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我国最早制定历法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西汉
B.商朝
C.西周
D.西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在我国,根据传说,在黄帝时代就已经有了历法,但不足为凭。帝尧时代有粗疏历法的传说,可能还稍有根据,据成书于春秋时代的典籍《尚书?尧典》所载,帝尧曾经组织了一批天文官员到东、南、西、北四方去观测星象,用来编制历法、预报季节,但有关历法的材料至今尚未发现。 成书年代不晚于春秋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夏小正》按12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了当月星象、气象、物候,以及应该从事的农业和其他活动。
夏代已经有天干纪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周而复始地记日,夏朝末代的几个帝王有胤甲、履癸等名称就是佐证。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发展为干支纪日,即将甲、乙、丙、丁……十天干和子、丑、寅、卯……十二地支顺序配对,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干支,六十日一周循环使用,在出土的商代武乙时的一块牛胛骨上面刻着完整的六十天干地支,两个月共计60天,这也许就是当时的日历。
夏代已经有天干纪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周而复始地记日,夏朝末代的几个帝王有胤甲、履癸等名称就是佐证。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发展为干支纪日,即将甲、乙、丙、丁……十天干和子、丑、寅、卯……十二地支顺序配对,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干支,六十日一周循环使用,在出土的商代武乙时的一块牛胛骨上面刻着完整的六十天干地支,两个月共计60天,这也许就是当时的日历。
更多 “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我国最早制定历法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西汉 ” 相关考题
考题
祖冲之在《大明历》的编纂中,区分了回归年和恒星年,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并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81481日,与今天的推算值仅相差46秒。()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考题
历法是推算年月日,使其与相关天象对应并协调时间的方法。现行历法主要有三种:阳历即太阳历,主要依据为回归年;阴历或称太阴历,主要依据为塑望月;阴阳历的平均历年为回归年,历月为塑望月。那么,我国农历属于:
A. 阴历
B. 阳历
C. 阴阳历
D. 新历
考题
历法是推算年月日,使其与相关天象对应并协调时间的方法。现行历法主要有三种:阳历即太阳历,主要依据为回归年;阴历或称阳历,主要依据为朔望月;阴阳历的平均历年为回归年,历月为朔望月。那么,我国农历属于:A. 阴历
B. 阳历
C. 阴阳历
D. 以上都不是
考题
关于期限计算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期间的计算有自然计算法与历法计算法两种方法B、自然计算法是以实际的精确时间计算,以时、分、秒为计算单位C、历法计算法是以日为计算单位,按日历所定的年、月、日计算D、当事人不能约定期间的计算方法
考题
单选题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我国最早制定历法的朝代是(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西汉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