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王某今年75岁,他的儿子今年50岁,智力一级残,无劳动能力,现在王某想申请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供养。关于王某能否获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待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获得,因为王某儿子年龄不够

B

可以获得,因为王某儿子50岁了

C

不能获得,因为王某儿子有法定赡养人

D

可以获得,因为王某的儿子没有能力赡养他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王某今年75岁,他的儿子今年50岁,智力一级残,无劳动能力,现在王某想申请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供养。关于王某能否获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待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能获得,因为王某儿子年龄不够B 可以获得,因为王某儿子50岁了C 不能获得,因为王某儿子有法定赡养人D 可以获得,因为王某的儿子没有能力赡养他” 相关考题
考题 王女士是一位美籍华侨,其本人育有一个女儿,王女士回到中国后想收养其兄长家的儿子王小某,王小某今年已年满14周岁,其兄嫂均表示同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王女士已经有一个女儿,其不符合我国《收养法》关于收养人无子女的规定,不能收养其兄弟的儿子。B、王女士的兄嫂并不属于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情形,因此不符合我国《收养法》有关送养人的规定。C、王小某已年满14周岁,不能成为被收养人。D、王某若想收养王小某,需征得王小某的同意。

考题 王某上班期间,其8岁的儿子玩耍时摔伤,邻居张阿姨主动带王某的儿子到医院包扎,花去300元。张阿姨有权要求王某偿付300元的包扎费用。 ( )

考题 常年居住在Y省A县的王某早年丧妻,独自一人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养大成人。大儿子王甲居住在Y省B县,二儿子王乙居住在Y省C县,女儿王丙居住在W省D县。2000年以来,王某的日常生活费主要来自大儿子王甲每月给的800元生活费。2008年,由于物价上涨,王某要求二儿子王乙每月也给一些生活费,但王乙拒绝。王某将王乙告到法院,要求王乙每月支付给自己赡养费500元。根据上述事实,关于对本案享有管辖权的法院,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考题 38岁的王某因盗窃罪被判服刑五年。王某人狱后,妻子与他离婚。最近王某假释出狱,成为社区矫正的对象。王某出狱后发现前妻已卖掉原先的住房,带着儿子回了娘家,前妻拒绝王某与儿子见面。王某只能与年迈多病的母亲住在一起,生活十分窘迫。在找工作屡遭失败后,王某对社区矫正的监管措施产生了抵触情绪。根据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的原则,社会工作者当前首要的介入行动目标应是( )。A.宣讲社会矫正的意义,使王某提高认识,服从监管B.安排王某参加就业培训,实现成功就业C.协助王某获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以维持基本生活D.做王某前妻和儿子的工作,建立其父子联系

考题 王某与李某系夫妻,二人带女儿外出旅游,发生车祸,王某与女儿当场死亡,李某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王某与其女儿无法确定死亡的先后时间。经查,王某和李某还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儿子。下列哪些选项是准确的? ( ) A、推定王某先于女儿死亡B、王某的遗产直接由女儿和儿子继承C、王某和李某之间互不继承D、王某的遗产有李某、女儿和儿子实行分割

考题 张某在死亡之前,立下遗嘱,在其死后,将其珍藏的一幅画送给多年老友王某。张某死亡后,王某觉得不好意思,遂没有去张家要这幅画,而王某的儿子得知这一消息后去张家将这幅画要了回来。现在这幅画属于谁所有?( )。A.张某的继承人B.张某C.王某D.王某的儿子

考题 王某立有遗嘱,表示将遗产50万元留给妹妹甲,但此款须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王某死后,甲取得王某的50万元遗产,但并未履行资助义务且无正当理由。王某有一子一女。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王某的儿子或女儿无权请求法院取消甲取得遗产的权利B.甲的继承权被取消后,按照法定继承原则分配王某的遗产C.甲的继承权被取消后,王某的儿子和女儿继承甲的遗产D.王某的儿子或女儿必须按照王某的要求履行义务,才能取得王某的遗产

考题 选民王某,35岁,外出打工期间本村进行乡人民代表的选举。王某因路途遥远和工作繁忙不能回村参加选举,于是打电话嘱咐14岁的儿子帮他投本村李叔1票。根据上述情形,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王某仅以电话通知受托人的方式,尚不能发生有效的委托投票授权B.王某必须同时以电话通知受托人和村民委员会,才能发生有效的委托投票授权C.王某以电话委托他人投票,必须征得选举委员会的同意D.王某不能电话委托儿子投票,因为儿子还没有选举权

考题 80岁的王某无儿无女且不享受农村五保供养,流落到某农村中去挨家挨户乞讨,李某见其可怜,遂将其引到县里的救助站接受救助,救助站向王某提供了衣服和食物,然后在第二天要求王某离开救助站,王某离开后继续在县城里沿街乞讨,又被人送到救助站,这一次救助站以他已经接受过救助为由不予救助。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A.第一次时王某不符合救助站救助的条件 B.第二次时王某不符合救助站救助的条件 C.第一次时救助站不应要求王某离开救助站 D.第一次时救助站应帮助王某返回家乡 E.第二次时救助站应该救助王某

考题 王某所在地区已经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他得了重病之后,享受合作医疗待遇,不过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仍过高,因此他申请了农村医疗救助。县级医疗保障部门给予了他一定的医疗救助,同时因为他的病属于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所以又给予了他一定的补助。这时对王某的医疗救助刚达到当地规定的医疗救助标准,但是王某仍无法负担剩余的医疗费用,县里医疗保障部门于是又给了他一笔医疗救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王某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以不能再申请农村医疗救助 B.因为王某的病属于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所以不管第一次的医疗救助有多少,王某都可以接受第二次医疗补助 C.医疗救助的对象由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D.王某一定可以接受第三次医疗救助 E.因为王某的医疗救助金额已达到当地规定的医疗救助标准,所以王某原则上不能再接受第三次医疗救助了

考题 某单位职工王某47岁,因患精神病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其父72岁,妻子45岁,儿子23岁,均精神正常。则王某法定的第一顺序监护人是(  )。A.王某的妻子 B.王某的父亲 C.王某的儿子 D.王某的工作单位

考题 选民王某,35岁,外出打工期间本村进行乡人民代表的选举。王因路途遥远和工作繁忙不能回村参加选举,于是打电话嘱咐14岁的儿子帮他投本村李叔1票。根据上述情形,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王某仅以电话通知受托人的方式,尚不能发生有效的委托投票授权B、王某必须同时以电话通知受托人和村民委员会,才能发生有效的委托投票授权C、王某以电话委托他人投票,必须征得选举委员会的同意D、王某不能电话委托儿子投票,因为儿子还没有选举权

考题 选民王某,35岁,外出打工期间本村进行乡人大代表的选举。王因路途遥远和工繁忙不能回村参加选举,于是打电话嘱咐14岁的儿子帮他投本村李叔1票。根据上述情形,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王某仅以电话通知受托人,尚不能发生有效的委托投票授权 B.王某必须同时以电话通知受托人和村民委员会,才能发生有效的委托投票授权 C.王某若以书面形式委托他人代为投票,必须征得选举委员会的同意 D.王某不能电话委托儿子投票,因为儿子还没有选举权

考题 38岁的王某因犯盗窃罪被判服刑5年。王某入狱后,妻子与他离婚。最近王某被假释出狱,成为社区矫正的对象。王某出狱后发现前妻已卖掉原先的住房,带着儿子回了娘家,前妻拒绝王某与儿子见面。王某只能与年迈多病的母亲住在一起,生活十分窘迫。在找工作屡遭失败后,王某对社区矫正的监管措施产生了抵触情绪。根据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的原则,社会工作者当前首要的介入行动目标应是()。A:宣讲社会矫正的意义,使王某提高认识,服从监管B:安排王某参加就业培训,实现成功就业C:协助王某获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维持基本生活D:做王某前妻和儿子的工作,建立其父子联系

考题 王某今年75岁,他的儿子今年50岁,智力一级残,无劳动能力,现在王某想申请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供养。关于王某能否获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待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获得,因为王某儿子年龄不够B、可以获得,因为王某儿子50岁了C、不能获得,因为王某儿子有法定赡养人D、可以获得,因为王某的儿子没有能力赡养他

考题 冯某的丈夫老陈因病早逝,他们有2个儿子,后来,两个儿子分别娶妻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因冯某年事已高,遂以一年为期限,由两个儿子轮流赡养。天有不测风云,冯某的大儿子因车祸身亡,留下来妻子王某和他们的儿子小陈。冯某的大儿子死后,小儿子陈某就不再按之前的约定赡养自己的母亲冯某,不让母亲到自己家去住。冯某为此伤心不已,万般无奈之下和大儿媳妇王某说了这一情况。王某听说之后去找冯某的小儿子和小儿媳妇理论,结果被打了出来。在这样的情形下,王某将婆婆冯某接到自己家去住,细心孝敬自己的婆婆。后来,冯某因高血压突发脑溢血死亡;在王某、冯某小儿子陈某及其妻子整理老人的遗物时发现有6万元现金。陈某说他的嫂子王某与老太太没有血缘关系,属于“外人”,不同意将钱分给王某一部分。对于这六万块钱,两人发生分歧,对于本案中,第一顺序继承人是()A、冯某的姐姐B、老陈的哥哥C、王某D、老陈的弟弟

考题 王某为某部门领导,一日其儿子不慎失足落水,王某不会游泳遂向不远处的李某呼救。李某乘机提出:可以帮忙救王的儿子,但王必须支付给李50000元钱,并给李的女儿安排工作。王为了救儿子,不得不答应了李的条件。请问王某和李某之间的约定属于何种性质的合同?

考题 村民王某一家一直享受低保待遇近期家庭情况发生了变化。下列情形中需要相关部门按照程序办理变更王某一家低保待遇手续的有()A、王某儿子出生B、王某外出打工具有收入C、王某一家迁入政府新建的住房D、王某女儿上小学E、王某妻子患病

考题 某父亲王东以儿子王华(今年15周岁)的存单作质押向农业银行申请贷款,该笔贷款的借款人是()A、王华B、王东C、王东和王华D、王东、王华的母亲和王华

考题 问答题王某为某部门领导,一日其儿子不慎失足落水,王某不会游泳遂向不远处的李某呼救。李某乘机提出:可以帮忙救王的儿子,但王必须支付给李50000元钱,并给李的女儿安排工作。王为了救儿子,不得不答应了李的条件。请问王某和李某之间的约定属于何种性质的合同?

考题 单选题某单位职工王某47岁,因患精神病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其父72岁,妻子45岁,儿子23岁,均精神正常。则王某法定的第一顺序监护人是(  )。[2015年真题]A 王某的妻子B 王某的父亲C 王某的儿子D 王某的工作单位

考题 单选题38岁的王某因犯盗窃罪被判服刑5年。王某入狱后,妻子与他离婚。最近王某被假释出狱,成为社区矫正的对象。王某出狱后发现前妻已卖掉原先的住房,带着儿子回了娘家,前妻拒绝王某与儿子见面。王某只能与年迈多病的母亲住在一起,生活十分窘迫。在找工作屡遭失败后,王某对社区矫正的监管措施产生了抵触情绪。根据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的原则,社会工作者当前首要的介入行动目标应是(  )。A 宣讲社会矫正的意义,使王某提高认识,服从监管B 安排王某参加就业培训。实现成功就业C 协助王某获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维持基本生活D 做王某前妻和儿子的工作,建立其父子联系

考题 判断题王某上班期间,其8岁的儿子玩耍时摔伤,邻居张阿姨主动带王某的儿子到医院包扎,花去300元。张阿姨有权要求王某偿付300元的包扎费用。()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某单位职工王某47岁,因患精神病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其父72岁,妻子45岁,儿子23岁,均精神正常。则王某法定的第一顺序监护人是( )。A 王某的父亲B 王某的儿子C 王某的工作单位D 王某的妻子

考题 单选题下列符合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的人员是()。A 章某30岁,智障痴呆,由父母扶养B 李某12岁,父母双亡,暂由舅舅抚养C 孙某72岁,单身无子女,无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D 王某78岁,因病无劳动能力,有一对儿女在村务农

考题 多选题王某为精神病人,以下谁可作为其监护人?A王某配偶B王某的父亲C王某的母亲D王某15岁的儿子

考题 单选题王某的儿子因车祸造成下肢截肢,平时需要借助推车才能行走,但智力正常。今年孩子已满7岁,王某决定送儿子到附近小学上学。学校认为,学校本身是一所普通学校,没有为残疾儿童准备的专门设施,故拒绝了王某的要求。该学校的做法( )。A 合法,学校有权拒绝残疾儿童入学B 合法,学校有招生自主权C 不合法,王某的儿子虽有残疾,但智力正常,学校不应该拒绝其入学D 不合法,侵犯了王某儿子的人格尊严权