还能为企业重大项目出谋划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也是当前财会人需要转型发展的方向。

高级会计师含金量:

1.高端人才缺口依然很大

会计证的取消,好像是降低了会计从业的门槛,但却让财会基层工作人员增多,导致财会市场基层人员供过于求,高端人才稀缺的局面。财会行业高端人才稀缺,迫于行业压力,将会有更多的人选择高级会计师,这点从报考人逐年增加可以看出。

2.升职加薪的重要依据

高级会计师证帮助升职加薪,高级会计师证象征着有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可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辅助性决策任务,还可以组织领导企业的财务分析、成本、投融资等多方面工作。所以想要在财会方向更长远的发展,拿下高级会计师证书是你第一选择。

3.提升能力的必要途径

高级会计师考试题型是案例分析,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处理财务会计工作的能力,这是成为中级职称以上财会人才之路,获得高级会计师证还能有机会成为评审专家。想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吗?想要成为有话语权的专家吗?报考高级会计师考试吧。

由此可见还有什么理由不拿下高级会计师证书呢?加油备考吧,拿下高级会计师证书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公司于20×7年2月20日取得乙公司80%股权,成本为8600万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9800万元。假定该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且按照税法规定该项合并为应税合并。20×9年1月2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其中的25%对外出售,取得价款2600万元。出售投资当日,乙公司自甲公司取得其80%股权之日持续计算的应当纳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可辨认净资产总额为12000万元。该项交易后,甲公司仍能够控制乙公司。

答案:
解析:
(1)甲公司个别报表投资收益增加=2600-8600×25%=450(万元)
  (2)甲公司合并报表资本公积增加=2600-12000×80%×25%=200(万元)

某石油公司尝试运用经济增加值方法评价2017年的经营绩效。根据2017年度的会计报表实际数据,经分析判断,本期税后净利润为300万元,利息支出为80万元,研究开发调整项目费用为30万元,平均所有者权益为600万元,平均负债合计500万元,无息流动负债100万元,不存在在建工程费用,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为12%。
要求
1.计算该石油公司的经济增加值。
2.若该石油公司2018年的经济增加值预期目标为300万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问2018年的投资资本收益率比2017年提高多少才能完成经济增加值的预期目标。
3.简述经济增加值的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该石油公司的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如下: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
税后净营业利润=300+(80+30)×(1-25%)=382.5(万元)
调整后资本总额=600+(500-100)=1 000(万元)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382.5-1 000×12%
=262.5(万元)
该石油公司2017年度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为262.5万元,可以与本企业历史同期相比较,亦可以与同行业规模相当的其他企业比较,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2.经济增加值=(投资资本收益率-平均资本成本率)×调整后资本总额。
2017年:262.5=(投资资本收益率-12%)×1 000
投资资本收益率=38.25%
经济增加值=(投资资本收益率-平均资本成本率)×调整后资本总额
2018年:300=(投资资本收益率-12%)×1 000
投资资本收益率=42%
2018年的投资资本收益率比2017年提高42%-38.25%=3.75%
3.经济增加值法的主要优点:考虑了所有资本的成本,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了企业利益、经营者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统一,激励经营者和所有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能有效遏制企业育目扩张规模以追求利润总量和增长率的倾向,引导企业注重长期价值创造。
经济增加值法的主要缺点是:一是仅对企业当期或未来1-3年价值创造情况的衡量和预判,无法衡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创造情况;二是计算主要基于财务指标,无法对企业的营运效率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三是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等的企业,其会计调整项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各不相同,计算比较复杂,影响指标的可比性。

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主要从事电网调度、变电站、工业控制等自动化产品的研究、生产与销售。2016 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为实现做强做大主业的战略目标,对业务相似、地域互补的能源企业 A 企业实施收购。收购前,甲公司与 A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 A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

①2016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 A 公司控股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 10 亿元价款购入A 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 A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2 亿元,公允价值为 11.3 亿元。

②2016 年 3 月 29 日,甲公司向 A 公司控股股东支付了全部价款 10 亿元,并与 2016 年3 月 30 日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 A 公司实施控制。2016 年 3 月 30 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5 亿元,公允价值为 12 亿元;除 W 固定资产外,A 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W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0.2 亿元,公允价值为 0.7亿元,甲公司为收购 A 公司发生并支付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直接费用 0.3 亿元。

(2)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

据此,甲公司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3)2014 年 5 月 20 日,甲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 C 公司 8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C 公司实施控制;甲公司对 C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1.6 亿元。

2016 年 6 月 30 日,甲公司因战略转型,以 0.75 亿元价款出售所持有的 C 公司 20%的表决权股份,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该日,C 公司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3 亿元。股权出让后,甲公司仍能对 C 公司实施控制。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起至本次股权出让前,甲公司一直持有 C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

据此,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出售 C 公司部分股权取得价款与所处置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0.35 亿元确认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2016 年 10 月 10 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优先股,约定每年按 6%的股息率支付股息(股息实行累积制,且须支付),该优先股 15 年后将被强制赎回。

据此,甲公司将该优先股作为权益工具进行会计处理。

(5)2016 年 10 月 20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上涨,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买入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了相关协议。甲公司开展的该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

据此,甲公司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进行会计处理。

(6)2015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对 50 名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授予对象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 3 年,即可按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2015年末,甲公司以对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2016 年 12 月 20 日,甲公司公告,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变化和公司激励政策调整等因素,遵循法定程序,决定取消原股权激励计划。

据此,甲公司在 2016 年末,不再将当期取得的与该股权激励计划有关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并将 2015 年已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的有关服务予以调整。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与 A 公司的企业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指出甲公司合并 A 公司的合并日(或购买日)。

2.根据资料(1),确定甲公司在合并日(或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指出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是否应确认商誉,并说明理由;确定合并日(或购买日)W 固定资产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

3.逐项判断资料(2)至(5)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4.根据资料(6),判断甲公司 2016 年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答案:
解析:
1.甲公司与 A 公司的企业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理由:收购前,甲公司与 A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甲公司合并 A 公司的购买日为 2016 年 3 月 30 日。

2.甲公司在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10 亿元。

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商誉。

理由: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甲公司合并 A 公司的合并成本为 10 亿元,在购买日应享有 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 8.4 亿元(12×70%),应在合并报表中确认商誉 1.6 亿元(10-8.4)。

购买日 W 固定资产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为其公允价值 0.7 亿元。

3.事项(2)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合并日,甲公司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享有 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 7.2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事项(3)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将出售 C 公司部分股权取得的价款与所处置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0.35 亿元确认为投资收益。

事项(4)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甲公司应将该优先股作为金融负债进行会计处理。

事项(5)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正确。

4.甲公司 2016 年所作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甲公司应将股权激励的取消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于 2016 年 12 月决定取消原激励计划时立即确认原本应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同时不得调整 2015 年已经确认的金额。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