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北京市昌平区拟建造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Ⅳ类建筑场地,房屋高度40m,经计算知其基本自振周期T1=1.5s。试问:当计算多遇地震作用时,该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与下列()项最接近。
A

0.064

B

0.060

C

0.043

D

0.04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北京市昌平区拟建造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Ⅳ类建筑场地,房屋高度40m,经计算知其基本自振周期T1=1.5s。试问:当计算多遇地震作用时,该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与下列()项最接近。A 0.064B 0.060C 0.043D 0.040” 相关考题
考题 设防烈度同为7度的两栋完全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一栋建造于II类场地上,另一栋建筑于III类场地上,两栋结构的抗震等级() A.相同B.II类场地的高C.III类场地的高D.两者之间的比较不能肯定

考题 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34.0m。首层层高为3.2m,其他各层层高均为2.8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建于III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考虑非承重墙体刚度,折减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60s,试问,该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a1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074 (B)0.090 (C)0.093 (D)0.100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 试问,该防震缝的宽度δ(mm)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A.110 B.140 C.150 D.180

考题 在一展览馆的楼面上,有一静止的展品及其墩座,其自重的标准值共为30kN;墩座经厚50mm的垫层坐落在板跨为3m(单向板)、板厚为150mm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上。该展品的四周无其他展品的展览区(图)。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9s,高度80m处的风振系数最接近于( )。 提示:结构振型系数采用振型计算点距地面高度z与房屋高度H的比值。 A. 1.276 B. 1.321 C. 1.381 D. 1.499

考题 7度区某钢筋混凝土标准设防类多层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 假设,该建筑结构本身的计算自振周期为0.5s,周期折减系数为0.8。试问,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08 (B)0.09 (C)0.10 (D)0.12

考题 某7度区某钢筋混凝土标准设防类多层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2012年真题] .假设,该建筑结构本身的计算自振周期为0.5s,周期折减系数为0.8。试问,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08 B、0.09 C、0.10 D、0.12

考题 在房屋层数、高度、平面尺寸、重量相同的情况下,有三种不同结构体系:Ⅰ.框架结构;Ⅱ,框一剪结构;Ⅲ.剪力墙结构。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按从长到短排列为( )。A.Ⅰ、Ⅱ、Ⅲ B.Ⅱ、Ⅲ、Ⅰ C.Ⅲ、Ⅰ、Ⅱ D.Ⅲ、Ⅱ、Ⅰ

考题 三幢房屋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结构体系,如果它们的层数、房屋高度、水平尺寸、重量均相同。它们的基本自振周期按从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为( )。Ⅰ.框架结构;Ⅱ.框一剪结构;Ⅲ.剪力墙结构A.Ⅰ、Ⅱ、Ⅲ B.Ⅱ、Ⅲ、Ⅰ C.Ⅲ、Ⅰ、Ⅱ D.Ⅲ、Ⅱ、Ⅰ

考题 对于钢筋混凝土房屋,当必须设置防震缝时,其宽度应根据哪些因素确定?( )Ⅰ.结构类别Ⅱ.房屋高度Ⅲ.设防烈度Ⅳ.场地类别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Ⅱ、Ⅲ、Ⅳ D.Ⅰ、Ⅱ、Ⅲ、Ⅳ

考题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场地类别III类,拟建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137062kN,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9s(已考虑周期折减系数),阻尼比为0.05。试问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基础顶面处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5875kN B. 6375kN C. 6910kN D. 7500kN

考题 某平面不规则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整体分析时采用刚性楼盖假定计算,结构自振周期见表6-6。试问,对结构扭转不规则判断时,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值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 A.0.71 B.0.82 C.0.87 D.0.93

考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大底盘双塔结构,地上37层,地下2层,如题图所示。大底盘5层均为商场(乙类建筑),高度23.5m,塔楼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在5层顶板处,塔楼之间为长度36m(4跨)的框架结构。6至37层为住宅(丙类建筑),层高3.0m,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Ⅲ类建筑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分析表明地下一层顶板(±0.000处)可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假定,该结构多塔整体模型计算的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x、Ty、扭转耦联振动周期Tt如表所示;分塔模型计算的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x、Ty、扭转耦联振动周期Tt如表所示;试问,对结构扭转不规则判断时,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0.7 B. 0.8 C. 0.9 D. 1.0

考题 某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丙类建筑,场地为Ⅰ1类,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本自振周期为1.3s。多遇地震作用时,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与()最接近。A、0.028B、0.027C、0.026D、0.15

考题 在层数、房屋高度、平面尺寸、重量相同的情况下,有三种不同结构体系的房屋: I.框架结构; Ⅱ.框一剪结构; Ⅲ.剪力墙结构。 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按从长到短排列为()。A、I、Ⅱ、ⅢB、Ⅱ、Ⅲ、IC、Ⅲ、I、ⅡD、Ⅲ、Ⅱ、I

考题 有局部突出塔楼的建筑,当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特征周期Tg的1.4倍时,其附加水平地震作用ΔFn应置于()。A、局部突出塔楼的顶部B、主体房屋的顶部C、主体房屋的中部D、主体房屋的底部

考题 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考题 有局部突出塔楼的建筑,当基本自振周期T11.4Tg时,其附加水平地震作用ΔFn应置于()A、局部突出塔楼的顶部B、主体房屋的顶部C、主体房屋的中部D、主体房屋的底部

考题 单选题北京市昌平区拟建造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Ⅳ类建筑场地,房屋高度40m,经计算知其基本自振周期T1=1.5s。试问:当计算多遇地震作用时,该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与下列()项最接近。A 0.064B 0.060C 0.043D 0.040

考题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A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考题 单选题某水库拟采用拱坝,坝址区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1.5s,设计反映谱值应为()。A 0.5B 0.6C 0.7D 0.8

考题 单选题有局部突出塔楼的建筑,当基本自振周期T11.4Tg时,其附加水平地震作用ΔFn应置于()A 局部突出塔楼的顶部B 主体房屋的顶部C 主体房屋的中部D 主体房屋的底部

考题 单选题有局部突出塔楼的建筑,当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特征周期Tg的1.4倍时,其附加水平地震作用ΔFn应置于()。A 局部突出塔楼的顶部B 主体房屋的顶部C 主体房屋的中部D 主体房屋的底部

考题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为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在该场地上拟建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150000kN,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9s(已考虑周期折减系数),阻尼比为0.05。试问: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基础顶面处相应于多遇地震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最接近下列()项。()A 6450B 6650C 9550D 9650

考题 单选题在层数、房屋高度、平面尺寸、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在三种不同结构体系的房屋: Ⅰ.框架结构; Ⅱ.框一剪结构; Ⅲ.剪力墙结构。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按从长到短排列为().A Ⅰ、Ⅱ、ⅢB Ⅱ、Ⅲ、ⅠC Ⅲ、Ⅰ、ⅡD Ⅲ、Ⅱ、Ⅰ

考题 单选题在层数、房屋高度、平面尺寸、重量相同的情况下,有三种不同结构体系的房屋: I.框架结构; Ⅱ.框一剪结构; Ⅲ.剪力墙结构。 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按从长到短排列为()。A I、Ⅱ、ⅢB Ⅱ、Ⅲ、IC Ⅲ、I、ⅡD Ⅲ、Ⅱ、I

考题 单选题某水工建筑场地为Ⅲ类场地,设计烈度为7度,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1.5s,场地特征周期宜为()。A 0.30sB 0.40sC 0.45sD 0.65s

考题 单选题某拟建48m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为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Ⅰ0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15g。经计算知其基本自振周期为1.3s。试问:多遇地震作用时,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与下列()项最接近。()A 0.028B 0.027C 0.026D 0.025

考题 单选题某拟建于8度抗震设防区的38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Ⅰ1类,结构自振周期T1=1.2s。试问:当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该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与下列()项最接近。A 0.284B 0.296C 0.409D 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