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是考什么题型

发布时间:2021-01-05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是考什么题型


最佳答案

初级会计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试题全部为客观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
《初级会计实务》科目:单选(24题)、多选(12题)、判断(10题)、不定项(3大题15小题)。
《经济法基础》科目:单选(24题)、多选(15题)、判断(10题)、不定项(3大题12小题)。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初级会计职称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营业税起征点的规定中,说法错误的有( )。

A.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一般为每次(日)营业额l00元

B.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一般为每月营业额1000~2000元

C.起征点如果是2000元,纳税人营业额为2500元,则只就500元作为计税营业额

D.营业税起征点对所有营业税纳税人都适用

正确答案:BCD
本题考核营业税起征点的相关规定。选项B中每月营业额应当是1000~5000元;选项C中,达到起征点的营业额应全额交税,而不是超过起征点部分交税;选项D中,营业税起征点只针对个人,而不是所有纳税人。

依照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 ( )负责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

务)管理、会计人员评优表彰、奖惩,以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

A.财政部门

B.审计部门

C.税务部门

D.人民银行

正确答案:A
依照有关规定,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管理、会计人员评优表彰、奖惩,以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所以本题选A。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协议,采用预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该批商品实际成本为700 000元。协议约定,该批商品销售价格为900 000元,增值税额为153 000元;乙公司应在协议签订时预付60%的货款(按销售价格计算),剩余货款于2个月后支付。3月7日,甲公司委托丙公司销售商品50件,商品已经发出,每件成本为30元。合同约定丙公司应按每件50元对外销售,甲公司按售价的10%向丙公司支付手续费。丙公司对外实际销售25件,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250元,增值税税额为212.50元,款项已经收到。甲公司收到丙公司开具的代销清单时,向丙公司开具一张相同金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甲公司发出商品时纳税义务尚未发生;甲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丙公司采用进价核算代销商品。

要求:

作出甲公司与丙公司相关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收到60%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540 000
  贷:预收账款 540 000
(2)收到剩余货款及增值税税款时:
借:预收账款 540 000
    银行存款 513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0 000
  贷:库存商品 700 000
(3)发出商晶时:
借:委托代销商品 1 500
  贷:库存商品 1 500
(4)收到代销清单时:
借:应收账款 1 462.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2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12.5
借:主营业务成本 750
  贷:委托代销商品 750
借:销售费用 (1 250×10%)125
  贷:应收账款 125
(5)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1 337.5
  贷:应收账款 1 337.5
      丙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收到商品时: 1
借:受托代销商品 2 500
  贷:受托代销商品款 2 500
(2)对外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 1 462.5
  贷:受托代销商品 1 2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12.5
(3)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12.5
  贷:应付账款 212.5
(4)支付货款并计算代销手续费时:
借:受托代销商品款 1 250
    应付账款 212.5
  贷:银行存款 1 337.5
      其他业务收入 125

甲企业2008年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其中,C产品为不可比产品。相关资料如下:

(1)2008年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表为: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表

单位:元

单位成本 总成本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实际产量 上年实

际平均 本年计划 本期实际 按上年实际

单位平均 成本计算 按本年计划

单位成 本计算 本期

实际 可比产品合计

A产品

B产品

不可比产品

C产品 台

台 台 60

70 20 600

800 580

760 5lO 570

750 560 全部产品合计

(2)甲企业计划的2008年度销售收入成本率为65%,本期销售收入实际为160000元。

(3)甲企业制定的本年可比产品计划降低额为6000元,计划降低率为7%。

要求:

(1)根据资料计算填列产品生产成本表中的总成本(将上表空白处填写完整)。

(2)分析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3)计算本期销售收入成本率(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计算甲企业2008年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并对降低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简单分析(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1 000÷2 900×100%=34.48%
(3)计划销售收入成本率
=2 966÷4 000×100%=74.15%
实际销售收入成本率
=2 905÷4 200×100%=69.17%
计划成本利润率
=580÷2 966×100%=19.55%
实际成本利润率
=610÷2 905×100%=21%
从上述指标可以看出,销售收入成本率有所降低,成本利润率略有提高,这表明企业的经济效益较计划有所提高。
(1)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表单位:元

 

 

 

单位成本

总成本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实际产量

上年实际平均

本年计划

本期实际

按上年实际单位平均成本计算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本期实际

可比产品合计
A产品
B产品
不可比产品
C产品

 


 

60
70

20

 

600
800

 

 

580
760

510

 

570
750

560

92 000
36 000
56 000

 

88 000
34 800
53 200

10 200

86 700
34 200
52 500

11 200

全部产品合计

 

 

 

 

 

 

98 200

97 900

(2)全部产品成本完成计划情况分析本期计划总成本98 200元,本期实际成本为97 900元,实际比计划降低了300元,降低率为0.31%(300÷98 200×100%),这表明企业本期超额完成成本计划。成本计划完成较好的是可比产品,实际成本较计划成本降低1 300元(88 000—86 700);而不可比产品却超支1 000(11 200—10 200)元,使得全部产品实际成本仅比计划降低300元。
(3)销售收入成本率
=97 900÷160 000×100%
=61.19%
本期实际销售收入成本率比计划销售收入成本率降低了3.81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
(4)可比产品成本分析
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
=92 000-86 700
=5 300(元)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5 300÷92 000=5.76%
甲企业本期计划的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为6 000元,计划降低率为7%;本期实际未完成计划可比产品的计划降低额为700元,未完成计划降低率为1.24%。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