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A类感染性物质使人染病或使人和动物都染病者联合国编号为

A.UN2814

B.UN2900

C.UN3100

D.UN3373


参考答案和解析
UN2814
更多 “A类感染性物质使人染病或使人和动物都染病者联合国编号为A.UN2814B.UN2900C.UN3100D.UN3373” 相关考题
考题 第 75 题 执行职务的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下列哪类疾病时,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机构报告疫情( )。A.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B.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C.丙类传染病病人D.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的病人E.疑似甲类、乙类、丙类病人

考题 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的是A、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B、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C、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D、发现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E、发现疑似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

考题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都叫做()。 A、传播途径B、传染源C、易感者D、病原体

考题 A类感染性物质,使人染病或使人和动物都染病者联合国编号是()。 A、UN2900B、UN2941C、UN2918D、UN2814

考题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主要是:( )A.传染源—传播对象—易感人群(或动物) B.传染源—传播场所—易感人群(或动物)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或动物) D.传播媒介—易感人群(或动物)—污染源

考题 执行职务的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下列哪类疾病时,必须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A.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 B.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 C.丙类传染病病人 D.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的病人 E.疑似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

考题 卫生防疫人员发现下列哪类人员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A.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B.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C.丙类传染病病人 D.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 E.疑似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

考题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都属于:()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D、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考题 计算机病毒同样可以侵入人体,使人染病。

考题 执行职务的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下列哪类疾病时,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A、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B、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C、丙类传染病病人D、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的病人E、疑似甲类、乙类、丙类病人

考题 单选题关于执行职务的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指发现(  )。A 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B 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C 丙类传染病病人D 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的病人E 疑似甲类、乙类、丙类病人

考题 单选题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防治成果巩固,继续保持“三无”,三无”是指().A 无本地新感染病人(畜)、急性感染病人和感染性钉螺B 无本地新感染病人、急性感染病人(畜)和感染性钉螺C 无新感染病人(畜)、急性感染病人和感染性钉螺D 以上三项均可

考题 单选题执行职务的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下列哪类疾病时,必须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A 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B 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C 丙类传染病病人D 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的病人

考题 单选题执行职务的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下列哪类疾病时,必须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A 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B 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C 丙类传染病病人D 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的病人E 疑似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