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题和第5题分别是哪个章节的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1-11-30


27题和第5题分别是哪个章节的知识点?


最佳答案

28题知识点在哪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税务师职业资格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以下适用“多证合一”登记制度的( )

A.企业
B.个体工商户
C.农民专业合作社
D.编办批准设立的主体
E.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
答案:A,B,C,E
解析:
其他机关(编办、民政、司法等)批准设立的主体暂不纳入“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办理范围,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中国公民李某是某公司生产经理,同时兼任其他公司的监事。2019年个人收入情况如下:
(1)12月份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18000元,选择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计税。
(2)2月份参加“欢乐行”进行魔术演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32000元。
(3)5月份因自己的散文集出版,获得稿酬14000元。
(4)9月份将二环旁一套小户型住房出售,取得转让收入600万元,该房购进时原价为280万元,转让时支付有关税费20万元。
(5)去年发表的小说改编成剧本,获得剧本使用费10000元。
(6)11月份取得教育储蓄存款利息10000元、保险赔款3000元;购买体育彩票,获得二等奖10万元;取得公司颁发的“生产之星奖”荣誉,奖金10000元;举报违法行为获得奖金5000元。
其他相关资料:以上金额均不含增值税。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3>、李某稿酬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元。

A.640
B.1568
C.1600
D.2240
答案:B
解析:
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14000×(1-20%)×70%×20%=1568(元)。

2017年12月1日,子公司将其成本为80万元的一批产品销售给母公司,销售价格为100万元。母公司购入的该产品尚未对外销售,全部形成期末存货,并为该项存货计提5万元跌价准备。2018年上述存货在本期向外销售了40%,另外60%依然为存货。2018年12月31日,由于该产品已经陈旧,可变现净值下跌为4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母公司编制2018年合并财务报表时的处理正确的有( )。

A.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科目15万元
B.贷记“营业成本”科目6万元
C.贷记“存货”科目10万元
D.借记“存货跌价准备”14万元
E.贷记“资产减值损失”9万元
答案:A,B,E
解析:
2017年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营业收入100
贷:营业成本80
存货20
个别报表:存货成本为100万元,减值额为5万元,因而可变现净值=100-5=95(万元);
集团角度:存货成本为80万元,小于可变现净值,无减值。因此要将个别报表中计提的减值抵销: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5
贷:资产减值损失5
2018年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20
贷:营业成本2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5
针对剩余存货的成本:
借:营业成本12
贷:存货[(100-80)×60%]12
个别报表:当期对外销售存货已经计提减值额=5×40%=2(万元),对外销售时结转了存货跌价准备2;
集团角度:当期对外销售的存货没有减值,不应做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分录,因此要将其抵销:
借:营业成本2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2
个别报表:存货成本=100×60%=60(万元)【已计提减值额=5-2=3(万元)】,可变现净值为40万元,因此本期减值额=(60-3)-40=17(万元);
集团角度:存货成本=80×60%=48(万元),可变现净值为40万元,上期未减值,因此本期减值额=48-40=8(万元)。因此个别报表中多计提减值额=17-8=9(万元),应将其抵销: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9
贷:资产减值损失9
因而:未分配利润——年初借记额=20-5=15(万元),选项A正确;营业成本贷记额=20-12-2=6(万元),选项B正确;存货贷记额=12+2-5-9=0,选项C错误;存货跌价准备不是报表项目,不在抵销分录中体现,选项D错误;资产减值损失贷记额为9万元,选项E正确。

甲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釆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当年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内能够转回,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均无余额;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19年度实现利润总额6800万元(未调整前),2019年度财务报告于2020年4月2日批准对外报出,2019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于2020年3月25日结束。2020年1月1日至4月2日,发生以下事项:
(1)2019年8月15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6万元,产品已经发出,货款尚未收到。根据合同规定,乙公司应于购货后1个月内支付全部货款。乙公司由于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到2019年12月31日仍未支付货款。甲公司2019年末为该应收账款按10%的比例计提了坏账准备。甲公司于2020年2月3日收到乙公司通知,乙公司已进行破产清算,无力偿还所欠部分货款,预计甲公司可收回该应收账款的40%。根据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于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
(2)2020年2月10日,注册税务师在审核时发现,2018年末甲公司对一项实际未发生减值的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了56万元的减值准备(该固定资产之前未计提减值准备)。至2018年末,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8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假设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方法会计与税法一致。
(3)2020年2月15日,税务师在审核时发现,从2019年1月1日起,甲公司将出租的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该办公楼于2016年12月31日建成后对外出租,成本为180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各年末的公允价值如下:2016年12月31日为1800万元;2017年12月31日为2100万元;2018年12月31日为2240万元;2019年12月31日为238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自办公楼建成后次月起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税法规定,该办公楼折旧方法釆用年限平均法,年限为20年。
(4)2019年12月因甲公司违约被丁公司告上法庭,丁公司要求甲公司赔偿270万元。2019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决,甲公司按或有事项准则对该诉讼事项确认预计负债160万元,2020年3月12日,法院判决甲公司赔偿丁公司240万元,甲、丁双方均服从判决。判决当日甲公司向丁公司支付赔偿款24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预计负债产生的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
假设除上述事项外,甲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并对上述事项进行了会计处理。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6)2019年度甲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 )万元。

A.1683.9
B.1706.6
C.1720.6
D.1787.6
答案:A
解析:
(6)2019年度甲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调整后利润总额6830+226×60%+0-(140+90)]×25%=1683.9(万元)。
附相关会计分录:
资料(1)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信用减值损失 113[226×(60%-10%)]
 贷:坏账准备                      113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8.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28.25(113×25%)
资料(2)
冲减的信用减值损失为2018年金额,不是本年,2019年需要补提折旧金额=56/8=7(万元),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56-7)×25%=12.25(万元),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6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信用减值损失           56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7
 贷:累计折旧                        7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14(56×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4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1.75(7×25%)
资料(3)
不能将出租的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需要进行差错更正。
分录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800
    ——公允价值变动          440(2240-18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80(1800÷20×2)
 贷:投资性房地产                     8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55(620×25%)
  盈余公积                       46.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18.5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90(1800÷2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其他业务成本           90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40(2380-224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57.5[(90+140)×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7.5
资料(4)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80(240-160)
  预计负债                      160
 贷:其他应付款                     240
借:其他应付款                     240
 贷:银行存款                      24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0(240×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40(160×25%)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20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