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高炉连续崩料时应迅速停氧、停煤,减少风量至不崩料为止,并适当增加焦炭负荷。


参考答案

更多 “高炉连续崩料时应迅速停氧、停煤,减少风量至不崩料为止,并适当增加焦炭负荷。” 相关考题
考题 精馏停车时应()。 A、先停萃取水,后停入料B、先停入料,后停蒸汽C、先停入料,后停萃取水D、先停入料,后停配碱泵

考题 在沸腾锅炉正常停炉停止给煤后,应(),直到料层中的煤基本烧完为止。A、停风机B、打开炉门C、继续送风D、关风道挡板

考题 连续崩料的处理

考题 连续崩料是炉况严重失常的前兆,危害极大,特别是下部崩料,能使炉缸急剧向凉,甚至造成风口关渣事故。

考题 炉墙结厚处理()。A、采取适当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B、适当降低炉渣碱度C、改善原燃料质量,适当减少喷煤量D、维持较低的压差操作,减少崩料和悬料

考题 炉况不顺的初期,()是降低压差,消除管道,防止难行,崩料和悬料的有效手段。A、降低风温B、停止喷煤C、减小风量D、减负荷

考题 连续崩料的征兆是什么?

考题 2010年1月7日夜班4:52悬料,高炉停煤,4:55降风压至209Kpa、风量至985m3/min塌料,塌料后料不动,至5:21降风压至77Kpa、降风量至117m3/min,5:30--5:31铁后休风坐料,料线3.86m。复风后高炉逐步加风,赶料线,6:07送煤4t/h,6:43送煤5t/h。至6:54加风压至184Kpa、风量至1042m3/min,7:11高炉小塌料料线从1.9m塌至不明,工长降风压至172Kpa、降风量至1012m3/min。7:11塌料后,炉况一直不好,风压加、减频繁,亏料线,停煤次数多,至白班8:31塌料至料线3.86m料不动,期间共有5次塌料,料线均超过3m,夜班共计补焦9.12t。因8:31塌料后悬料,9:19白班工长梁水寿待赶满料线后休风坐料,堵3#、7#、10#风口恢复炉况,复风后炉况较好,9:52加风压至163Kpa、风量至952m3/min,9:55按3t/h送煤,前期补焦7.5t,退负荷至4.0-3.8。后期补焦3t。复风后10:20开第二炉铁,炉温正常[si]0.54%、[s]0.061%。10:40加风至174Kpa、风量至995m3/min。11:50第三炉开口后炉温下行[si]0.37%、[s]0.106%,13:10第四炉开口后降风压至150Kpa、降风量至837m3/min,虽补焦到达,但[si]0.43%、[s]0.083%。之后中班第一炉[si]0.43%、[s]0.071%,第二炉[si]0.80%、[s]0.087%。分析上述2#高炉外铁事故发生的原因?简述处理及教训。

考题 高炉在停炉降料线时,打水量越多,料面温度就越低,效果越好。

考题 崩料是炉况难行的必然后果,连续崩料会造成()。

考题 料仓堵料,人工捅料时容易发生崩料、挤压事故。

考题 高炉休风前应先()。A、停煤B、停氧C、停风

考题 连续崩料应预防炉凉,适当补充入炉的焦炭量。

考题 连续崩料应预防炉凉,应适当补充入炉的焦炭量。

考题 连续崩料的征兆是什么?应如何处理?

考题 低料线危害极大,最终会导致高炉炉况不顺和()A、悬料B、崩料C、炉温上行D、炉凉

考题 连续崩料时炉顶温度剧烈波动,平均温度()。A、下降B、上升C、不变

考题 连续崩料或大凉时,可集中加()净焦。

考题 炉缸大凉的处理()。A、停氧加焦并减轻焦炭负荷B、加风加快料速,使轻负荷料快速下达C、减少风量,高压转常压操作D、增加出铁次数,及时出净渣铁

考题 根据高炉顺行情况,封炉前应采取洗炉,降低炉渣碱度,提高炉温和发展边缘的措施,保证高炉在封炉期间不崩料、塌料。

考题 高炉空料线停炉,规定煤气中氧不能大于(),否则应进行放散。

考题 高炉停炉只能采用降料面停炉法。

考题 连续崩料应预防炉凉,适当补充入炉焦炭。

考题 连续崩料应如何处理?

考题 下面情况是造成低料线的原因有()A、上料及炉顶上料设备发生故障。B、原燃料供应不上。C、崩料、坐料。D、风量大、冶强高。

考题 高炉出现悬料憋风时的炉内调剂顺序是氧量-煤量-风量。

考题 单选题不符合《炼铁安全规程》停炉应遵守规定的是()A 停炉前,高炉与煤气系统应可靠地分隔开;B 采用打水法停炉时,应取下炉顶放散阀或放散管上的锥形帽;采用回收煤气空料打水法时,应减轻炉顶放散阀的配重;C 打水停炉降料面期间,应不断测量料面高度,或用煤气分析法测量料面高度,并避免休风;需要休风时,应先停止打水,并点燃炉顶煤气;D 打水停炉降料面时,应开大钟或上、下密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