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考生注意:会计职位“荣登”紧缺性职位榜29名!高级会计师市场可观

发布时间:2020-01-16


还在思考要不要考高级会计师吗?还在为未来职业感到迷茫吗?会计职位已经登上紧缺性行业榜单,高级会计师市场相当可观,我们一起去看看了解一下会计人的未来发展吧!

高级会计师在财会行业的含金量不言而喻,报考人数也逐年递增!仅2019年,高级会计职称报考人数5.9万人,同比增长6.7%

从宏观环境来看:着科技发展进步和行业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会逐渐被引入到会计工作中,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方面将财会人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未来的会计不会再像过去的会计一样,只是埋头算账、记账、数据整理的“账房先生”。另一方面,也使财会人的价值越来越体现在创造性的工作中来,很多昔日传统会计人员可能成为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淘汰品,财会人员定位缺失越来越明显。

职位现状:紧缺性职位,行业稀缺证书。

报考高级会计师一方面在备考的过程中可以使专业知识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完善,另一方面,也是求职晋升的有效砝码。高会考试的考察方式有利于考生找到自己的财会新定位,做好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准备,有能力为企业的重大项目和举措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排除隐患,提高自身竞争力。这也是当前会计人员需要转型发展的方向。

注:该排行来源于全国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填报的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求职数据。按照“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的缺口数量和填报城市数量加权取值后从大到小排列,取前100个职业,形成排行。会计专业人员排在第29名!位列紧缺性职位榜前列!

高级会计师含金量:

1.高端人才缺口依然很大

会计证的取消,好像是降低了会计从业的门槛,但却让财会基层工作人员增多,导致财会市场基层人员供过于求,高端人才稀缺的局面。财会行业高端人才稀缺,迫于行业压力,将会有更多的人选择高级会计师,这点从报考人逐年增加可以看出。

2.升职加薪的重要依据

高级会计师证帮助升职加薪,高级会计师证象征着有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可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辅助性决策任务,还可以组织领导企业的财务分析、成本、投融资等多方面工作。所以想要在财会方向更长远的发展,拿下高级会计师证书是你第一选择。

3.提升能力的必要途径

高级会计师考试题型是案例分析,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处理财务会计工作的能力,这是成为中级职称以上财会人才之路,获得高级会计师证还能有机会成为评审专家。想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吗?想要成为有话语权的专家吗?报考高级会计师考试吧。

时代千变万化,快速更迭。在备考高级会计职称的同时,拿到的不仅仅是证书,还是在不断的塑造更好的自己!有心动的吗?快快行动起来,准备考试,拿下证书素质更好的自己!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公司为一投资项目拟定了A、B两个方案,相关资料如下:
  (1)A方案原始投资额在建设期起点一次性投入,原始投资120万元,项目寿命期为6年,净现值为25万元;
  (2)B方案原始投资额为105万元,在建设期起点一次性投入,运营期为3年,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均为50万元;
  (3)该项目的折现率为10%。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计算B方案的净现值。
  2.用等额年金法做出投资决策。
  3.用重置现金流法做出投资决策。
  4.请说明采用重置现金流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
解析:
 1.B方案的净现值=50×(P/A,10%,3)×(P/F,10%,1)-105=8.04(万元)
  2.A方案净现值的等额年金=25/(P/A,10%,6)=5.74(万元)
  B方案净现值的等额年金=8.04/(P/A,10%,4)=2.54(万元)
  结论:应该选择A方案。
  3.共同年限是6和4的最小公倍数为12。
  用重置现金流法计算的A方案的净现值=25+25×(P/F,10%,6)=39.11(万元)
  用重置现金流法计算的B方案的净现值=8.04+8.04×(P/F,10%,4)+8.04×(P/F,10%,8)=17.28(万元)
  结论:应该选择A方案。
  4.采用重置现金流法对不同寿命期的项目进行比较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需要对各年的净现金流量进行调整;
  (2)如果预测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重大技术变革或其他重大事件,也需要对项目各年的现金流量进行调整。

甲公司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近年来由于内部管理出放和外部环境变化,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下滑。未实现提质增效目标,甲公司决定从 2016 年起全面深化预算管理,优化业绩评价体系,有关资料如下:

(1)全面预算管理

①全面预算编制方式上,2016 年之前,甲公司直接向各预算单位下达年度预算指标并要求严格执行,2016 年,甲公司制定了“三下两上”的新预算政策编制流程,各预算单位主要指标经上下沟通后形成。

②在预算编制方法上吗,2016 年 10 月,甲公司向各预算单位下大了 2017 年度全面预算编制指导意见,要求预算单位以 2016 年度预算为起点,根据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在2016 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形成 2017 年度预算。

③在预算审批程序上,2016 年 12 月,甲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制完成 2017 年度全面预算草案;2017 年 1 月,甲公司董事会对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的全面预算草案进行了审议;该草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预算管理委员会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各预算单位下达执行。

(2)业绩评价体系

为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甲公司对原来单纯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进行了改变,新业绩指标分为财务指标体系和非财务指标体系。其中:财务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增加值、存货周转率等核心指标;与原来财务指标体系相比,经济增加值替代了净利润指标,并调整了相关指标权重。财务指标调整及权重变化如表 1 所示: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中的第①项,支出甲公司 2016 年之前以及 2016 年分别采取的预算编制方式。

2.根据资料(1)中的第②项,支出甲公司全面预算编制指导意见所体现的预算编制方法类型,并说明该预算编制方法类型的优缺点。

3.根据资料(1)中的第③项,支出甲公司全面预算草案的审议程序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说明理由。

4.根据资料(2)指出新业绩指标体系引入非财务指标的积极作用。

5.根据资料(2),指出核心财务指标调整即权重变化所体现的考核导向。

答案:
解析:
1.甲公司 2016 年之前的预算编制方式是式预算。

甲公司 2016 年采取的预算编制方式是混合式预算。

2.体现的是增量预算法的编制方法

增预算法优点:编制简单,省时省力

缺点:预算规模会逐步增大,可能会造成预算松弛及资源浪费。

3.不恰当。

理由:年度全面预算草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还需要股东大会批准。

4.非财务指标被认为是能反映未来业绩的指标,良好的非财务指标的设计和应用有利于促进企业实现未来的财务成功。

GP 企业集团是主要从事工程勘察施工的国有企业,下属二级企业 23 个,现有职工 1 万多人,GP 企业集团对下属各企业管理实行经营者负责制,对其进行经营业绩考核,并制定了 GP 企业集团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
考核办法主要从经营收入、利润总额和资本保值增值率三方面进行,指标考核基数为单位上年度实际完成数,其中未完成上年指标数的单位,本年指标不作调整,仍沿用上年指标数。每年年初根据上年度经营状况制定和下达下一年度考核指标额度,年终根据各企业上报的财务报表数据与指标额度对比,计算出实际完成率,责任控制目标作为修正指标。
经营者收入由基本收入和效绩收入构成。基本收入,等于考核年度企业职工人均年收入的两倍再乘以企业规模系数,且基本收入不得超过全集团职工人均年收入的两倍。GP 企业集团的薪酬主要采用年薪制等,虚拟股票、股票期权等长效的激励机制还未实行。
要求:

如何改进?
答案:
解析:
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财务指标兼顾非核心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体系。可参考平衡计分
卡框架,由四个方面指标构成: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指标可显示出企业的战略及其实施和执行是否正在为最终经营结果的改善做出贡献,其他角度指标的改善和提高则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即这四个维度的指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通过提高职工的技能和出色的内部运营,使客户更满意,市场份额得以扩大,最终取得更好的财务成果。
选答题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