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好,为什么前后都是*2/12,不是总的加...

发布时间:2021-12-19


老师你好,为什么前后都是*2/12,不是总的加起来才2个月吗、为什么要减去1000*3%*2/12?这一步没有办法理解,辛苦老师解答谢谢


最佳答案

同学,您好,欢迎来到帮考网,很高兴为您服务!
这一部分是还没有使用的1000,公司存在银行2个月的利息,所以要减去。
希望我们的答疑能对您有所助益。
祝您生活愉快,考试顺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中级会计职称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资产组的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B.应当考虑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

C.应当考虑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

D.资产组确定后,以后会计期间可以变更

正确答案:ABC
解析:资产组一经确定,各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 )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A.过半数

B.1/2

C.1/4

D.1/10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企业重整的申请。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1/10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支。(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A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1 200万元,该公司2007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自2008年1月1日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改为25%。2007年A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如下:

(1)2007年1月2日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6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2)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200万元。

(3)当年度发生研究开发支出50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20%。其中300万元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为计算方便,假定自下年度1月1日起开始摊销)。税法规定按该企业的情况,可按实际发生研究开发支出的150%加计扣除。假定所开发无形资产于期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4)应付违反环保法规定罚款100万元。

(5)期末持有存货的账面余额为830万元,对其计提了3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本例中不考虑中期报告。

2008年,A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 612万元。存货期末余额1 68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80万元。当年固定资产数量没有发生增减变化,但期末对上年开始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计提了20万元的减值准备。上年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自本年度起按10年平均摊销,净残值为零。期末预提产品保修费用100万元,假定税法允许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其他资产、负债项目均不存在会计和税收的差异。

要求:

(1)确定A公司2007年末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和暂时性差异。

(2)确定A公司2007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3)确定A公司2007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

(4)确定A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5)编制A公司2007年涉及所得税的相关会计分录。

(6)确定A公司2008年末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和暂时性差异。

(7)确定A公司2008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8)确定A公司2008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

(9)确定A公司2008年度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10)编制A公司2008年涉及所得税的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确定A公司2007年末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600-600×2÷1O=480(万元)
其计税基础=600-600÷10=540(万元)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40-480=60(万元)
②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200万元属于永久性差异
③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00万元
其计税基础=0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00(万元)
另外,税法允许比研发费用多扣的金额500×50%=250(万元)系永久性差异。
④应付违反环保法规定罚款100万元属于永久性差异
⑤存货账面价值=830-30=800(万元)
其计税基础=830万元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30-800=30(万元)
因此,A公司2007年共计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60+30
=90(万元)。
(2)确定A公司2007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90×25%=2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300×25%=75(万元)
(3)确定A公司2007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1 200-300+90-250+200+100=1 040(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1 040×33%=343.2(万元)
(4)确定A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当期所得税=(75-22.5)+343.2=395.7(万元)
(5)编制A公司2007年涉及所得税的相关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2.5
所得税费用 395.7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75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43.2
(6)确定A公司2008年末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和暂时性差异。
①存货账面价值=1 680-80=1 600(万元)
其计税基础=1 680万元
累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 680-1 600=80(万元)
②固定资产账面价值=600-(120+96)-20=364(万元)
其计税基础=600-(60+60)=480(万元)
累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80-364=116(万元)
③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00-300÷10=270(万元)
其计税基础=0
累计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70万元。
④预计负债账面价值=100万元
其计税基础=0
累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
总之,A公司2008年末共累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116+100=296(万元),共累
计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70万元。
(7)确定A公司2008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及本期发生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296×25%=74(万元),其本期发生额=74-22.5=51.5
(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270×25%=67.5(万元),其本期发生额=67.5-75=-7.5
(万元)(负数表示转回)。
(8)确定A公司2008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1 612+(296-90)-(270-300)=1 848(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1 848×25%=462(万元)
(9)确定A公司2008年度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7.5-51.5)+462=403(万元)
(10)编制A公司2008年涉及所得税的相关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403
递延所得税资产 51.5
递延所得税负债 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62
本题涉及连续两年的与所得税有关的资料,具有一定的难度。本题要求可分为2007年和2008年各自五个问题。其中解答关于2007年的五个问题时应当注意和思考如下几点:
(1)固定资产从2007年开始计提折旧,会计上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120万元,但按税法规定的直线法仅计提60万元,因而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600-120=480(万元),而计税基础为600-60=540(万元),二者之间的差额为产生的可抵扣暂差60万元,一方面形成2007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另一方面也使2007年的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增加。因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60万元。
(2)提供现金捐赠,在会计上计人营业外支出,使利润总额减少,但按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因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对外捐赠的200万元(实际为2007年的永久性差异)。但是,对外捐赠支出由于以现金支付,不会导致有关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所以不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3)2007年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500万元,其中300万元资本化计入了无形资产成本(使
该企业2007年末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300万元),200万元不能资本化应计入管理费用(使利润总额减少200万元)。但是,按照税法规定,2007年能扣除的研究开发支出为500×150%=750(万元),这是税法对研究开发的鼓励措施。这就是说,一方面,税法上不认可形成的无形资产,即无形资产计税基础为零。另一方面,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扣除750万元与200万元之间的差额550万元,其中包括300万元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250万元的永久性差异。
(4)应付违反环保的罚款,在会计上确认为营业外支出,同时形成负债(其他应付款),但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因此,其他应付款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100-0=100(万元),不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而是属于永久性差异,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利润总额基础上加100万元。
(5)由于本题没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因而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与其年末余额相等。
(6)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时应当采用预计未来转回期间的所得税税率25%,而计算当期应纳所得税额时应当采用当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7)2007年也可分别编制如下三笔分录:
①借:所得税费用 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75
②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2.5
贷:所得税费用 22.5
③借:所得税费用 343.2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43.2
解答关于2008年的五个问题时应当注意和思考以下几点:
(1)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具有期初余额的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的发生额并不等于期末余额。这时,应当首先根据本期的应纳税暂差和可抵扣暂差与当年适用税率计算确定期末余额,再将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相比,计算确定本期发生额,最后根据发生额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实际上,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由题目给出的2008年末存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可以确定2008年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80万元,即在2007年计提30万元的基础上又计提了50万元。
(3)2008年会计上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216万元,实际为2007年计提的120万元与2008
年计提的96万元之和,即(600-120)×2/10=96(万元)。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累计折旧为2007年的60万元与2008年的60万元之和。
(4)2008年末无形资产账面价值270万元,实际为2007年300万元的无形资产摊销了30万元。
(5)预计负债为2008年新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由于假定税法允许产品修理费能够在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因而其计税基础为零。
(6)2008年没有永久性差异。在利润总额基础上计算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仅需考虑当年新增加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期末暂差与期初暂差之间的差额。
(7)本题2008年也可编制以下三笔分录:
①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1.5
贷:所得税费用 51.5
②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7.5
贷:所得税费用 7.5
③借:所得税费用 462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62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