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使用水准仪读数计算视距的公式D=Kl中各项的解释错误的是()

  • A、D为视距
  • B、K为尺常数,即4587等
  • C、K为视距乘常数
  • D、l为上下丝读数之差

参考答案

更多 “使用水准仪读数计算视距的公式D=Kl中各项的解释错误的是()A、D为视距B、K为尺常数,即4587等C、K为视距乘常数D、l为上下丝读数之差” 相关考题
考题 ()是配合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而获取读数的一种重要工具。 A、钢尺B、视距标尺C、水准标尺

考题 水准仪的主要使用步骤是安置仪器、初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确整平、读数、记录、计算。

考题 水准仪使用的操作步骤是(  )。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B、对中→精平→瞄准→读数 C、对中→粗平→瞄准→读数 D、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考题 微倾水准仪的使用步骤是()。 A、安置水准仪和粗平→精平→调焦和照准→读数 B、安置水准仪和粗平→调焦和照准→精平→读数 C、安置水准仪和粗平→精平→读数 D、安置水准仪和粗平→调焦和照准→读数

考题 利用水准仪望远镜测量两点的水平距离公式中L=Kl中,K通常为( )。A.50 B.100 C.150 D.200

考题 视距测另中视线水平时,距离与高差的计算公式()。A、D=KL+CB、D=100LC、D=1/2KLsin2α

考题 视距测量中,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公式h=()。A、i—V,B、V—i,C、KL+i—V。

考题 视距测量简单便捷,下面()是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A、l²cosαB、k²l²cosαC、k²l²cos2αD、l=下丝读数-上丝读数

考题 利用水准仪望远镜测量两点的水平距离公式L=KL中,K通常为()。A、50B、100C、150D、200

考题 微倾水准仪的使用步骤是()。A、安置水准仪和粗平—精平—调焦和照准一读数B、安置水准仪和粗平—调焦和照准—精平一读数C、安置水准仪和粗平—精平一读数D、安置水准仪和粗平—调焦和照准一读数

考题 在视距公式h=(1/2)Klsin2α+i-v中,i是指()A、上、下丝读数差B、十字丝中丝在尺上读数C、仪器高D、上丝读数

考题 水准仪使用的基本步骤是()A、仪器对中、精平、读数B、粗平、瞄准、读数C、粗平、瞄准、精平、读数D、粗平、读数

考题 视距测量测定距离时,使用仪器的中丝来截取尺上的读数。

考题 视线倾斜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Kl。

考题 视线水平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1/2Kl×sinα。

考题 视线倾斜时计算高差的公式是()。A、h=1/2Kl•sin2α+i-vB、h=1/2Kl•sin2αC、h=KL•sinα

考题 水准仪视距测量,由于上丝无法读数,中丝读数为2.135m,下丝读数为2.035m,则视距长度为()。A、10mB、20mC、0.1mD、30m

考题 以下()几部分都是水准测量中计算得到的内容。A、视距差B、黑面读数C、红面读数D、高差中数

考题 利用公式D=KL计算平距有什么条件?

考题 单选题利用水准仪望远镜测量两点的水平距离公式L=KL中,K通常为()。A 50B 100C 150D 200

考题 单选题()是配合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而获取读数的一种重要工具。A 钢尺B 视距标尺C 水准标尺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微倾水准仪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 使用步骤依次为:粗平-精平-调焦和照准-读数B 读数时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影像与十字丝板分划板不重合C 使用的水准仪是正像时,读数应由注记小的一端向大的一端读出D 使用的水准仪是倒像时,读数应由注记小的一端向大的一端读出

考题 单选题在视距公式h=(1/2)Klsin2α+i-v中,i是指()A 上、下丝读数差B 十字丝中丝在尺上读数C 仪器高D 上丝读数

考题 单选题视距测另中视线水平时,距离与高差的计算公式()。A D=KL+CB D=100LC D=1/2KLsin2α

考题 单选题微倾水准仪的使用步骤是()。A 安置水准仪和粗平——精平——调焦和照准——读数B 安置水准仪和粗平——调焦和照准——精平——读数C 安置水准仪和粗平——精平——读数D 安置水准仪和粗平——调焦和照准——读数

考题 单选题水准仪使用的操作步骤是(  )。A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B 对中—精平—瞄准—读数C 对中—粗平—瞄准—读数D 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考题 单选题微倾水准仪的使用步骤是()。A 安置水准仪—精平—调焦和照准—读数B 安置水准仪和粗平—精平—读数C 安置水准仪和粗平—调焦和照准—精平—读数D 安置水准仪和粗平—调焦和照准—读数—精平—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