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级会计师考试时间已公布,这些资料需提前准备!

发布时间:2020-01-15


据人社部消息称,高级会计师考试时间为9月5日—7日,预计在9月6日(星期日。)考试时间已经出来了,考试时间与2019年相比略有提前。高级会计师备考时一条艰辛而漫长的路程,如若不花时间提前准备,可能会报名都无法通过哦。例如报考资格审核,报考资格审核分为网上审核、现场审核和考后审核,在学历和工作资历、外语、计算机技术、会计专业知识上,都有严格要求。如若通不过那就只能下次再考。其次,考试通过后还有评审,评审是在考试成绩达到合格标准后才能参加,且一年只有一次评审,如若未能及时参加只能等到下一年,但高级会计师考试成绩只有3年的有效期,一旦过了有效期只能重新参加考试。所以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就和大家聊聊,高级会计师报考前需准备什么。由于2020年的考试资讯还未发布,所以我们暂且参考2019年的考试资讯。

根据2019年的考试资讯信息,在报名前需准备的资料:

一般情况下报名资格审核需提供的资料:

教育部门认可的学历或学位证书;

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从事会计工作年限证明(加盖鲜章);

居民身份证等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香港、澳门居民还应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台湾居民应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2019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报名资格审核需提交材料各个省市略有不同,具体的内容请各位考生以当地的官方发布的公告为准。

这是高级会计师报名审核时需准备的资料,那评审时又有哪些资料呢?

证书及证明材料

包括学位、学历、职称或执业资格证书等,需要考生提供原件以及复印件一份,证书复印件要加盖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公章及审核人员名章。

评审论文

评审论文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数量上3篇左右即可,但是需要在有刊号的杂志或者刊物上发表过的。很多地区承认考生在取得中级会计职称后所发表的论文,还有一些省市要求发表的论文需跨年度,考生可以咨询当地有关部门。

业绩证明

业绩、效益证明材料要加盖所在单位公章(复印件装订在申报材料中,原件单独提交)。

职称英语与职称计算机

高级会计师考试原则上考综合英语B就可以了,职称计算机是上机考试,高级会计师目前一般会要求考2-4个模块,建议大家可以报Windows、Excel、Word、ppt、用友财务软件等模块,比较好考。

个人业务能力报告

业务报告一份,要求3,000字以上,主要阐述本人取得中级职称或执业资格以后对所从事会计工作的认识、工作能力、业绩成果等方面情况的综合材料。

各地区要求不一,例如很多地区不需要考生通过职称英语与职称计算机考试,所以大家还是要以当地的政策为准。

以上是关于高级会计师考试需提前先准备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想要报考的小伙伴。总而言之,高级会计师考试是漫长而艰辛的路程,提前准备,有备无患。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W 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中央空调、手机芯片和等离子电视机,20×8 年全年实现的销售收入为 14.44 亿元,由于贷款回收出现严重问题,公司资金周转陷入困境。公司 20×8 年有关应收账
款具体情况如下:
金额单位:亿元
应收账款 中央空调 手机芯片 等离子电视机 合计
年初应收账款总额 2.93 2.09 3.52 8.54
年末应收账款:
(1)6 个月以内 1.46 0.80 0.58 2.84
(2)6 至 12 个月 1.26 1.56 1.04 3.86
(3)1 至 2 年 0.20 0.24 3.26 3.70
(4)2 至 3 年 0.08 0.12 0.63 0.83
(5)3 年以上 0.06 0.08 0.09 0.23
年末应收账款总额 3.06 2.80 5.60 11.46
上述应收账款中,中央空调的欠款单位主要是机关和大型事业单位;手机芯片的欠款单位均是国内知名手机生产厂家;等离子电视机的主要欠款单位是美国 Y 公司。
20×9 年 W 公司销售收入预算为 18 亿元,公司为了摆脱资金周转困境,采用借款等措施后,仍有 6 亿元资金缺口。W 公司决定对应收账款采取以下措施:
(1)较大幅度提供现金折扣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计可使应收账款周转率由
20×8 年的 1.44 提高至 20×9 年的 1.74,从而加快回收应收账款。
(2)成立专门催收机构,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预计可提前收回资金 0.4 亿元。
(3)将 6 至 12 个月应收账款转售给有关银行,提前获得周转所需货币资金。据分析,W 公司销售中央空调和手机芯片发生的 6 至 12 个月应收账款可平均以九二折转售银行(且可无追索权);销售等离子电视机发生的6至12个月应收账款可平均以九零折转售银行(但必须附追索权)。
(4)20×9 年以前,W 公司给予 Y 公司一年期的信用政策;20×9 年,Y 公司要求将信用期限延长至两年。考虑到 Y 公司信誉好,且 W 公司资金紧张时应收账款可转售银行(但必须附追索权),为了扩大外销,W 公司接受了 Y 公司的条件。
要求:

计算 W 公司采取第(3)项措施预计 20×9 年所能增收的资金数额。
答案:
解析:
采取第(3)项措施 20×9 年增收的资金数额:(1.26+1.56)×0.92+1.04×0.9=3.53(亿元)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钢铁的 A 股上市公司,其母公司为 XYZ 集团公司。甲 公司为实现规模化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多次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成功进行了同行业 并购,迅速扩大和提高了公司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奠定了公司在钢铁行业的 地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一系列并购过程中,甲公司根据目标公司的具体情况, 主要采取了现金购买、承债和股份置换三种方式进行。甲公司的三次并购过程要点 如下:
(1)收购乙公司。乙公司是 XYZ 集团公司于 2000 年设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其 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钢铁。甲公司为实现"立足华北、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的 发展战略,2007 年 6 月 30 日,采用承担乙公司全部债务的方式收购乙公司,取得了 控制权。当日,甲公司的股本为 100 亿元,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为 120 亿元,留存 收益为 50 亿元;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0.6 亿元(公允价值为 1 亿元),负债合计 为 1 亿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并购完成后,甲公司 2007年整合了乙公司财 务、研发、营销等部门和人员,并追加资金 2 亿元对乙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乙 公司产品技术等级并大幅度扩大了生产能力。
(2)收购丙公司。丙公司同为一家钢铁制造企业,丙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008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支付现金 4 亿元成功收购了丙公司的全部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2 亿元,公允价值为 3.5 亿元),取得了控制权。并购完成后,甲公司对丙公司引入了科学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先进经营理念,同时追加资金 3 亿元对丙公司钢铁的生产技术进行改造,极大地提高了丙公司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收购丁公司。丁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铁矿石的 A 股上市公司,丁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2009 年 6 月 30 日,甲公司经批准通过定向增发 1 亿股(公允价值为 5 亿元)换入丁公司的 0.6 亿股(占丁公司股份的 60%),控制了丁公司。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10 亿元。甲公司控制丁公司后,向其输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进一步完善了丁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了规范运作水平,使丁公司从 2009 年下半年以来业绩稳步攀升。
假定不考虑其他有关因素。
要求:

分别指出甲公司并购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是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逐项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甲公司并购乙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理由:参与合并的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合并前及合并后均受 XYZ 集团公司的最终控制。
(2)甲公司并购丙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理由:参与合并的甲公司和丙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3)甲公司并购丁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理由:参与合并的甲公司和丁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 甲、乙产品产量及相关成本如下表:

(2)经作业分析,相关的作业成本资料如下表:

要求:1.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分配)及单位成本。
要求:2.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及单位成本。
要求:3.分析说明两种方法下单位成本产生差异的原因,如果采用成本加成20%确定销售价格,其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甲产品单位制造费用=[20000/(4×1000+4×4000)]×(4×1000)/1000=4(元)
  乙产品单位制造费用=[20000/(4×1000+4×4000)]×(4×4000)/4000=4(元)
  甲产品单位成本=5+10+4=19(元)
  乙产品单位成本=12+4+4=20(元)
2. 甲产品承担设备维护成本=[6000/(8+2)]×8=4800(元)
  乙产品承担设备维护成本=[6000/(8+2)]×2=1200(元)
  甲产品承担订单处理成本=[4000/(70+30)]×70=2800(元)
  乙产品承担订单处理成本=[4000/(70+30)]×30=1200(元)
  甲产品承担机器调整成本=[3600/(30+10)]×30=2700(元)
  乙产品承担机器调整成本=[3600/(30+10)]×10=900(元)
  甲产品承担机器运行成本=[4000/(4000+16000)]×4000=800(元)
  乙产品承担机器运行成本=[4000/(4000+16000)]×16000=3200(元)
  甲产品承担质量检验成本=[2400/(60+40)]×60=1440(元)
  乙产品承担质量检验成本=[2400/(60+40)]×40=960(元)
  甲产品承担的作业成本=4800+2800+2700+800+1440=12540(元)
  乙产品承担的作业成本=1200+1200+900+3200+960=7460(元)
  甲产品单位成本=5+10+(12540÷1000)=27.54(元)
  乙产品单位成本=12+4+(7460÷4000)=17.865(元)
3.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分配,夸大了产量高的乙产品成本(20元);在作业成本法下,考虑了生产工艺更为复杂的甲产品特点,故应承担更多的制造费用,恰当地反映了其产品成本(27.54元)。
  如果按照成本加成20%作为销售价格,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甲产品定价偏低,会供不应求,乙产品定价偏高,销售不畅;在作业成本法下,可以保障科学的定价决策。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