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患者女性,32岁,1个月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随即出现高热,曾用林可霉素等治疗,体温下降后又复升,至今反复发热已1月余。体检:中度贫血貌,余无异常发现。血象和骨髓象:原粒早幼粒细胞67%。诊断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应选用下列哪些化疗方案( )
A

VP

B

DA

C

HA

D

VLP

E

HOAP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多选题患者女性,32岁,1个月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随即出现高热,曾用林可霉素等治疗,体温下降后又复升,至今反复发热已1月余。体检:中度贫血貌,余无异常发现。血象和骨髓象:原粒早幼粒细胞67%。诊断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应选用下列哪些化疗方案( )AVPBDACHADVLPEHOAP” 相关考题
考题 广西贺州市某规模牛场的牛群中牛蜱呈现暴发状态,感染率达100%,牛出现了高热、食欲废绝、反刍迟缓、精神沉郁、喜卧、结膜苍白等症状。曾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治疗,出现了体温的反复,疗效不佳。先后出现13头牛发病,治疗期间1头体弱病牛死亡,1头孕牛流产。病牛典型症状有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该病最有可能是( )A.结节虫病B.巴贝斯虫病C.弓形虫病D.锥虫病E.白冠病

考题 女,24岁,闭经1年余,曾用雌激素试验阳性,停药后又闭经,测FSH、LH水平均下降 女,24岁,闭经1年余,曾用雌激素试验阳性,停药后又闭经,测FSH、LH水平均下降A.卵巢功能衰退B.子宫内膜对雌激素反应性降低C.子宫内膜已受雌激素影响D.垂体功能减退E.属Ⅱ度闭经

考题 该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高热、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恶心腹泻等症状,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患者,女性,20岁。怕热,多汗,饮食量增加1个月,体重显著下降,排便次数增加,夜间睡眠质量较差。

考题 伤寒患者经氯霉素治疗体温正常,1周后又发热,血培养阳性,属于: A、复发B、再燃C、重复感染D、混合感染E、再感染

考题 弛张热A.体温常持续在40℃以上,1d温差在1℃以内B.体温常在39℃以上,1d温差在2℃以上,最低体温高于正常C.体温波动在正常与高热之间,或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D.1d体温波动在4~5℃之间,自高热降至常温以下E.体温逐渐上升,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至低热或常温,如此反复

考题 女性,45岁,反复腹痛、发热、黄疸1年,近3天上述症状加重,高热黄疸不退。人院体温40℃,脉搏120次/分,血压70/50mmHg,该病人首选的治疗为( )。

考题 患者,女性,30岁,反复低热1个月余,伴关节肌肉酸痛。查体:轻度贫血貌,心率85次/分,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三级,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发热待查。抗感染治疗后体温下降,症状改善,此时抗感染疗程是()A、体温正常后5日可停用B、体温正常后1周可停用C、体温正常后2周可停用D、体温正常后4~8周可停用E、体温正常后3个月可停用

考题 伤寒患者经氯霉素治疗体温正常,1周后又发热,血培养阳性,此现象属于()A、复发B、再燃C、重复感染D、混合感染E、再感染

考题 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8~41.2℃,伴膝关节周围疼痛,活动不受限,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呋辛静滴、对症等,体温恢复正常。1周前患者又出现发热,伴头痛、关节疼痛、眩晕等,间断给予静滴头孢类抗生素效果不佳,遂来我院。体检:T38.4℃,P90次/分,R20次/分,BP110/72mmHg,颈静脉无怒张,胸前皮肤可见多形性淤斑,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闻及3~4肋间收缩期杂音。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明显肿大,双下肢无水肿。患者长期反复发热的原因最可能为()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B、真菌感染C、立克次体感染D、草绿色链球菌感染E、肺炎支原体感染F、肺炎衣原体感染

考题 患者女性,32岁,1个月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随即出现高热,曾用林可霉素等治疗,体温下降后又复升,至今反复发热已1月余。体检:中度贫血貌,余无异常发现。血象和骨髓象:原粒早幼粒细胞67%。诊断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应选用下列哪些化疗方案()A、VPB、DAC、HAD、VLPE、HOAP

考题 寒战、高热、退热时大汗间歇反复发作,血涂片发现疟原虫,经抗疟治疗后症状控制,但离开疟疾流行区8个月后又出现症状.血涂片找到疟原虫,应为()。A、对抗疟药产生耐药性B、疟疾的混合感染C、疟疾复燃D、再感染E、远期复发

考题 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已由39.6℃下降至36.6℃.15天后又再升高至39.3℃,症状加剧,血培养阳性,最可能是()。A、再燃B、复发C、重复感染D、混合感染E、再感染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50岁。颈前肿大伴疼痛1周。半个月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查体:双侧甲状腺肿大,质地韧,有压痛。实验室检查:血沉快,T3、T4升高,摄碘率下降。最恰当的处理是()。A 急诊手术B 大剂量抗生素治疗C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D 放射碘内照射E 甲状腺素片治疗

考题 问答题44岁男性患者,因反复发热1月余而入院。患者1年来逐渐出现乏力、消瘦、低热、多汗,并有头昏,但未去医院诊治。最近1个月来,先有咳嗽、鼻塞、打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而后出现高热,体温达39℃。曾用青霉素等药物治疗,体温下降后又回升,曾高达40.5℃,伴乏力、纳差。体检:体温39℃,脉率10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6/10kPa(120/75mmHg);精神萎靡,中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下端明显压痛;心肺检查阴性;肝肋下2cm,质中;脾肋下6cm,质中,有明显压痛。其他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44.6×109/L,红细胞2.6×1012/L,血红蛋白65g/L,血小板计数76×109/L,见到幼稚白细胞(以中幼及晚幼粒为主)。请问: 本病例的诊断及诊断依据?如何做进一步检查?

考题 问答题患者,男性,44岁。因反复发热1月余而入院。患者1年来逐渐出现乏力、消瘦、低热、多汗,并有头昏,未去医院诊治。最近1个月来,先有咳嗽、鼻塞、打喷嚏等上感症状,而后出现高热,体温达39℃。曾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治疗,体温下降后又回升,曾高达40.5℃,伴乏力、纳差。体检:T:39℃,P:100次//分,R:25次/分,BP:120/75mmHg。精神委靡,中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胸骨下端明显压痛。心肺检查阴性。肝肋下2cm,质中;脾肋下6cm,质中,有明显压痛。其它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6×1012/L,血红蛋白 65g/L;白细胞44.6×109/L;血小板计数76×109/L; 见幼稚白细胞(以中幼及晚幼为主)。 估计患者有哪些主要护理诊断?

考题 问答题患者,男性,44岁。因反复发热1月余而入院。患者1年来逐渐出现乏力、消瘦、低热、多汗,并有头昏,未去医院诊治。最近1个月来,先有咳嗽、鼻塞、打喷嚏等上感症状,而后出现高热,体温达39℃。曾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治疗,体温下降后又回升,曾高达40.5℃,伴乏力、纳差。体检:T:39℃,P:100次//分,R:25次/分,BP:120/75mmHg。精神委靡,中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胸骨下端明显压痛。心肺检查阴性。肝肋下2cm,质中;脾肋下6cm,质中,有明显压痛。其它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6×1012/L,血红蛋白 65g/L;白细胞44.6×109/L;血小板计数76×109/L; 见幼稚白细胞(以中幼及晚幼为主)。 对该患者进行化疗有可能发生哪些不良反应?护理时要注意什么?

考题 问答题患者,男性,44岁。因反复发热1月余而入院。患者1年来逐渐出现乏力、消瘦、低热、多汗,并有头昏,未去医院诊治。最近1个月来,先有咳嗽、鼻塞、打喷嚏等上感症状,而后出现高热,体温达39℃。曾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治疗,体温下降后又回升,曾高达40.5℃,伴乏力、纳差。体检:T:39℃,P:100次//分,R:25次/分,BP:120/75mmHg。精神委靡,中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胸骨下端明显压痛。心肺检查阴性。肝肋下2cm,质中;脾肋下6cm,质中,有明显压痛。其它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6×1012/L,血红蛋白 65g/L;白细胞44.6×109/L;血小板计数76×109/L;见幼稚白细胞(以中幼及晚幼为主)。 本病例应诊断什么?其依据是什么?如何作进一步诊断?

考题 单选题女性,26岁。反复午后发热4个月,体温在37.8℃左右,伴夜间盗汗、乏力、消瘦,近2周来咳嗽,偶有痰中带血。该患者1个月药物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自行停用所有药物。2个月后再次发热、咳嗽,突然咯血200毫升。目前最应给予的处置为()A 输血B 继续原发病治疗C 暂观察,不予特殊处置D 氨基己酸静滴E 垂体后叶素静滴

考题 单选题广西贺州市某规模牛场的牛群中牛蜱呈现暴发状态,感染率达100%,牛出现了高热、食欲废绝、反刍迟缓、精神沉郁、喜卧、结膜苍白等症状。曾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治疗,出现了体温的反复,疗效不佳。先后出现13头牛发病,治疗期间1头体弱病牛死亡,1头孕牛流产。病牛典型症状有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该病最有可能是()A 结节虫病B 巴贝斯虫病C 弓形虫病D 锥虫病E 白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