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试验室拌和混凝土时,称量精度为±0.5%的材料分别有()。
A

水泥

B

C

D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称量的精确度:骨料为±1%;水、水泥、钢纤维和外加剂为±0.5%.
更多 “多选题试验室拌和混凝土时,称量精度为±0.5%的材料分别有()。A水泥B水C砂D石” 相关考题
考题 人工拌制混凝土拌合物材料的拌料顺序为()。 A、水→砂→石→水泥B、砂→石→水→水泥C、水→砂→石→水泥D、砂→水泥→石→水

考题 预缩砂浆由()拌和而成。 A.水、块石、水泥B.水、砂料、水泥C.水、块石、混凝土D.水、砂料、混凝土

考题 人工拌和混凝土时,材料加入的顺序是()。 A、砂、水泥、石子、水B、水泥、砂、石子、水C、石子、砂、水泥、水D、水、水泥、砂、石子

考题 某材料试验室有一张混凝土用量配方,数字清晰,为1:0.61:2.50:4.45,而文字模糊,下列哪种经验描述是正确的?( )A.水:水泥:砂:石 B.水泥:水:砂:石 C.砂:水泥:水:石 D.水泥:砂:水:石

考题 在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度:水泥、掺合料、水和外加剂为±1%;骨料为±0.5%。( )

考题 已知某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5,单位体积混凝土用水量为180kg,砂率为33%,混凝土拌和物形成后实测其体积密度为2400kg/m3,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 )。A.水泥∶砂∶石∶水=1∶1.8∶4.00∶0.57 B.水泥∶砂∶石∶水=1∶1.7∶3.46∶0.50 C.水泥∶砂∶石∶水=1∶2.07∶3.99∶0.50 D.水泥∶砂∶石∶水=1∶1.99∶3.55∶0.50

考题 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精度:骨料、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1%。

考题 混凝土的拌和料包括()A、砂B、水C、石D、水泥

考题 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精度水泥、掺合料、水和外加剂均为±0.5%.

考题 预缩砂浆由()拌和而成。A、水、块石、水泥B、水、砂料、水泥C、水、块石、混凝土D、水、砂料、混凝土

考题 试验室拌制砼拌合物时,称量精度为±0.5%的砼拌合材料有()。A、外加剂B、水泥C、石子D、水

考题 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精度:骨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

考题 在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其材料用量以质量计,称量的精度:水泥、掺合料、水和外加剂为(),骨料为()

考题 某材料试验室有一张混凝土用量配方,数字清晰为1:0.61:2.50:4.45,而文字模糊,下列哪种经验描述是正确的?()A、水:水泥:砂:石B、水泥:水:砂:石C、砂:水泥:水:石D、水泥:砂:水:石

考题 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称量精确度为()。A、骨料为±1.0%B、骨料为±2%C、水、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为±0.5%D、水、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为±1%

考题 在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度:水泥、掺合料、水和外加剂为()。A、±0.5%B、±1%C、±2%D、±3%

考题 试验室搅拌砼时,材料用量的称量精度:水泥、外加剂均为±0.5g,骨料为±1g.

考题 试验室拌和混凝土时,称量精度为±0.5%的材料分别有()A、水泥;B、水;C、砂;D、石。

考题 在水泥室进行试验时,水泥、砂、水和试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相同,称量用的天平精度应为±1g,当用自动滴管加225mL水时,滴管精度应达到()mL。A、±1B、±0.5C、±2

考题 填空题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精度:骨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

考题 判断题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精度水泥、掺合料、水和外加剂均为±0.5%.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精度:骨料、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1%。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预缩砂浆由()拌和而成。A 水、块石、水泥B 水、砂料、水泥C 水、块石、混凝土D 水、砂料、混凝土

考题 填空题在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其材料用量以质量计,称量的精度:水泥、掺合料、水和外加剂为(),骨料为()

考题 多选题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称量精确度为()。A骨料为±1.0%B骨料为±2%C水、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为±0.5%D水、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为±1%

考题 多选题试验室拌制砼拌合物时,称量精度为±0.5%的砼拌合材料有()。A外加剂B水泥C石子D水

考题 单选题在水泥室进行试验时,水泥、砂、水和试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相同,称量用的天平精度应为±1g,当用自动滴管加225mL水时,滴管精度应达到()mL。A ±1B ±0.5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