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外阴癌术后,病理证实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照射剂量是( )
A

30Gy/3周~4周 

B

40Gy/4周~5周 

C

50Gy/5周~6周 

D

60Gy/6周~7周 

E

70Gy/7周~8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外阴癌术后,病理证实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照射剂量是( )A 30Gy/3周~4周B 40Gy/4周~5周C 50Gy/5周~6周D 60Gy/6周~7周E 70Gy/7周~8周” 相关考题
考题 对于外阴鳞状细胞癌的转移途径说法恰当的是( )A.癌灶多向同侧淋巴结转移,一般浅淋巴结被侵犯后,才转移至深淋巴结B.以直接浸润和淋巴转移为主C.阴蒂癌灶可绕过腹股沟浅淋巴结直接至股深淋巴结D.外阴后部及阴道下段癌可直接转移至盆腔内淋巴结E.晚期病人可出现血行转移

考题 若术后证实有淋巴结转移,应采取的处理是( )A.化疗B.激素治疗C.淋巴化疗D.内照射E.外照射

考题 属于外阴癌转移途径的项目,正确的 是A、早期出现血行转移B、癌灶多同时向双侧淋巴结转移C、早期可累及肛门D、腹股沟浅淋巴结无转移,盆腔淋巴结可有转移E、阴蒂癌灶可直接侵犯股深淋巴结

考题 关于外阴鳞状细胞癌的预后,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病变大小、部位有关B、视有无锁骨下淋巴结转移C、无淋巴结转移的Ⅰ、Ⅱ期癌术后5年治愈率>90%D、30%~40%腹股沟淋巴结阳性患者能治愈E、与细胞分级程度有关

考题 关于外阴癌的临床分期,以下不正确的是A、Ⅰ期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肿瘤最大直径≤2cm,腹股沟淋巴结无转移B、Ⅱ期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肿瘤直径>2cm,腹股沟淋巴结已有转移C、Ⅲ期肿瘤浸润尿道下段,或阴道或肛门D、Ⅳa肿瘤浸润膀胱粘膜,或直肠粘膜E、Ⅳb任何远处转移,包括盆腔淋巴结

考题 患者女,68岁,因“发现外阴肿物4个月”来诊。妇科查体:右侧大阴唇中下1/3处菜花样肿物,约3 cm×2 cm,活动度好;右侧腹股沟可触及1枚2.0 cm×1.5 cm淋巴结,未固定。可能的诊断有A、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改变B、外阴尖锐湿疣C、外阴乳头状瘤D、外阴癌E、外阴巴氏腺癌F、外阴肉瘤首先应采取的治疗方式为A、术前放射治疗+外阴广泛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B、术前化学治疗+外阴广泛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C、术前化学治疗+外阴局部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D、术前化学治疗+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E、外阴广泛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F、外阴广泛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分期(FIGO,2009年)为(提示 术后病理:外阴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侵及真皮下脂肪组织,切缘阴性,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0/14,右侧3/15,其中1枚淋巴结可见被膜外受侵。)A、Ⅰ期B、Ⅱ期C、Ⅲb期D、Ⅲc期E、Ⅳa期F、不能确定分期最佳的术后治疗是A、化学治疗B、右侧腹股沟区放射治疗C、双侧腹股沟区放射治疗D、右侧盆腔及右侧腹股沟区放射治疗E、盆腔及双侧腹股沟区放射治疗F、盆腔放射治疗

考题 女,61岁,右侧大阴唇中部1.5cm溃疡,病理为外阴鳞状细胞癌,未见转移征象。按FIGO的临床分期应为A、0期B、Ⅰ期C、Ⅱ期D、Ⅲ期E、ⅠA期恰当的手术范围应为A、单纯外阴切除B、根治性外阴切除C、病灶切除+腹股沟淋巴结切除D、根治性外阴切除及病灶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E、根治性外阴切除及病灶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考题 外阴癌术后,病理证实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照射野范围( ) A、按宫颈癌四野垂直照射并包括腹股沟淋巴结B、平行于双侧腹股沟照射C、全盆大野垂直照射D、全盆照射并包括会阴部E、双侧腹股沟及外阴区

考题 卵巢癌腔内照射主要用于( ) A、盆腔转移灶B、术后阴道残端或阴道直肠隔有残留或复发者C、盆腔淋巴结转移灶D、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灶E、以上均包括

考题 关于外阴癌的预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与病变大小、部位、细胞分级程度有关B、有无锁骨下淋巴结转移C、无淋巴结转移的Ⅰ期、Ⅱ期癌术后5年治愈率可达99%D、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者仅1/3能治愈E、盆腔淋巴结有转移者愈后不良

考题 关于外阴鳞状细胞癌的预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与病变大小、部位、细胞分级程度有关 B.与有无并发外阴色素减退疾病有关 C.无淋巴结转移的I、Ⅱ期癌术后5年治愈率>90% D.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者仅1/3能治愈 E.盆腔淋巴结有转移者预后不良

考题 外阴癌术后,病理证实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照射剂量是( )A、30Gy/3周~4周B、40Gy/4周~5周C、50Gy/5周~6周D、60Gy/6周~7周E、70Gy/7周~8周

考题 外阴癌术后照射腹股沟区,哪项是正确的( )A、可单用电子线照射B、可单用8MVX放射线照射C、照射野不一定平行于腹股沟韧带D、可用X线和电子线混合照射E、前后野应同时照射

考题 者男性,55岁,主因“阴茎癌术后1年,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1个月”就诊。患者1年前发现阴茎肿物,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考虑为阴茎癌,具体不详。术后1个月行双侧腹股沟区手术,未发现转移。1个月前患者复查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查体:阴茎部分切除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显肿物,双侧腹股沟区分别可见一约3cm切口瘢痕,左腹股沟区可及2cm大小肿物,活动度尚可,右侧腹股沟区未及肿物。 进一步较为恰当的处理措施是()【提示】该患者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术中冰冻病理报告:双侧肿大淋巴结均考虑为鳞状细胞癌转移,即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报告:左腹股沟3/8淋巴结可见鳞状细胞癌转移,右侧1/7淋巴结可见转移。A、随访观察,定期复查B、化疗C、放疗D、左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E、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F、抗炎治疗

考题 外阴癌术后,病理证实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照射野范围是( )A、按宫颈癌四野垂直照射并包括腹股沟淋巴结B、平行于双侧腹股沟照射C、全盆大野垂直照射D、全盆照射并包括会阴部E、双侧腹股沟及外阴区

考题 肺癌术后放射治疗适应证为()。A、术后肿瘤残留者B、手术标本切缘阳性C、术后病理证实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而清扫不彻底者D、术中没有行区域淋巴结清扫E、以上都是

考题 外阴高分化鳞癌Ⅱ期,合并冠心病,行外阴根治术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术后腹股沟照射剂量宜为(DT)()A、10~20Gy/1~2周B、20~30Gy/2~3周C、30~40Gy/3~4周D、40~50Gy/4~5周E、50~60Gy/5~6周

考题 外阴鳞状细胞癌的预后错误的是()A、与病变大小,部位,细胞分级程度有关B、与有无并发外阴色素减退疾病有关C、无淋巴结转移的Ⅰ、Ⅱ期癌术后5年治愈率>90%D、仅1/3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者能治愈E、盆腔淋巴结有转移者预后不良

考题 女,61岁,右侧大阴唇中部1.5cm溃疡,病理为外阴鳞状细胞癌,未见转移征象。恰当的手术范围应为()。A、单纯外阴切除B、根治性外阴切除C、病灶切除+腹股沟淋巴结切除D、根治性外阴切除及病灶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E、根治性外阴切除及病灶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考题 配伍题外阴部癌灶直径1cm,间质浸润深度1cm,侵犯阴道,无淋巴结转移()|癌灶局限于会阴,直径1cm,间质浸润深度1cm,无淋巴结转移()|癌灶局限于外阴,直径2.5cm,双侧腹股沟淋巴结阳性()|癌灶局限于外阴,直径2.5cm,间质浸润深度1cm,无淋巴结转移()A外阴癌Ia期B外阴癌Ib期C外阴癌Ⅱ期D外阴癌Ⅲ期E外阴癌Ⅳa期

考题 单选题女,61岁,右侧大阴唇中部1.5cm溃疡,病理为外阴鳞状细胞癌,未见转移征象恰当的手术范围应为()A 单纯外阴切除B 根治性外阴切除C 病灶切除+腹股沟淋巴结切除D 根治性外阴切除及病灶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E 根治性外阴切除及病灶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考题 单选题外阴癌术后,病理证实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照射野范围是( )A 按宫颈癌四野垂直照射并包括腹股沟淋巴结B 平行于双侧腹股沟照射C 全盆大野垂直照射D 全盆照射并包括会阴部E 双侧腹股沟及外阴区

考题 单选题外阴鳞状细胞癌的预后错误的是()A 与病变大小,部位,细胞分级程度有关B 与有无并发外阴色素减退疾病有关C 无淋巴结转移的Ⅰ、Ⅱ期癌术后5年治愈率>90%D 仅1/3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者能治愈E 盆腔淋巴结有转移者预后不良

考题 单选题外阴癌术后照射腹股沟区,哪项是正确的( )A 可单用电子线照射B 可单用8MVX放射线照射C 照射野不一定平行于腹股沟韧带D 可用X线和电子线混合照射E 前后野应同时照射

考题 多选题对于外阴鳞状细胞癌的转移途径说法恰当的是()A癌灶多向同侧淋巴结转移,一般浅淋巴结被侵犯后,才转移至深淋巴结B以直接浸润和淋巴转移为主C阴蒂癌灶可绕过腹股沟浅淋巴结直接至股深淋巴结D外阴后部及阴道下段癌可直接转至盆腔内淋巴结E晚期病人可出现血行转移

考题 单选题关于外阴癌的预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与病变大小、部位、细胞分级程度有关B 有无锁骨下淋巴结转移C 无淋巴结转移的Ⅰ期、Ⅱ期癌术后5年治愈率可达99%D 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者仅1/3能治愈E 盆腔淋巴结有转移者愈后不良

考题 单选题者男性,55岁,主因“阴茎癌术后1年,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1个月”就诊。患者1年前发现阴茎肿物,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考虑为阴茎癌,具体不详。术后1个月行双侧腹股沟区手术,未发现转移。1个月前患者复查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查体:阴茎部分切除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显肿物,双侧腹股沟区分别可见一约3cm切口瘢痕,左腹股沟区可及2cm大小肿物,活动度尚可,右侧腹股沟区未及肿物。 进一步较为恰当的处理措施是()【提示】该患者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术中冰冻病理报告:双侧肿大淋巴结均考虑为鳞状细胞癌转移,即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报告:左腹股沟3/8淋巴结可见鳞状细胞癌转移,右侧1/7淋巴结可见转移。A 随访观察,定期复查B 化疗C 放疗D 左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E 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F 抗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