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测定氯中含水前无需用干燥的空气转换吸收管内气体,但通氯完毕后要用干燥的空气吹扫。()


参考答案

更多 “测定氯中含水前无需用干燥的空气转换吸收管内气体,但通氯完毕后要用干燥的空气吹扫。()”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液氯的特性()。A、液氯常温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B、能在空气中燃烧C、比空气重约2.5倍,在空气中不易扩散D、能溶解于水,但溶解度不大,并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考题 利用称重法测定天然气含水量,置换吸收管内空气是为防止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发生爆炸事故。()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煤气管道在通煤气前要用( )来驱除管内空气。A.压缩空气B.氧气C.氮气

考题 液氯充装完毕后,应作以下( )工作。A.抽尽管内的存氯B.检查易熔合金塞和瓶阀是否泄漏C.待液氯总管内压力降至0.49Mpa以下是方可离开岗位D.填写充装记录

考题 使用压缩空气包装液氯时空气含水≤()%

考题 在仲裁分析中需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进行基的换算时,应用()测定空气干燥煤样水分。 A、通氮干燥法B、空气干燥法C、微波干燥法D、三种方法均可

考题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进行基的换算时,应用通氮干燥法测定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

考题 空气(液氯包装用)压缩前优先选用()作为干燥剂。A、氯化钙B、硫酸C、固碱

考题 液氯包装完毕后,为什么要将包装管内液氯放尽?

考题 用甲球法分析氯中含水一般要求通氯时旬为1.5~2小时,碱吸收瓶增重在()克至()克。

考题 采用压缩空气充装液氯时,空气含水应≤()%。A、1B、0.1C、0.01

考题 GB/T 211-200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有()。A、两步法(外在水分为空气干燥,内在水分为通氮干燥)B、两步法(外在水分为通氮干燥,内在水分为通氮干燥)C、两步法(外在水分为空气干燥,内在水分为空气干燥)D、两步法(外在水分为通氮干燥,内在水分为空气干燥)E、微波干燥法

考题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进行基的换算时,应用()测定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A、甲苯蒸馏法;B、通氮干燥法;C、空气干燥法;D、微波干燥法。

考题 煤气管道在通煤气前要用()来驱除管内空气。A、压缩空气B、氧气C、氮气

考题 下列分析方法是气化法的有()。A、氯中含水测定B、精盐水中无机铵测定C、氯中NCl3测定D、NaCl中水份测定

考题 测定氯气中含水利用()良好的吸水性,但通氯结束,干燥管需 用() 吹扫,如果不经过吹扫处理,结果将 ()。

考题 尾氯管取过气体后,无法放入淀粉KI进行吸收,是何原因?

考题 氯气中三氯化氮测定用()作吸收剂,生成物是(),用()法测出NH4+,通氯过程中应注意(),所使用蒸馏水要求无()。

考题 测定氯气中NCl3,通氯速度对分析结果有何影响?

考题 液氯充装完毕后,应作以下()工作。A、抽尽管内的存氯B、检查易熔合金塞和瓶阀是否泄漏C、待液氯总管内压力降至0.49MPA以下是方可离开岗位D、填写充装记录

考题 液氯、液态二氧化硫罐车充装前应用干燥空气进行密封试验,检查合格后需将罐体内气体排净方可充装。密封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倍。A、0.5B、0.7C、0.9D、1.1

考题 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环氧氯丙烷时,用()富集空气中的环氧氯丙烷后,加()溶液加热水解解吸。A、吸收液,氢氧化钠B、活性炭吸附采样管,氢氧化钠C、活性炭吸附采样管,碳酸钠

考题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砷时,吸收管必须用水洗净,()后使用,避免有微量水分在三氯甲烷溶液中产生()而影响测定结果。

考题 填空题当反应中生成的有毒和刺激性气时要用气体吸收装置吸收有害气体。选择吸收剂要根据()来决定。例如,可以用()吸收卤化氢;用()吸收氯和其它酸性气体。

考题 单选题高纯气体管道,可用的吹扫气体是()。A 不含水的干燥氮气、空气B 含水氮气C 含水氧气

考题 多选题液氯充装完毕后,应作以下()工作。A抽尽管内的存氯B检查易熔合金塞和瓶阀是否泄漏C待液氯总管内压力降至0.49MPA以下是方可离开岗位D填写充装记录

考题 单选题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环氧氯丙烷时,用()富集空气中的环氧氯丙烷后,加()溶液加热水解解吸。A 吸收液,氢氧化钠B 活性炭吸附采样管,氢氧化钠C 活性炭吸附采样管,碳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