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历年真题(2020-07-10)

发布时间:2020-07-10


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共43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简答题和综合题(主观)。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随着全面风险管理意识的加强,甲公司的股东要求管理层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条件,制定应急方案,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处理流程、程序和政策,确保重大风险事件得到及时、稳妥的处理。甲公司股东的要求所针对的内部控制要素是(  )。【单选题】

A.控制活动

B.内部监督

C.信息与沟通

D.风险评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属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关于控制活动要素的要求中的第10条。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

2、下列各项关于“战略钟”中几种竞争战略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成本领先战略包括集中成本领先战略

B.低价低值战略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战略

C.混合战略包括可能导致企业失败的战略

D.差异化战略包括高值战略和高值高价战略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鲍曼提出的“战略钟”指出,有效竞争战略分为三大类五种:成本领先战略包括低价低值战略(集中成本领先战略)和低价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包括高值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高值高价战略(集中差异化战略);混合战略(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因此,选项ABD符合题意。

3、下列各项中,属于后向一体化战略主要适用条件的有(  )。【多选题】

A.企业的销售商利润率较高

B.企业现有供应商可靠性差

C.企业现有销售商可靠性差

D.控制原材料成本对企业非常重要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后向一体化战略的主要适用条件包括:(1)企业现有供应商的供应成本较高或者可靠性较差而难以满足企业对原材料、零件等的需求;(2)供应商数量较少而需求方竞争者众多;(3)企业所在产业的增长潜力较大;(4)企业具备后向一体化所需的资金、人力资源等;(5)供应环节的利润率较高;(6)企业产品价格的稳定对企业而言十分关键,后向一体化有利于控制原材料成本,从而确保产品价格的稳定。选项A、C,为前向一体化战略的适用条件。因此,选项BD符合题意。

4、W航空公司以“家庭式愉快,节俭而投入”的企业文化为基础,构建起U国航空业的竞争优势,竞争对手对其难以模仿。W公司的竞争优势来源于(  )。【单选题】

A.物理上独特的资源

B.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资源

C.具有因果含糊性的资源

D.具有经济制约性的资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有些资源的潜在的复制者不能清楚其价值究竟在何处,或不能找出准确的复制方法。例如,企业的文化常常是一种具有因果含糊性的资源,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5、以下关于企业战略群组的描述,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利用战略群组图可以预测市场变化

B.分析战略群组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战略群组之间的竞争状况

C.通过战略群组分析可以了解组内企业竞争的主要着眼点

D.突破战略群组的边界就能够进入“蓝海市场”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战略群组分析有助于企业了解相对于其他企业本企业的战略地位以及公司战略变化可能的竞争性影响。(1)有助于很好地了解战略群组间的竞争状况,主动地发现近处和远处的竞争者,也可以很好地了解某一群体与其他群组间的不同。(2)有助于了解各战略群组之间的“移动障碍”。(3)有助于了解战略群组内企业竞争的主要着眼点。(4)利用战略群组图还可以预测市场变化或发现战略机会。传统的战略思维立足于当前已存在的行业和市场,采取常规的竞争方式与同行业中的企业展开针锋相对的竞争,那是一种“红海战略”,而“蓝海战略”是指不局限于现有产业边界而是极力打破这样的边界条件,通过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开辟并占领新的市场空间的战略。因此,选项ABCD符合题意。

6、美捷商务连锁酒店近期频频开展对地方酒店的并购活动。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下列选项中,与美捷商务连锁酒店发展战略有关的风险有(  )。【多选题】

A.过度扩张,超出了美捷商务连锁酒店管理人员的实际能力,且实施发展战略的资金存在较大缺口

B.收购后没有注重文化管理,导致不同企业文化差异带来新的矛盾

C.偏离主业,导致企业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自身核心能力

D.未及时向企业员工宣传企业规章制度,出现员工因不了解制度而违反管理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需关注的主要风险包括:(1)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2)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3)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选项C,美捷商务酒店的并购还是在酒店行业并没有偏离主业;选项D,属于内部信息传递有关的风险;因此,选项AB符合题意。

7、下列股利政策中,适合于成熟企业且能为投资者提供可预测的现金流量的是(  )。【单选题】

A.零股利政策

B.固定股利政策

C.剩余股利政策

D.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固定股利政策为投资者提供可预测的现金流量,减少管理层将资金转移到盈利能力差的活动的机会,并为成熟的企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但是,盈余下降时也可能导致股利发放遇到一些困难。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8、甲公司拟新建一个化工项目。经过可行性研究,该项目预计净现值为420万元,内部收益率为13%。甲公司进一步分析初始投资,建设期及寿命期的变动对该项目预计净现值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甲公司采取的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是(  )。【单选题】

A.事件树分析法

B.敏感性分析法

C.决策树分析法

D.情景分析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敏感性分析是针对潜在的风险性,研究项目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变化至一定幅度时,计算其主要经济指标变化率及敏感程度的一种方法。敏感性分析是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最终效果指标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敏感性因素一般可选择主要参数(如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生产能力、初始投资、寿命期、建设期、达产期等)进行分析。这里甲公司针对化工项目的初始投资,建设期及寿命期变动对预计净现值的影响进行分析。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9、某公司管理层拟将该公司旗下的两家子公司合并以实现业务重组,这两家子公司的大部分员工面临工作环境改变甚至下岗的风险。这些员工联合起来进行了坚决的抗争,致使公司管理层放弃了上述决定。公司管理层对待和处理这场冲突的策略是(  )。【单选题】

A.协作

B.折中

C.和解

D.规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和解是不坚定行为与合作行为的组合。一方利益相关者面对矛盾与冲突时,设法满足对方的要求,目的在于保持或改进现存的关系。和解模式通常表现为默认和让步。该公司管理层对待和处理这场冲突的策略是和解。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10、大众火锅店规定:10万元以下的开支,每个分店的店长就可以做主。普通的一线员工,拥有免单权,而且可以根据客人的需求,赠送水果盘。根据组织纵向分工结构集权与分权理论,大众火锅店这种组织方式的优点有(  )。【多选题】

A.降低管理成本

B.易于协调各职能间的决策

C.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D.能够对普通员工产生激励效应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大众火锅店实行的是分权型决策机制。分权型决策的优点:减少了信息沟通的障碍,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能够为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并对员工产生激励效应;在管理中,通过分权制减少管理层次,降低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选项B,属于集权型决策的优点。因此,选项ACD符合题意。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公司2011年度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1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不计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计提与债务担保相关的预计负债6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与债务担保相关的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3)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2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不计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4)计提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5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均为零,甲公司未来年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 4~5 题。

第 4 题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形成暂时性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预计负债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0万元

B.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万元

D.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正确答案:B
事项(1)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对应科目为所得税费用);事项(2)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事项(3)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事项(4)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对应科目为所得税费用)。

已知甲公司上年的销售收入为60000万元,税前经营利润为3500万元,利息费用为600万元,平均所得税税率为32%,上年年末的金融资产为362万元,金融负债为1578万元,总资产为9800万元,总负债为4800万元。 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各问相互独立): (1)计算上年的权益净利率(股东权益用年末数计算); (2)如果预计今年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提高5个百分点,税后利息率不变,权益净利率提高到49.3%,计算今年的净财务杠杆; (3)如果今年增发新股100万元,权益乘数、资3.已知A公司今年有关资料如下: 产周转率、留存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不变,销售增长20%,计算今年的负债增加额和上年的收益留存额; (4)如果今年为了增加负债而发行债券。债券期限为5年,每半年付息-次,面值为t000元,市场利率为6%,发行价格为1050元,计算债券的票面利率。

正确答案:
(1)上年的税后经营利润 
=3500×(1-32%)=2380(万元)
上年的税后利息=600×(1-32%)=408(万元)上年的净利润=2380-408=1972(万元)
权益净利率=1972/(9800-4800)×100%=39.44% 
(2)上年末的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9800-362)-(4800-1578)
=6216(万元)
上年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100%=2380/6216×100%=38.29%今年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38.29%+5%=43.29% 
上年末的净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1578-362=1216(万元)
上年的税后利息率=税后利息/净负债×100%=408/1216×100%=33.55% 
今年的税后利息率=33.55% 
49.3%=43.29%+(43.29%-33.55%)×净财务杠杆 
净财务杠杆=0.62
(3)根据“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不变”可知,股东权益增长率=负债增长率=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20%,今年负债增加额=4800×20%=960(万元),今年的收益留存额=9800-4800×20%-100=900(万元)
根据留存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不变,可知收益留存增长率=销售增长率=20%,因此上年的收益留存额=今年的收益留存/(1+20%)=900/(1+20%)=750(万元)
(4)1050=1000×r/2×(P/A,3%,10)+1000×(P/F,3%,10)
1050=500×r×8.5302+1000×0.7441解得:r=7.17% 

2013年1月1日M公司支付270万元收购甲公司持有N公司股份总额的30%,达到重大影响程度,当日N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00万元,N公司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5月1日,N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200万元,实际发放日为5月4日,年末N公司持有的其他债权投资增值80万元,2013年N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
  2014年N公司发生净亏损2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M公司对N公司投资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72万元。2015年1月5日,M公司将其持有的N公司股份全部对外转让,转让价款25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则甲公司持有此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累计收益额为( )。

A.80万元
B.58万元
C.60万元
D.40万元
答案:D
解析:
 ①2013年因N公司盈余而产生的投资收益额
  =400×30%=120(万元);
  ②2013年M公司因N公司其他债权投资增值而追加的“其他综合收益”=80×30%=24(万元);
  ③2014年因N公司亏损而产生的投资损失额
  =200×30%=60(万元);
  ④2014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270-200×30%+120+24-60=294(万元),相比此时的可收回价值应提取减值准备22万元;
  ⑤2015年初处置此投资时产生的投资收益
  =250-272+24=2(万元);
  ⑥甲公司因该投资产生的累计损益额
  =120-60-22+2=40(万元)。

甲公司2×12年10月为乙公司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银行,甲公司,乙公司三方签订的合同约定:(1)贷款本金为4200万元;自2×12年12月21日起2年。年利率5.6%;(2)乙公司以房产为该项贷款提供抵押担保;(3)甲公司为该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2×14年12月22日,甲公司、乙公司与贷款银行经协商签订补充协议,约定将乙公司担保房产变现用以偿还贷款本息,该房产预计处置价款可以覆盖贷款本息,甲公司在其2×14年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相关预计负债。2×15年5月,因乙公司该房产出售过程中出现未预测到的纠纷导致无法出售。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判决甲公司履行银行担保责任。经庭外协商,甲公司需于2×15年7月和2×16年1月份分两次等额支付乙公司所欠贷款本息,同时获得对乙公司的追偿权,但无法预计能否取得。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对需履行的担保责任进行的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

A.作为2×15年事项将需支付的担保款计入2×15年财务报表
B.作为新发生事项,将需支付的担保款分别计入2×15年和2×16年财务报表
C.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将需支付的担保款追溯调整2×14年财务报表
D.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将需支付的担保款追溯重述2×14年财务报表
答案:A
解析:
该担保支出为2×15年的正常事项,不应该作为前期差错更正追溯重述以前年度财务报表,应该在该担保支出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