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方案比较时,结构顶层附加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叫=0.144。
(A)2430
(B)2460
(C)2550
(D)257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A)解答: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5.1.3条)G1=(12500+2500x0.5)kN=13750kN
G1=(12000+2500x0.5)kN=13250kN(i=2~10)G11=10500kN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由提示知a1=0.144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02)附录B式(B.0.1-1)得:
FEk =a1xO.85GE=0.144xO.85x143500kN=17564.4kN 由=0.85s>1.4x0.35s=0.49s,
由附录B表B.0.1查得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Sn=0.08T1+0.07=0.08x0.85+0.07=0.138则由附录B式(B.0.1-4)结构顶部的附加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n-?nFEK=0.138x17564.4kN=2424kN故选(A)。
更多 “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方案比较时,结构顶层附加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叫=0.144。 (A)2430 (B)2460 (C)2550 (D)2570” 相关考题
考题 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时,当结构基本周期较长,结构的高阶振型地震作用影响将不能忽略。()

考题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2014年真题] 2.假定,该框架结构进行方案调整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1.10s,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3750kN。试问,作用于该结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F10(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10 B. 260 C. 370 D. 590

考题 某五层中学教学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最大跨度9m,层高均为3.6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建筑场地类别Ⅱ类,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框架混凝土强度等级C30。[2014年真题] 假定,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计算,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小于0.85,顶层框架柱的反弯点位于层高中点,当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时,水平地震作用效应计算取前3个振型,某顶层柱相应于第一、第二、第三振型的层间剪力标准值分别为300kN、-150kN、50kN。试问,地震作用下该顶层柱柱顶弯矩标准值Mk(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60 B、476 C、610 D、900

考题 采用等效侧力法计算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时,若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γ取1.0、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η取1.0。试问,每延米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A.1.2 B.0.8 C.0.6 D.0.3

考题 假定,该结构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某框架柱轴力标准值:不考虑扭转耦联时X向地震作用下为5800kN,:Y向地震作用下为6500kN;考虑扭转耦联时X向地震作用下为5300kN,F向地震作用下为5700kN。试问,该框架柱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轴力标准值(kN)与 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7180 B 7260 C 8010 D 8160

考题 某五层砌体结构办公楼,计算简图如题图所示,各层计算高度均为3.3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假定,重力荷载代表值G1=G2=G3=G4=6000kN,G5=5000kN。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2000kN,截面抗震验算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试问,第二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V2(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650 B. 1850 C. 2200 D. 2400

考题 某16层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体系,层高均为4m,平面对称,结构布置均匀规则,质量和侧向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考虑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为T1=1. 2s。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14000kN,结构的第一振型如图所示。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 假定,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该结构前三个振型基底剪力标准值分别为V10=13100kN,V20=1536kN,V30=436KN,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小于0.85。试问,横向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底层总剪力VEk(kN)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提示: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且仅考虑前三个振型地震作用。 A 13200 B 14200 C 14800 D 15100

考题 假定,该框架结构进行方案调整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1.10s,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3750kN。试问,作用于该结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F10(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10 B.260 C.370 D.590

考题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27-32题: 假定,房屋集中在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首层G1=12000kN,G2-9=11200kN,G10=9250kN,结构考虑填充墙影响的基本自振周期T1=1.24s,结构阻尼比ξ=0.05。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估算时,该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410 B.2720 C.3620 D.4080

考题 某高层普通民用办公楼,拟建高度为37.8m,地下2层,地上10层,如题图所示。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且框架柱数量各层保持不变,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假定,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0=15000kN,G2-9=16000kN,G1=18000kN。 假定,该结构进行了方案调整,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2s,采用底部剪力法估算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12600kN。试问,作用于该结构顶部的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ΔF10(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0 B. 950 C. 1300 D. 2100

考题 假定,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计算,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小于0.85,顶层框架柱的反弯点位于层高中点,当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时,水平地震作用效应计算取前3个振型,某顶层柱相应于第一、第二、第三振型的层间剪力标准值分别为300kN、-150kN、50kN。试问,地震作用下该顶层柱柱顶弯矩标准值Mk(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60 B.476 C.610 D.900

考题 某11层住宅,采用钢框架结构,其结构质量及刚度沿高度分布基本均匀,各层层高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图} 2.假定屋盖和楼盖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G,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等效的底部剪力标准值FEk=10000kN,基本自振周期T1=1.1s。试问,顶层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1Ek(kN),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000 B. 2400 C. 1600 D. 1400

考题 假定,该结构进行方案调整后,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框架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35%,且结构各层框架柱数量不变,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底部总剪力VO=8950kN (各层水平地震剪力均满足规范、规程关于楼层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的规定),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且未经调整的各层框架承担的地震总剪力中的最大值Vf,max=1060kN。试问,调整后首层框架总剪力标准值(kN),应取用下列何项数值? A 1790 B 1590 C 1390 D 1060

考题 某16层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层高均为4米,平面对称,结构布置均匀规则,质量和侧向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考虑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为 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 结构的第一振型如图所示。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2012年真题] 提示: 3.假定,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该结构前三个振型基底剪力标准值分别为 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小于0.85。试问,横向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底层总剪力 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 提示: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且仅考虑前三个振型地震作用。 A. 13200 B. 14200 C. 14800 D. 15100

考题 某11层住宅,采用钢框架结构,其结构质量及刚度沿高度分布基本均匀,各层层高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1.假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1=0.22;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300kN,等效活荷载标准值为480kN,雪荷载标准值为160kN;各层楼盖处恒荷载标准值为4100kN,等效活荷载标准值为550kN。试问,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底部剪力法计算。 A. 8317 B. 8398 C. 8471 D. 8499

考题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场地类别III类,拟建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137062kN,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9s(已考虑周期折减系数),阻尼比为0.05。试问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基础顶面处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5875kN B. 6375kN C. 6910kN D. 7500kN

考题 某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烟囱,如图所示,烟囱基础顶面以上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8000kN,烟囱基本自振周期T1=2.5s。 如果烟囱建于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场地类别III类。试问,采用简化方法进行抗震计算时,烟囱底部(基础顶面处)由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剪力(kN)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A)680(B)740(C)820(D)960

考题 某五层中学教学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最大跨度9m,层高均为3.6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建筑场地类别Ⅱ类,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框架混凝土强度等级C30。[2014年真题] 假定,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计算,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小于0.85,顶层框架柱的反弯点位于层高中点,当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时,水平地震作用效应计算取前3个振型,某顶层柱相应于第一、第二、第三振型的层间剪力标准值分别为300kN、-150kN、50kN。试问,地震作用下该顶层柱柱顶弯矩标准值Mk(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60 B.476 C.610 D.900

考题 某框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1.0s,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40000kN,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Ⅰ1类场地,8度设防。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的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最接近。A、2165B、3250C、2761D、1891

考题 假定结构自振周期为T1=0.793s,结构底部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总弯矩标准值M0(kN·m)与()项数值最为接近。A、137981B、154368C、194018D、202112

考题 下列对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B、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设计特征周期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结构的阻尼比无关C、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之比D、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有关

考题 单选题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400B 2040C 1360D 1150

考题 单选题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遇地震水平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Tg=0.30s,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ΔFn=δnFEk,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30s时,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系数δn应与()最为接近。A 0.17B 0.11C 0.08D 0.0

考题 多选题下列对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B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设计特征周期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结构的阻尼比无关C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之比D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有关

考题 单选题采用等效侧力法计算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时,若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γ取1.0、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η取1.0。试问,每延米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A 1.2B 0.8C 0.6D 0.3

考题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为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在该场地上拟建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150000kN,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9s(已考虑周期折减系数),阻尼比为0.05。试问: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基础顶面处相应于多遇地震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最接近下列()项。()A 6450B 6650C 9550D 9650

考题 单选题假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1=0.22;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300kN,等效活荷载标准值为480kN,雪荷载标准值为160kN;各层楼盖处恒荷载标准值为4100kN,等效活荷载标准值为550kN。试问,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底部剪力法计算。A 8317B 8398C 8471D 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