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下:统计师资格考试相关知识点(14)

发布时间:2020-09-19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统计师考试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大家是否已经准备好应对即将来临的考试了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带来了统计师考试的相关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会计计量[了解]:

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一是要确定计量单位,即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二是要选择计量属性。

(一)会计计量属性的构成

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它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1.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在会计实务中,重置成本多应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等。

3.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在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等。

(二)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一般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保证根据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如果这些金额无法取得或者不能可靠计量的,则不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对各位有所帮助,预祝各位取得满意的成绩,如需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统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企业年末流动资产为1500万元,非流动资产为35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3000万元。那么,该企业资产负债率为()。

A.30%
B.40%
C.50%
D.60%
答案:B
解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年末负债总额=(1500+3500)-3000=2000(万元),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2000/(1500+3500)=40%。

从一般意义上讲,抽样分布的含义是指( )。

A.一个样本中各观察值的分布
B.总体中各元素的观察值所形成的分布
C.抽样推断中假设的分布
D.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答案:D
解析:
由样本统计量所形成的概率分布就是抽样分布,如样本均值的分布,样本比例的分布等。

按照我国现有农村住户调查制度,农村居户人均纯收入包括(  )。

A.工资性收入
B.财产性收入
C.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
D.农村内部亲友赠送收入
E.转移性收入
答案:A,B,E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